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曉睿
摘要:電影字幕文本翻譯不僅是語言的轉(zhuǎn)換,而且涉及中外文化的轉(zhuǎn)換,恰當?shù)姆g策略能夠促進跨文化交流,實現(xiàn)兩種語言的功能對等。本文結(jié)合喜劇電影《囧媽》的字幕翻譯,在歸化和異化理論的指導(dǎo)下,重點分析電影字幕翻譯對影視語言的歸化處理,同時保留電影字幕源語言的文學(xué)性和通俗性。
關(guān)鍵詞:《囧媽》;歸化;異化;字幕翻譯
中圖分類號:J9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20)12-0046-01
一、電影字幕的特點
電影作為跨文化交流的媒介之一,在文化融合中起著重要作用,而電影字幕的翻譯在文化交流中功不可沒。作為一種特殊、專業(yè)的翻譯形式,字幕翻譯與其他文本翻譯的主要區(qū)別在于,影片中的原聲被保留,譯者必須把電影中人物的話語轉(zhuǎn)換為書而字幕的形式,使得目標語觀眾通過閱讀字幕來了解影片情節(jié)。字幕受時間、空間的限制,且無注解工具,具體表現(xiàn)在:字幕必須與畫而保持一致,其字數(shù)受到電影熒屏寬度的限制,更不可能在字幕上注解,因此對譯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囧媽》字幕翻譯的歸化處理
《囧媽》作為一部大眾熟知的喜劇電影,講述了徐伊萬與母親去往俄羅斯途中的故事。故事背景涉及到兩個國家,主要角色同時處在兩國文化之中,既有中國元素,也有俄羅斯元素,其臺詞的翻譯采用歸化與異化的策略進行了較為成功的處理。美國翻譯理論家勞倫斯·韋努蒂認為,歸化法是“采取民族中心主義的態(tài)度,使外語文本符合譯入語的文化價值觀,把原作者帶入譯入語文化”;很多品牌名稱的中文翻譯很好的說明了這一點,如Make up forever譯為“浮生若夢”、Lane me譯為“蘭蔻”。而異化法則是“對這些文化價值觀的一種民族偏離主義的壓力,接受外語文本的語言及文化差異,把讀者帶入外國情景”。
歸化與異化立足丁文化語境下的價值取向,異化的特點在于保持原文的語言和文化特色,有助于文化傳播,但可讀性不高;歸化譯法則能使譯文通俗易通,但會造成源語言文化特色和內(nèi)涵的部分缺失。葉子南曾指出,要達到奈達所說的“功能對等”,大多數(shù)情況下只能向譯入語靠攏。電影字幕的翻譯是一個尋找巧合的過程,電影《囧媽》中,譯者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采用了歸化的方法,充分考慮到譯入語觀眾的文化背景,其目的是達到源語文化與目標語文化之間盼‘文化對等”。電影中有這樣幾句臺詞:“你還記不記得上一次給你媽媽的擁抱是在什么時候”,“這是一句歌詞嗎”,此處套用源語觀眾較為熟悉的《山丘》中的歌詞“為何不記得上一次是誰給的擁抱,在什么時候”,流傳度較高。但譯入語觀眾對中文歌曲了解不多,譯文“When was the lasttime your mom got surrounded by your embrace”,“Is thatBevonce's lyric”則巧用譯入語觀眾耳熟能詳?shù)腂eyonce《Halo》。
《囧媽》“喜劇電影”的自我定位對電影的字幕翻譯工作帶米了困擾和挑戰(zhàn)。電影中值得一提的角色是娜塔莎,一名在中國學(xué)古漢語的俄羅斯姑娘。她的臺詞中出現(xiàn)了不少“高級”表達,如“興風(fēng)作浪”、“甕中捉鱉”、“露水姻緣”、“一丘之貉”、“物是人非”等。要譯出角色語言的趣味性、反應(yīng)出文化就突破了語言層而,上升到文化語境,這就又涉及到歸化與異化,而不能僅停留在直譯與意譯上。其臺詞“露水姻緣”譯為“Jack and Rose”使得譯入語觀眾立刻能回憶起《泰坦尼克號》中男女主角的遇見與錯過,也就能夠理解露水姻緣的含義;這樣的浪漫情節(jié)放在《囧媽>中男主徐伊萬在去往俄羅斯的火車上與俄羅斯姑娘娜塔莎的相逢上,巨大的反差才是這段情節(jié)的有趣之處,如果保留這些“異質(zhì)因素”,反而無法達到喜劇電影的效果。類似的例子還有“萍水相逢”譯為“Shrek and Donkey”、“一丘之貉”譯為“Leon andMathilda”,“物是人非”譯為“Once Upon a Time in America”,巧用經(jīng)典外國電影《怪物史萊克》、《這個殺手不太冷》的情節(jié),或直接巧用《美國往事》的英文原名,實現(xiàn)翻譯的“功能對等”。“一江春水向東流”是《囧媽》中又一句經(jīng)典臺詞,仍出自俄羅斯姑娘娜塔莎之口,譯者譯為“Hakuna Matata”。“Hakuna Matata”是電影《獅子王》中的經(jīng)典歌曲,即“無憂無慮”,考慮到外國觀眾對該歌曲的熟悉程度,這種譯法更容易被理解。
字幕翻譯兼具文學(xué)性與通俗性,即同時兼顧臺詞是否譯地準確、譯入語觀眾能否看得懂。例如影片中出現(xiàn)的“我就是想看看一個不見黃河不死心的人,怎么見的黃河,怎么死的心。”和“那你就看不到了,你只能看見伏爾加河?!弊g者給出的譯文分別為“How ducks realize that thev can never become partof the Swan Lake.”和“You won't see that. There is onlvVolga River.”此處天鵝湖(Swan Lake)與伏爾加河(VolgaRiver)相呼應(yīng),不到黃河心不死的巧妙地與鴨子和天鵝湖的故事相對應(yīng),既能代表俄羅斯,還增加了譯入語文本的可讀性。
三、結(jié)語
錢紹昌認為,影視語言具有聆聽性、綜合性、瞬間性和通俗性。正是因為電影能夠進行文化傳播的媒介作用,電影字幕翻譯工作者還承擔著文化交際的作用,通過尋求源語言與譯入語的巧妙對等,發(fā)揮歸化與異化翻譯策略的優(yōu)勢,為中外觀眾提供兼具文學(xué)性和通俗性的影視語言,達到較好的文化交流效果。
參考文獻:
[1]鮑志坤,從歸化與異化的角度審視電影字幕翻譯[J].電影文學(xué),2012(24).
[2]錢紹昌.影視翻譯——翻譯園地中愈來愈重要的領(lǐng)域[J].中國翻譯,2000(01).
[3]徐琴.基于功能翻譯理論的電影字幕翻譯[J].湖南醫(yī)科大學(xué)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