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智杰
(肇慶市中醫(yī)院,廣東 肇慶 526000)
洗胃是急診科救治幅度患者常用治療方法,但是,大量洗胃液清洗尾部很容易導致胃黏膜出血。一旦胃黏膜出血,則會加快毒素吸收速度,使得中毒程度增加[1]。本研究主要針對去甲腎上腺素生理鹽水洗胃液對中毒患者洗胃中胃黏膜出血的影響進行深入探討,以下是詳細報告。
本研究30例中毒洗胃患者均為本院2016年12月至2020年5月接收,隨機分為三組,甲組(10例)中,男、女比例是5:5;年齡取值18-59歲,均齡值數(36.84±1.05)歲;乙組(10例)中,男、女比例是6:4;年齡取值19-59歲,均齡值數(36.79±1.12)歲;丙組(10例)中,男、女比例是6:4;年齡取值18-57歲,均齡值數(36.81±1.16)歲;基線資料比較,三組未見明顯差異(P>0.05)。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入選標準:①溝通、表達和理解能力正常;②自愿簽署知情研究同意書;③臨床資料完整;④神志清楚。排除標準:①存在肝臟、心臟及腎臟器官功能障礙;②合并心理及精神異常;③凝血功能障礙嚴重;④合并系統(tǒng)性血液疾病者;⑤存在傳染病史;⑥藥物過敏史;⑦中途選擇退出者;⑧拒絕參與本研究者。
本研究所選30例患者均采用多孔噴淋透明硅膠30號洗胃管,利用全自動電子監(jiān)測血壓計對洗胃前、洗胃后血壓水平監(jiān)測,并通過QZD-A自動高效洗胃機進行洗胃,洗胃液的溫度均需要采用水溫計進行檢測,確保溫度處于35℃-37℃。
甲組行清水洗胃;乙組:將90 g鹽融入到10000 mL的清水中,然后添加去甲腎上腺素制備0.001%的去甲腎上腺素洗胃液,采用該洗胃液洗胃;丙組:將90 g食鹽添加到10000 mL的清水中,然后添加去甲腎上腺素制備0.008%去甲腎上腺素洗胃液,采用該洗胃液洗胃。所選患者洗胃過程中,均選取左側臥位,洗胃時,液體直至出現(xiàn)清亮、無味停止,聯(lián)合配套管針實施靜脈輸液。
觀察洗胃液洗胃前、洗胃后收縮壓狀況、洗胃液對胃黏膜出血的影響。由儲液瓶或者洗胃管中對洗出液顏色觀察,胃黏膜出血判定依據為血性液洗出[2],但是需要加強對胃內負壓吸引出的痰液帶血的胃液洗出,插胃管致使鼻粘膜出血,逆向插入胃管。此外,開展胃液潛血試驗,根據結果判定洗胃結果。
甲組、乙組、丙組洗胃后收縮壓均與洗胃前無顯著差異(P>0.05),詳情如表1。
表1 對比洗胃液洗胃前與洗胃后收縮壓狀況(,kPa)
表1 對比洗胃液洗胃前與洗胃后收縮壓狀況(,kPa)
乙組胃黏膜出血率比甲組低,丙組胃黏膜出血率比甲組、乙組均低,差異均顯著(P<0.05),具體內容如表2。
表2 分析洗胃液對胃黏膜出血的影響[n(%)]
毒物很容易刺激、損傷消化道黏膜,比如酒精,其自身具有溶脂性、親脂性,很容易損傷胃黏膜屏障,損害上皮細胞,黏膜水腫及內出血則會加快胃酸分娩,進而損傷黏膜[3]。在有機磷農藥劑量、濃度達到一定程度后,則會嚴重損傷胃黏膜。處于應激狀態(tài)下產生急性胃黏膜損傷[4]。洗胃過程中,胃壁因為需要多次接受政府交替壓力改變或者承受較大的壓力,進而損傷胃黏膜。頻繁插管、粗暴插管導致胃管直接接觸胃黏膜,形成損傷性胃黏膜出血;洗胃期間,因為液體進出失衡,進入量要比輸出量多,再加之患者嘔吐劇烈、腹脹明顯等,造成胃黏膜充血、水腫,對胃黏膜下層造成損傷,頻繁洗胃、中毒藥物洗胃期間,因為洗胃液的應用,很容易對血管擴張刺激,導致其破裂最終出現(xiàn)出血,有些甚至出現(xiàn)穿孔[5-6]。
去甲腎上腺素屬于抗休克類藥物,其能夠對血管α受體刺激,使其處于興奮狀態(tài),進而增強了胃黏膜血管收縮,針對各種各樣的中毒患者,洗胃過程中均采用由洗胃液調配的去甲腎上腺素液,其主要原因是因為堿性環(huán)境中的去甲腎上腺素的血管收縮作用喪失,所以,洗胃期間,因為洗胃機正壓沖擊作用,使得有些胃液經十二指腸進入到小腸中,因為小腸環(huán)境以堿性環(huán)境為主,導致小腸中去甲腎上腺素藥理作用受到限制,所以,通過去甲腎上腺素溶液洗胃去甲腎上腺素可以發(fā)揮部分藥理作用[7]。據有關資料顯示[8-9],0.001%去甲腎上腺素及0.008%去甲腎上腺素溶液均可以使胃內毒素再次吸收減少,防止胃黏膜出血,且不會嚴重影響患者機體尿量、心率及血壓等,進而被廣泛應用于臨床中。本研究結果顯示,胃黏膜儲出血的出現(xiàn)并不會因為洗胃液中的去甲腎上腺素濃度的提高而出現(xiàn)差異,所以,乙組與丙組洗胃液均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同時可對胃黏膜出血的發(fā)生有效干預。
因為中毒患者來院匆匆忙忙,而且中毒藥物名稱未明確,為了避免不合理選擇洗胃液的后果,常用洗胃液是由熱水器內開水與自來水制成的洗胃液,溫度處于35℃-37℃,該洗胃液中無有效成分的低滲液體,因為滲透壓存在明顯差異,大部分胃液洗胃過程中,因為進入量與出量存在明顯差異,導致胃內主流,處于胃中的大量液體產生低滲環(huán)境,最終導致胃黏膜水腫。乙組和丙組洗胃液中均加入了食鹽,并不會由于滲透壓損傷胃黏膜細胞,相比于清水洗胃優(yōu)勢更加明顯[10]。
洗胃過程中,應加強對洗胃動作及插管的動作,保證動作輕柔,防止長期自動洗胃,所以,通常于三個循環(huán)后拔管,利用虹吸作用,將胃內潴留的胃液引出,防止胃黏膜出血加重。必要時,通過胃管將胃黏膜保護劑注入其中,然后通過靜脈給藥止血或者人工洗胃。在抽吸受到阻礙后,對胃管深度適當調整,并對胃管轉動。針對意識清楚這,將心理護理和解釋工作工作做好,盡可能的使患者內心恐懼感消除。
本研究中,甲組、乙組、丙組洗胃后收縮壓均與洗胃前無顯著差異(P>0.05);乙組胃黏膜出血率比甲組低,丙組胃黏膜出血率比甲組、乙組均低,差異均顯著(P<0.05)。由此可見,去甲腎上腺素生理鹽水洗胃液并不會對患者胃黏膜造成損傷,導致出血、水腫等臨床病癥,而且其安全性高。洗胃過程中,密切監(jiān)測患者生命體征指標及身體變化,并關注患者收縮壓狀況,防止收縮壓顯著改變,進而對疾病治療造成影響,延緩疾病恢復速度,確保良好的治療效果,保證患者生命安全。
總之,去甲腎上腺素洗胃液有助于中毒患者洗胃中胃黏膜并發(fā)癥及出血率降低,促進洗胃效果的提高,值得臨床進一步采納、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