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亞蘭
新課標指出:“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chuàng)造性表述的過程,是語文素養(yǎng)的綜合體現(xiàn),是語言教學的終極目標。而寫話是習作的開始,是提高寫作能力的基石。”由此可知,寫話在語文教學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對于小學低段學生來說,寫話剛剛起步,這是一個難點,學生一提到寫話就感到頭疼,無從下筆。往往會陷入有話不會說,會說不會寫,即使寫出來也是文不成句,句不達意的尷尬境地。嚴重的挫傷了孩子們寫話的興趣。那么,如何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寫話教學,培養(yǎng)他們的寫話興趣,提高他們的寫話能力呢?我在教學中認真摸索,體會到寫話教學有以下幾點:
一、激情導緒,培養(yǎng)信心
張載曾說:“人若興趣不遠,心不在焉,雖學無成?!庇纱丝梢姡d趣是最好的老師。它猶如蝴蝶般在“學業(yè)”這片廣袤無邊的花園里飛舞穿梭,像苦悶學習中的定海神針,是寫話路途上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要使學生在寫話道路上興趣盎然,信心百倍, ①要寫話題材小而精,趣味濃,親近孩子的生活實際。如:潺潺的流水,碧綠的小草,歡快的鳥鳴,新吐絲的柳芽,繽紛的花朵,風霜雨雪,豐富多彩文體活動,趣味橫生的學習場景等。使學生對寫話題材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覺得有話可說。②要低起點、低要求,讓學生不怕寫。讓他們覺得寫話并不難,消除寫話的恐懼感,樂于寫。如在一年級學了部分生字后,教師就要有意識地讓學生開始寫話。先指導學生寫好一句話,再逐漸過渡到兩句、三句……先要求學生把一句話說清楚,能讓人聽明白主要意思,在說清楚的基礎上,再循序漸進,訓練學生把話說完整,表達出自己的情感。同時對不同的學生要有不同的要求,讓每個學生都能得到不同提高與發(fā)展。這樣可以讓學生覺得寫話并不難,而是一件能輕松愉快地完成的事。③評價要講策略,重激勵,少批評。哪怕學生只寫出了一句精美的話,也要大加贊譽,使他們分享成功的喜悅,增強寫話的信心。
二、強化積累,夯實基石
古人云:“積土成山,風雨生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笨梢姡瑳]有語言素材的積累,難有寫話能力質(zhì)的飛躍。語言素材的積累是解決學生“無話說,不會說,說不好”的關鍵,是寫話能力提升的根本。在小學低段寫話教學中,教師首先引導學生在思想上把語言積累高度的重視起來。其次要強化積累方法的指導。讓學生知道積累有“心記”和“筆記”兩種方法?!靶挠洝奔蠢斫獗痴b,是積累的主體。“筆記”就是隨時將自己覺得精彩的詞語,句子或者段落摘抄下來,是積累過程中必不可少的輔助手段。教師要積極的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之中將兩者有機的結合起來,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只有這樣才能達到積累的真諦,使積累的語言素材熟記于心,內(nèi)化為己,用起來得心應手。其后要引導學生積極拓展積累渠道。①在學習中積累。教師不但要在平時的教育教學工作中隨時隨地的引導學生摘抄,理解,背誦課本中的古詩古詞,名言警句,絕妙詞語,精彩句子和經(jīng)典篇章,更要廣泛涉獵,精心選取好書名篇,推薦給學生。讓他們細心閱讀,抄錄背誦自己喜愛的語言。②在生活中積累。"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源泉豐富而永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息。"自然界中的一草一木,生活中的一人一事,感情世界中的一波一折,只要用心觀擦,用心品味都可以成為寫好的素材。因此,教師要教育引導學生養(yǎng)成“筆不離手,本不離兜”良好習慣。處處留心,隨時積累。
三、指導實訓,促使學生寫話能力逐步提高
濃厚的興趣,豐富的語言素材的積累只是解決了態(tài)度和無米之炊的問題。要使學生變成寫話的“巧婦”,教師必須明白“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钡牡览恚裱驖u進的原則,在平時的教育教學工作中,以教材中的篇章為范例,引導學生掌握不同題材的寫作技巧。指導學生由少到多,由易到難,持之以恒,勤奮習作。這樣才能使他們寫話能力達到質(zhì)的飛躍。
總之,“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訓練提高學生的寫話能力不是一揮而就的事情,需要時間的積淀,勤奮的幫扶。教師一定要根據(jù)學情,科學決策,不懈努力,辛勤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