文_史美娟
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課程改革對初中英語教學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思維品質(zhì)是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要素之一,而閱讀教學在學生思維品質(zhì)的培養(yǎng)上具有其他課型無可比擬的優(yōu)勢。本文將基于當前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提問存在的問題,結合閱讀課教學案例,探究通過有效設問在深耕閱讀中培養(yǎng)學生思維品質(zhì)的方法。
在初中階段的英語教學中,閱讀是重點內(nèi)容,引導學生進行良好的深耕閱讀,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英語知識,還能夠起到培養(yǎng)學生思維品質(zhì)的作用。因此,教師應通過有效設問與學生之間建立起相互交流的橋梁,發(fā)揮教師應有的引導作用,切實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
當前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提問存在的問題如下:首先,提問欠缺目標性。當前,我國初中階段的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在提問上往往欠缺目標性,問題發(fā)散性雖強,但并未真正圍繞閱讀教材的重點進行設計,致使學生在進行閱讀練習時缺少抓手,難以把握關鍵點,降低了閱讀效率。
其次,提問欠缺趣味性。俗語云,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如果教師的提問缺乏趣味性,就很難調(diào)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為了保證閱讀材料的質(zhì)量往往會尋找一些題材較難的文章,但學生在對該類材料進行學習時無法與自身實際生活聯(lián)系起來,使得學生在閱讀教學中的參與感不強。
最后,提問欠缺思想性。英語閱讀的目的不僅僅是傳授學生詞匯運用以及語法知識,還應向?qū)W生傳遞思想和觀念。但當前在初中階段英語閱讀教學中,未注重用有效設問對學生進行閱讀引導,使得學生在閱讀時流于表面,并沒有針對其內(nèi)容展開自主學習與深度思考,教學效率較為低下。
只有有效設問才能在深耕閱讀中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品質(zhì)。第一,目標性設問。在初中閱讀教學中,提問是最關鍵的環(huán)節(jié),與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質(zhì)量息息相關。有效設問提出的目的是希望引導學生積極展開思考,掌握知識點,進而實現(xiàn)其智力、情感以及素質(zhì)的提高。
因此,教師應加強有效設問的目的性,并將其與當堂課的學習目標進行有機結合,以便充分發(fā)揮提問的作用。教師在提出設問時,應將教材的知識體系以及教學大綱作為根本依據(jù),從閱讀材料中的難點和重點著手,綜合考慮學生自身的學習能力等情況,對閱讀材料的關鍵部分展開提問。
例如,教師在對江蘇譯林牛津版初中英語案例7A Unit 7 ReadingDown the rabbit hole的教學過程中,通過課本中的插圖,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利用插圖和問題導入的方式,可將輸入的新信息與學生大腦中的英語知識體系有機相連。而學生在對內(nèi)容圖示的思考中,激發(fā)了自身的思維能力,對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品質(zhì)具有重要引導作用。
相關的插圖問題設計如下:“Is there anything spacial about the rabbit?”通過對插圖的觀察和思維能力的調(diào)動,可出現(xiàn)以下答案:“Could speak.”“Had a watch and could read the time.”“In a coat.”在此過程中,指導學生注意條件狀語從句出現(xiàn)在英語閱讀中時語序所發(fā)生的變化,以此便可將學習目標融合在有效設問中,提升學生深耕閱讀程度,提高教學效率,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zhì)。
第二,趣味性設問。初中階段的學生往往更加傾向于學習與自己息息相關的內(nèi)容,在與自身關注事物有關的閱讀學習中,學生的注意力能夠得到充分的集中。因此,教師在進行英語閱讀教學時,應注重有效設問的趣味性。教師應將當下學生的關注點與閱讀學習的具體內(nèi)容相結合,注重學生品質(zhì)的培養(yǎng),提出與學生實際情況相符的設問,調(diào)動學生參與閱讀學習的積極性,進而形成良好的學習狀態(tài),參與到深耕閱讀中。
例如,在講解閱讀材料Teenage problems時,教師可從“What should I do?”入手展開有效設問。該文章主要介紹了現(xiàn)代年輕人的煩惱,所以在閱讀學習之前,教師可以結合學生實際生活,針對與其有關的話題展開提問,比如:Do you have time for your hobbies?Do you have much homework to do every day? 該類問題正是學生在生活與學習中所面對的困惑,教師通過與學生深入交流,能夠讓學生在進行閱讀學習的同時抒發(fā)自己的思想感情,既能提升學生的英語知識水平,還可以為其解決實際問題,使其能夠正確面對生活和學習中的問題。
第三,思想性設問。展開閱讀教學的根本目的是向?qū)W生輸出思想觀念,教師在初中階段的英語閱讀教學中,應對閱讀材料更深層次的內(nèi)涵與意義進行挖掘,設計出既有知識性又有思想教育意義的問題,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行為習慣,引導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與世界觀,使其養(yǎng)成自主學習以及深度思考的能力。
例如,教師在針對Animals in danger一文展開教學時,教師便可以在找準基礎知識重點的基礎上尋找其中的德育因素。教師可采用多媒體教學的方法,向同學們展示出文中所描繪的畫面:在蔚藍的天空下,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河從遠方蜿蜒而來,繞過美麗的森林。小鳥落在森林中高高的樹枝上,愉快地唱著歌。在大樹的下方,熊貓寶寶窩在媽媽的懷里愉快地吃著竹子。與此同時,旁邊附上一句話:“It is delicious!”教師將該圖片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后,學生往往會發(fā)出“How beautiful!”的感嘆。接下來,教師便可引導其走入更深的情境:“ You are very great,it is really a beautiful picture.But...”
說完“but”,教師立刻換成下一張圖片:原本茂盛的樹林變成光禿禿一片,而清澈的小河變得渾濁不堪,鳥兒失去了歌聲,在樹樁上難過地哭泣,只有熊貓媽媽依舊將熊貓寶寶摟在懷里,但其生命早已停止。
學生看著圖片的轉(zhuǎn)換會產(chǎn)生強烈的共情心理,對環(huán)境和動物產(chǎn)生同情的同時,還會不由自主地進行思考。此時,教師便可借機引入主題:Animals in danger。教師可組織學生展開小組討論并運用英語對文中出現(xiàn)該現(xiàn)象的原因進行解析,讓學生在學習英語知識的同時意識到保護環(huán)境的重要性,了解人與自然之間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關系,以達到英語閱讀教學與思想品德教育有效結合的目的。
總而言之,將有效設問與深耕閱讀相結合能夠切實提升初中生的英語能力,教師應基于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要求,注重提問的目標性、趣味性以及思想性,將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品質(zhì)作為英語深耕閱讀教學的根本出發(fā)點,提升教學效果以及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