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欣
如今正是吃水果的季節(jié),草莓、櫻桃、芒果、桃子、山竹、荔枝、西瓜、葡萄……你是不是統(tǒng)統(tǒng)都想吃個夠?
而養(yǎng)生、保健的潮流,早就讓吃水果成為每日“必修課”,但如何吃水果的話題一直是“百家爭鳴”,更有各路達人“現(xiàn)身說法”多吃水果的益處。那么“多吃水果”就一定好嗎?
食用方法記三點
1.水果不宜榨汁喝
吃水果最流行的方式,莫過于榨汁了。榨汁機可以使完整的水果瞬間成為果汁,更先進的還可以一邊出水果渣渣,一邊出清澈的果汁。
但事實是,單純喝果汁,會導致過多熱量攝入。比如,一杯400毫升左右的橙汁至少要3個橙子,100克橙子熱量47大卡(一個中等大小的橙子大概200克左右),100克米飯熱量116大卡(一般家用小碗),3個橙子的果汁就相當于是兩碗米飯的熱量。
喝了這些果汁,你有沒有減少主食攝入呢?大多數(shù)人可能沒有,所以有些人“喝水果越多越胖”的答案找到了吧。
榨汁宣傳的優(yōu)點還有不損失營養(yǎng),實際上,刀刃在高速旋轉(zhuǎn)破碎植物細胞的同時,會和氧氣發(fā)生“酶促氧化”,大部分維生素C就損失了。
2.生吃、咀嚼水果有幾大好處
事實上,一般健康人群最適合的水果食用方式是生吃、咀嚼,沒錯,就是動用我們的牙齒將水果磨碎咽下。
咀嚼有益于鍛煉臉部肌肉群,使臉部肌肉緊致、線條清晰,是一舉兩得的美容方法哦!
咀嚼也可增加飽腹感,放慢胃排空速度,預防食物過量。萬事都有度,食不過量也同樣適用于水果。
還有一個重要益處,咀嚼能促進胰島素分泌,調(diào)節(jié)體內(nèi)糖的代謝。例如,糖尿病患者對于水果最多的一個忌諱,恐怕就是血糖升高,甚至是看著血糖指數(shù)表吃水果。
如果糖尿病人遇到最愛吃的西瓜怎么辦?破解支招——小口、極慢速度地咀嚼,每一口至少咀嚼20次以上,并且吃一口歇一下,可以有效緩解血糖上升速度。
3.經(jīng)期女性、產(chǎn)婦等宜熟吃水果
水果加熱后可軟化膳食纖維,減少對腸胃的刺激性,適宜腸胃功能較弱的人群,腹部或手術(shù)范圍大、全身反應(yīng)明顯的術(shù)后病人,以及經(jīng)期女性、產(chǎn)婦、牙病患者等。
如果單純因為水果涼,可以把水果切片用熱水泡一下,或微波爐略微加熱后食用。
水果吃太多會“上火”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建議15歲以上人群每日食用水果量為200克~350克,這是去皮的實際食用量,數(shù)量相當于1個~2個中等大小的橙子和蘋果。
有人可能會問:“難道超過這個量就不成嗎,超過有危害嗎?”是,有的。
過量攝入水果,必然導致熱量攝入過高,引發(fā)俗稱的“上火”?!盎稹痹醋杂谙涣肌N改c道消化系統(tǒng)就像一臺流水線,每一道程序都有額定的工作量,如果超大負荷工作就會引發(fā)“故障”,以口舌干燥、咽喉痛、便秘等癥狀表現(xiàn)出來。若長期以水果替代蔬菜,還會導致營養(yǎng)素攝入不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