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林清鳳
合格的人才既應具有一定的智力才能,又應具有高尚的品德,兩者缺一不可。良好的品德是幼兒形成健全人格的基礎。人形成正確的思想意識需要靠正確的引導和自主學習,良好的品德也需要耐心培養(yǎng)。教育實踐告訴我們:人生的最初幾年是心靈最敏感且可塑性最強的時期。幼兒的是非、善惡、真?zhèn)巍⒑脡牡然靖拍?,就是在這個時期形成的,這些將在他們今后的生活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對幼兒進行品德教育至關重要。正如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人格教育,端賴六歲以前之培養(yǎng)。凡人生之態(tài)度、習慣、傾向,皆可在幼稚時代立一適當基礎?!?/p>
作為課題組的成員,我認真研究了小班幼兒品德教育的一些規(guī)律和特點,找到了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并從以下幾方面做了一些嘗試和探究。
做好新生入園的準備工作和最初的教育工作很重要,我把這一階段稱為“開端”?!伴_端”的工作分三個步驟進行。
通過家訪和入園前的家長會,我們需要了解幼兒的家庭環(huán)境、父母情況、幼兒的生活習慣、性情愛好、行為表現(xiàn)等情況,要做到心中有數(shù)。教師與幼兒及其家長的初步接觸和認識,有利于幼兒入園后教育工作的開展。
幼兒初入園時情緒不穩(wěn)定,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原因:一是初次離開親人,來到陌生的環(huán)境,將面臨許多不適應;二是不習慣集體生活;三是生活自理能力差。所以,幼兒入園后常??摁[,使得一些教育活動不能正常進行。針對初入園幼兒的特點,教師首先要有愛心和耐心,要主動去親近、體貼、感染幼兒,如抱一抱、拉拉手、微笑著和幼兒說話、玩玩具、講故事、演木偶戲、玩運動器械等。盡量多組織一些有趣的游戲與幼兒一起玩耍,使他們盡快地和教師、同伴建立感情,讓他們感受到教師也像媽媽那樣愛他們,分散幼兒“想媽媽”“想家”的注意力。同時,對幼兒的吃、喝、睡等生活環(huán)節(jié)也要盡量照顧到位,讓幼兒盡快適應幼兒園生活。
幼兒情緒穩(wěn)定下來后,要盡快地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生活習慣,讓他們遵守集體生活的秩序,這是今后施行教育的基礎。抓好常規(guī),便有了良好的開端,教育就有成功的希望。
學前初期的小班幼兒往往還留有嬰兒時期的某些特點,如條件反射形成較慢,即使形成了也常常不穩(wěn)定,在缺乏強化的情況下容易消失。為了使幼兒對于道德規(guī)范記得更牢,教師要幫助幼兒進行強化訓練。由于小班幼兒的無意記憶占優(yōu)勢,形象記憶的效果高于語言記憶的效果。所以,“重復”記憶必須是形象具體的,帶有直觀性和鮮明性。而且,每次“重復”的形式不同,可以提高幼兒的興趣,使幼兒較好地掌握道德行為規(guī)范,逐步培養(yǎng)良好的道德品質。
幼兒的思維方式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因此,對小班幼兒進行品德教育時,不能以說教為主,應借助具體形象的動作,將一些道理和抽象概念表演出來,便于幼兒體驗、理解和掌握。如在對小班幼兒進行禮貌教育時,可請大班的哥哥姐姐參與,讓他們表演早晨入園和下午離園時該如何禮貌地和教師打招呼。幼兒看完后,情緒高漲,很想學一學。教師可先教幼兒學習鞠躬,再教幼兒學習禮貌用語。
此外,還應鼓勵幼兒相互學習,教師可讓能力較強的幼兒進行示范,讓其他幼兒模仿。這樣,既增強了幼兒的自信心,又培養(yǎng)了幼兒互相幫助的品質。例如,在教幼兒如何脫衣服時,教師先讓會脫衣服的幼兒示范脫衣服的步驟,讓不會脫衣服的幼兒進行學習。
教師的道德品質,特別是道德行為是影響幼兒發(fā)展的直接教育力量。因此,教師要時時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如有的幼兒不愛護圖書,我會當著幼兒的面認真、仔細地把破損的圖書一點一點地粘貼好,在潛移默化中幫助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愛護圖書的習慣。榜樣的力量常常是無聲的,卻也是最有力量的。教師應像春雨那樣,時刻以自己的模范行為,滋養(yǎng)幼兒的心田。
培養(yǎng)幼兒的自我意識和自我教育能力,需要教師有很強的預見性。在各項活動開始前,教師要根據(jù)以往的經驗,盡量考慮到可能發(fā)生的情況,制定周密、全面的計劃,對幼兒進行正面教育。此外,教師也可以針對個別幼兒可能會發(fā)生的問題進行提醒和暗示。如晨晨小朋友愛抓人,游戲前我對他說:“你的一雙小手又白又胖,游戲時老師給你記一記,看你的小手能做幾件好事情?!崩だにさ沽耍砍颗苓^去把她扶起來;球球哭了,他拿來紙巾給他擦眼淚。教師對幼兒們說:“晨晨小朋友的一雙小手多好呀!為大家做了許多好事,你們喜歡晨晨的小手嗎?”由于不斷地提醒與鼓勵,晨晨終于改掉了抓人的毛病,成為一個有禮貌、團結友愛、樂于助人的好孩子。正確的預見來自教師對本班幼兒的詳細了解,有預見后再采取正確措施, 可以有效地抑制幼兒的不良行為,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班幼兒的自我評價能力比較弱,道德判斷帶有很大的情緒性并且容易受暗示影響,只要成人說是好的或幼兒自己感興趣的,他們往往認為是好的。根據(jù)小班幼兒自我意識和道德意識發(fā)展的特點,教師要在一日生活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全神貫注地觀察幼兒的表現(xiàn),抓住時機給予積極的引導,及時肯定幼兒的良好行為,讓他們將無意識的行動變成有意識的行動。例如,在一次戶外活動中,恒恒小朋友看見地上有一輛小拉車,隨手拿起來玩了玩,然后放到玩具箱里,恒恒的這一行動是無意識的,但是我抓住契機對全班幼兒說:“恒恒真愛護玩具啊,玩好的玩具就放回玩具箱里了,真是好孩子!快給他拍拍手?!焙愫愀吲d極了,過了一會兒,他又拿了一個皮球對我說:“錢老師,這個皮球沒有人玩了,我把它放到玩具箱里去吧?!彪m然幼兒的這種行為還沒有真正內化為良好的品質,但只要我們善于捕捉,并對其進行誘導和鼓勵,這種無意識的行為就一定會內化為優(yōu)良品德。
我認為,最好的教育是不放過任何微小的細節(jié)。教育是一項艱苦細致的工作,它需要教師有認真鉆研的精神。教育極具創(chuàng)造性和靈活性,要想教育好幼兒,教師不僅要有生動活潑的教育方法,更要有熱愛幼兒的心和偉大的奉獻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