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人文精神在我國高中語文教學中具有重要的引導作用,是我國文化育人的主體內容,同時也是素質教育的具體體現(xiàn)。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通過滲透人文精神,能夠有效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文化知識的意識與能力,提升語文教學的質量與效率。結合語文教學中人文精神的重要性,探索人文精神的滲透現(xiàn)狀,提出相應的滲透策略。
關鍵詞:高中語文;人文精神;重要性
加大和諧社會與精神文明的構建力度,需要推動人文精神的教育與宣傳工作,因為人文精神在個人進步與社會發(fā)展的過程中具有難以替代的推動性作用,不僅能夠有效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及道德觀,更能在為學生提供社會生活與校園生活的精神支撐時發(fā)揮正向引領作用。
一、語文教學中人文精神的重要性
人文精神是對生命意義與生命價值的關切與追尋,是培養(yǎng)學生理想人格的關鍵渠道。在高中語文教學中,人文精神的滲透具體包括道德、思想、生活觀念、審美志趣、情感品質等精神內涵,有利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標準及思想觀念。因此,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與教育是學生形成正確生活態(tài)度與人生規(guī)劃的有效手段。語文教師通過教材闡釋與實踐論證,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主觀感悟,影響學生的價值體系,有利于傳承并發(fā)揚我國悠久的傳統(tǒng)文化及民族精神?;谌宋木竦奈幕瘍群?,通過語文教學能夠全面且深入地體現(xiàn)人文精神的思想理念及哲學意境,使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文化素質的同時,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思想道德及人文素養(yǎng),進而為推動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語文教學滲透人文教育的現(xiàn)狀
當前,我國語文課堂教學得到不斷完善與改革,并在人文精神的滲透與完善中,對高中語文教師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然而,在實際的人文精神滲透過程中,語文教學工作依舊存在諸多問題與弊端。首先,根據高中語文教學的總體目標,高中教師應將主要精力放在學生升學考試中,并通過科學合理的教學手段,提升學生的知識水平。因此,在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滲透人文精神知識,將嚴重影響語文課程的授課進度,加大教師的授課壓力,進而導致語文教師在人文精神滲透的過程中避重就輕,抓不住人文精神的滲透重點,難以形成系統(tǒng)有效的人才培養(yǎng)體系。其次,我國高中的教學體系依舊屬于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教師依舊采用傳統(tǒng)的灌輸式、填鴨式授課模式,學生主觀能動性與主體意識受到嚴重的忽視,難以為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工作奠定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此外,人文精神滲透的核心是幫助學生形成自主思考、感悟生活的意識與能力,然而在升學考試的影響下,無論課堂教學工作還是學生管理工作,都難以將隱性化的人文精神教育作為學生培養(yǎng)的重點。
三、高中語文滲透人文精神的策略
(一)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精神
高中教師要充分利用語文教材,挖掘教材內容中的人文精神。語文教材通常具有較高的文學價值與思想哲理,能夠幫助語文教師在理解和剖析教材內涵的同時,呈現(xiàn)并滲透蘊含其中的人文精神,使學生充分感受到教學內容的文化魅力,進而切實實現(xiàn)人文精神的系統(tǒng)滲透。譬如,在《虞美人》的教學中,教師需要對創(chuàng)作背景進行深入的理解,進而在闡述詞作者坎坷的人生經歷后,調動學生在價值與人生層面上的思考。
(二)構建科學合理的滲透策略
針對我國高中特殊的教學情景,學生面對較大的升學壓力,因此將人文精神作為顯性課程具有諸多不合理之處。因此語文教師應構建切實可行的培養(yǎng)體系。首先,以身作則,通過教師自身的言談舉止,影響并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其次,依靠大數據技術,補充人文精神的教育內容。其中,在選取與人文精神相關的教學資源時,應保障資源具有雙重作用,既能有效滲透人文精神的教育內容,又能滿足課堂教學的實際需求。最后,將人文精神作為語文教育的教學目標,高中學校應加強教師對人文精神的重視力度,進而以此作為教師評優(yōu)評先的依據,確保人文精神教育的有效落實。
(三)制訂切實可行的評價機制
針對人文精神的滲透方式較為隱蔽,學校在人才培養(yǎng)過程中不僅需要從學生語文成績的角度探析人文精神的滲透成果,更需要制訂科學合理的評價機制,評斷課堂教學的質量。首先,要明確人文精神的基本內涵,從人才培養(yǎng)的角度出發(fā),制訂相應的培育目標。其次,構建課堂評價體系。即教師通過課堂提問的方式檢驗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水平,進而調整并完善現(xiàn)有的人文精神滲透機制。最后,相關政府部門應將學生的綜合素質、人文素養(yǎng)納入升學考試的范疇,以此提升學生對人文精神的重視程度。
人文精神是語文教師幫助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道德觀及學習觀的根本途徑,是我國精神文明建設的主體內容。在實際的教學中,語文教師應根據教學大綱、課程進度、學生情感特質,研究并制訂出科學合理的內潛性的人文精神滲透機制,從而推動學生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唐炳宏.新時期高中語文教學中人文精神的缺失及應對策略[J].亞太教育,2016(6):57,46.
[2]黎龍.再談人文精神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滲透與應用[J]. 才智,2018(17):136.
作者簡介:覃金福(1985—),男,湖北來鳳人,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高中語文教學。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