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世創(chuàng)
指導小學高年級學生寫作時,教師要采用互評互改的教學模式,給學生提供更多交流機會,讓學生在互評互改中學習寫作知識。具體設計和組織時,教師要先示范如何操作,然后將學生分成幾個互動小組,明確互評互改的方法和標準,讓學生在評改他人作文時,完善自己的作文,提高寫作水平。
一、給學生示范批改
組織學生互評互改,教師要先給學生做示范,讓學生知道如何評改。學生互評作文時,常常會有一些爭議,因為看待作文的角度不同,自然會有不同的觀點。教師需要給學生講解基本的操作程序,讓學生掌握互評互改的要領,規(guī)范操作,為互評互改活動的順利推進奠定基礎。
教師示范時,需要從更多方面思考,要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操作程序不能過于復雜,要歸納出重點,確保學生掌握評改方法。如指導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作文“那一刻,我長大了”,教材中提供了一些素材做參考,教師要進行引導,讓學生順利完成寫作任務。課堂互評環(huán)節(jié),教師先利用大屏幕,展示一篇學生作文,讓學生閱讀,了解作文內容。然后教師給學生示范如何評改,講解評改標準,介紹評改格式和流程。然后,教師將學生分組,布置評改任務,學生掌握了評改方法,互評時自然得心應手。
二、組織學生分組互評
互評互改作文涉及到分組問題,分組要科學,不能盲目分,教師常常忽視這個問題。分組時,不能按照座位順序隨意分組,而是要考慮學生的寫作水平,要保證小組成員中寫作水平有差距,有高的,有一般的,有差的,讓寫作水平高的幫助寫作水平一般的和差的,如此整個小組才能共同提高。假如盲目分組,將寫作水平高的都分到一起,這一組的寫作水平固然能有所提升,但寫作水平差的組,沒有核心人物,遇到問題也沒法小組內商量解決,就會變成一盤散沙。將學生分組后,教師還要部署評改環(huán)節(jié),設立評改小組的組長,讓組長組織評改、互動工作,確保小組互評順利推進。
如指導學生寫讀后感,學生完成作文,教師組織學生開展互評互改活動:將學生分組,每個小組5個人,選出組長,然后小組成員輪流閱讀作文,讓大家聽,給出修改建議,最后完成作文修改。采用這樣的作文評價形式,課堂氣氛非?;钴S,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很高。教師也要參與到活動中,對學生的互動情況進行監(jiān)督和指導,糾正學生互評互改過程中出現的錯誤。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小組互評互改任務順利完成,學生在活動中收獲很多。
三、傳授評改方法
很多學生參與互評互改的積極性很高,但不知道如何評改,缺少評改方法和技巧,因此,教師要傳授學生評改的方法和技巧,讓學生順利完成互評互改任務。作文評價包括旁批、眉批、總批等,總批時,還需要從優(yōu)點和缺點兩個方面給出綜合評價,而且要側重于優(yōu)點。評語要有針對性,指出作文中的問題,還要用贊美的語言,幫助作者建立寫作自信。
學生互評互改時容易出現不規(guī)范的操作,教師要時刻關注,教授學生具體的評改方法,盡量避免出現評改不規(guī)范的問題。如評改作文“神奇的探險之旅”時,教師先找?guī)灼獙W生作文,給學生朗讀一遍,然后指導學生批改:這些故事大多是虛構的,評改時,需要梳理故事情節(jié),推敲情節(jié)是否合理,有沒有主次不清的問題。需要看其主題、立意是否鮮明,人物塑造是否成功。要采用多種評價方式,旁批要精練,總批要有條理,眉批要明確。學生根據教師的指導開展互評互改活動,課堂學習氣氛會越來越濃厚。教師要起到引導和監(jiān)督作用,糾正學生評改中出現的問題,保證互評互改活動順利進行。教師向學生傳授互評互改方法,目的是讓學生規(guī)范操作,在互相學習中對作文形成新的認知?;ピu互改是合作性學習,小組成員達成共識,這樣的評價才有意義。教師進行有針對性的引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保證互評互改活動順利進行。
互評互改是難得的學習機會,學生互評互改作文時,教師要從旁指導,讓學生在互評互改中學到更多知識,提高寫作水平。學生互評互改的經驗較少,教師要給學生做示范,讓學生學會互評互改的方法,提高評改水平,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