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蘭珍
小學語文是其他學科學習的基礎,對學生的未來學習以及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作文是小學語文的重要教學內(nèi)容,反映了語文教學質(zhì)量。目前,小學生因為受到閱讀量和詞匯量的限制,作文語言口語化,詞匯匱乏,寫出來的文章平淡如水,毫無韻味,這對學生的學習及未來發(fā)展十分不利,想寫出好作文,必須具有較高的語言表達與運用能力。因此,教師要著重訓練小學生的造詞造句能力,讓學生能寫出“好詞好句”,讓作文語言更精彩。
1.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寫好作文的起點,學生對寫作感興趣,自然會潛心鉆研語言的表達與運用。小學是寫作的基礎階段,學生剛接觸寫作,如果能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作文教學便可事半功倍。但激發(fā)寫作興趣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教師認真研究學情,制定符合學生實際情況的教學計劃。要改變教學方法,采用符合時代特征的、能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教學方法,學生覺得有趣,才會愿意學習。如此,才能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要注意,這種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的運用必須是持續(xù)性的,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長期堅持,才能讓學生養(yǎng)成習慣。
如教學《埃及的金字塔》時,可以創(chuàng)設情境,增加課堂的趣味性,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對文章中的詞匯、句子有更深刻的印象,從而運用到作文中,提高寫作水平。首先,可以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比賽朗讀,評選出表現(xiàn)優(yōu)秀的學生,這樣可以讓學生更加積極地投入學習,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然后再讓學生自己閱讀一遍,找出文章中優(yōu)美的、表達生動的或富含哲理的詞句。學生閱讀后,教師布置寫作任務,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并應用從文章中找到的詞句寫作,鞏固記憶。這樣的理論和實踐結合的方式,可以讓學生由被動接受轉為主動學習,由不會寫、不愛寫轉為善于寫、喜歡寫,既能活躍課堂氣氛,又能鞏固學生所學知識,還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積累好詞佳句,提高寫作水平。
2.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
小學生天性活潑,思維活躍,想象力豐富。教師要利用這一特點,將寫作與生活結合起來教學,既方便學生理解,又可以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寫作,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想象能力。想象力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文章中描繪的景象和作者要表達的情感,有利于在生活中積累作文素材,提高寫作水平。
如課文《田忌賽馬》,文章的重點是馬的出場順序,如果學生對這一部分理解不夠透徹,便很難理解文章內(nèi)容。為幫助學生理解,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想象課文中孫臏幫助田忌巧妙變換上等馬、中等馬、下等馬的出場順序,讓田忌轉敗為勝的過程。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等教學設備,展示網(wǎng)上尋找到的相關圖片、視頻,將文字轉換為生動靈活的畫面,幫助學生理解文章。此外,教師還可以在播放動畫時插入背景音樂,將畫面與音樂融合,從視覺和聽覺上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
3.訓練擴寫句子和縮寫句子
語言是文章的血肉,句子是語言的重要組成部分。訓練擴寫句子和縮寫句子是提高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有效措施。擴寫和縮寫訓練一方面可以讓學生明確句子成分,減少語言不通順或者贅述的情況,另一方面可以訓練學生的文字組織與運用能力,讓作文語言更出彩。擴寫句子,即給原句加上形容詞、副詞等進行修飾,讓句子更加生動形象;縮寫句子,即只保留句子的主干,去掉旁枝末節(jié)。縮寫句子可以鍛煉學生的概括能力,讓語言更簡練。
如,擴寫句子“我看著他笑”,句子的主語是“我”,謂語是“看著”,賓語是“他”,可以在主語、賓語前面加修飾語,注意不可以改變主語和賓語;句子“我在窗外開心地看著風箏慢慢地飛起來了”,可縮寫為“我看著風箏飛”,要讓學生明白,縮寫時句子原意不可改動。擴寫訓練可以鍛煉學生修飾句子的能力,讓作文語言更加優(yōu)美、形象、生動;縮寫訓練一方面可以鍛煉學生的概括能力,讓作文表達更簡潔,另一方面可以幫助學生快速找到句子主干,加快學生的閱讀速度。此外,訓練擴寫或者縮寫時,可以利用學生愛玩的特點,組織改寫句子的游戲,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提高教學效率。
4.增加閱讀量,積累素材
想寫出好文章,依靠課內(nèi)閱讀遠遠不夠,還要引入課外閱讀。課外閱讀對學生積累寫作素材,提高寫作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師應引導學生閱讀課外讀物,積累寫作素材。首先,幫助學生選擇合適的書籍并布置積累任務,讓學生每天閱讀一篇課外文章,摘抄其中的好詞好句,并在課堂上談談自己的閱讀體會,說說摘抄的句子好在哪里。其次,要引導學生學習所讀文章的寫作方法和表達技巧,對學生不易發(fā)現(xiàn)的寫作技巧,教師要給出提示,還要讓學生將學到的寫作技巧運用到寫作中,提高寫作水平。
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讀《論語》,讓學生積累其中與生活密切相關的詞句,如“益者三友”“損者三友”等,改變學生畏文言文如虎的情況,激發(fā)其閱讀興趣。再逐步讓學生閱讀《弟子規(guī)》等經(jīng)典,豐富知識儲備,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為寫作打好語言基礎。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給學生推薦不同種類的課外書,推薦之前,教師應先了解書籍內(nèi)容和難度,進行篩選,找出適合學生的書籍。推薦時,可以給學生講解其中的精彩片段或者有趣的故事,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還要與家長建立聯(lián)系,做到課上、課下全方位督促學生,避免學生因懶惰而不讀或應付了事,讓學生在日積月累中積累詞句,提高語言表達與運用能力。 此外,在平時的寫作練習中,要鼓勵學生運用積累的素材和寫作技巧,讓作文更有深度。
綜上所述,教師必須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培養(yǎng)他們的想象力,加強句子的寫作訓練,增加學生的閱讀量,以提高其語言運用和表達能力,進而提高寫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