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彩虹
在傳統(tǒng)的作文教學課堂上,教師獨霸話語權,學生的主體地位被壓制,潛能得不到挖掘和發(fā)揮。教師站在成人的視角命題,脫離了學生的生活,與現(xiàn)實不符,學生寫作時只能生編硬湊,于是出現(xiàn)了假話、空話、套話泛濫的現(xiàn)象。作文教學倡導“我手寫我心”,教師要將命題、選材、評價的權利還給學生,給學生自由發(fā)揮的空間,讓他們表達真情實感。教師要構建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積極與學生對話、溝通,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自主寫作。
一、積累寫作素材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沒有生活體驗,就寫不出情真意切、生動感人的好文章。作文教學要回歸生活,要讓學生成為生活的有心人,讓他們留意生活、記錄生活,從生活中尋找寫作素材。教師可以組織豐富多彩的活動,如讓學生做義工、志愿者、擔任社區(qū)文明行動宣傳員等,增加學生的生活體驗,使其對生活有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激發(fā)其表達欲。要引導學生關注生活,用眼睛看、用耳朵聽,用心品味,捕捉生活中觸動心扉的人、事、物、景。還可以讓學生通過上網(wǎng)、讀書、看電視等方式搜集素材,并對這些素材進行分類,方便寫作時取用。要引導學生多讀書,讀好書,摘抄優(yōu)美詞句,獲得人生感悟。學生積累的素材越多,寫作時就越得心應手。閱讀時,還要勾畫重要信息,對字詞、句段、構思、選材、寫作手法等進行點評,閱讀后還要寫讀后感。對于精彩的妙語佳句,要反復吟詠,在理解的基礎上內化,以提高語言運用能力。
二、讓學生參與命題,給予足夠的寫作空間
寫作教學中,教師命題時常限制體裁、題材、內容等,學生只能按照要求寫作,否則就會被判為“跑題”,這樣的文題限制了學生的寫作思路,很多學生不知道寫什么,只能胡編亂造,或無病呻吟,寫出來的文章內容干癟。長此以往,學生漸漸失去了寫作興趣。教師要將命題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他們參與命題,寫自己感興趣的事或熟悉的內容,如此,學生便不必為湊字數(shù)而絞盡腦汁,可以表達自己的內心感受,可以發(fā)揮想象力編故事,還可以對某個問題或某種社會現(xiàn)象發(fā)表看法。此外,如果是教師命題,要注意給學生足夠的寫作空間,如寫“印象最深刻的一個人”,可以讓學生寫自己熟悉的人,也可以寫陌生人,甚至可以寫歷史上、文學作品中的人物,不要限制寫作范圍。還可以采用教師給出命題范圍,學生自主擬題的命題形式,如教師規(guī)定以“愛”為主題寫作,學生可以擬關于母愛、師愛、父愛、人與人之間的愛、愛國、心懷天下的大愛等有關的文題,如此擬題,能為學生寫作留下充足的空間,還能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還可以由教師給出“母題”,讓學生討論“子題”,這樣學生就會有自由發(fā)揮的空間。
二、自主選材,自由表達
生活中有大量鮮活的素材,命題如果能令學生“心動”,素材就會被瞬間激活。教師要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用眼睛觀察,用大腦思考,個性表達,說真話、說心理話。如果教師強制學生寫主題“高大上”的文章,不讓學生表達真實感受和體驗,學生就會逐漸失去寫作興趣。教師要俯下身子,用與學生平等的視角欣賞學生的作文,這些作文可能文筆稚嫩,思想淺薄,但都是學生真實的感受和想法,教師要學會挖掘閃光點。
教師不要限制學生,讓他們有創(chuàng)意地表達。如果教師對寫作內容、形式都有要求,就會限制學生的發(fā)揮,影響他們表達真情實感。教師要營造公平、民主、和諧的交流氛圍,讓學生大膽表達見解,交流文章的結構安排、寫作技巧等,讓學生寫出佳作。
三、多元評改,自我提升
傳統(tǒng)的作文評改方式是教師批閱,給出評語,發(fā)給學生,本次作文便結束了。這樣的評價方式不利于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可以采用學生自評、互評等評價方式,讓學生取長補短。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給出評價標準,讓學生互評作文,指出優(yōu)點和缺點,給出修改意見,并在小組內交流,選出小組最優(yōu)秀的作文。互評作文讓學生的身份發(fā)生了轉變,其思考問題、評價作文的方式也會發(fā)生轉變。評改過程中,學生能學習他人作文的優(yōu)點,發(fā)現(xiàn)自身寫作上的不足。學生在互評互改中平等對話,分享經驗,交流體驗,實現(xiàn)思想的碰撞。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掌握節(jié)奏,把控全局,將學生作品中的好詞佳句、獨到的見解提煉出來,讓其他同學摘抄、積累。表揚寫得好的和進步大的學生,激發(fā)他們的寫作熱情,讓他們愛上寫作。還可以將優(yōu)秀作文刊登在校報上,或者向報刊投稿,給學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臺,以此激勵學生寫作。
在傳統(tǒng)的作文教學中,師生是對立關系,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教師要改變教學方法,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挖掘學生的潛能,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為學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臺,讓他們自主命題、自主選材、自主寫作、自主評價,個性化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