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霞
摘要:謝赫“六法論”作為中國古代美術作品品評的標準和重要原則,起源于魏晉南北朝時期,對我國的中國美術理論起到十分重要的影響,提出了一個比較完整的繪畫理論體系框架,將中國美術作品中的內在精神、畫家情感以及美術色彩和結構等都包括進來,為后世的中國美術理論發(fā)展奠定了基礎。為此,本文主要研究了謝赫“六法論”在中國美術理論中的影響,僅供參考。
關鍵詞:六法論;中國美術理論;影響研究
中圖分類號:J2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20)08-0177-01
一、引言
中國美術理論經歷了數(shù)千年的文化傳承與積淀,為后世的美術學者和繪畫者留下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對中國現(xiàn)代美術理論的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起到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謝赫的“六法論”是具有典型代表意義的人物畫品評專著,六法包括氣韻生動、骨法用筆、應物象形、隨類賦彩、經營位置和傳移摹寫,對中國美術理論造成巨大的影響。
二、謝赫“六法論”的誕生環(huán)境
謝赫“六法論”誕生于我國魏晉南北朝時期,時值我國美術理論,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對中國美術理論的發(fā)展與傳承起到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魏晉南北朝十分重視美術和審美,開啟了中國美術理論的發(fā)展大門,六法論”就是在此大背景下的美術作品品評理論專著,在中國美術理論中占據十分重要的地位果。
三、謝赫“六法論'對中國美術理論內容形成的影響六法論的第一法是“氣韻生動”,強調了美術作品中刻畫的形象需要具有生動的氣韻,要刻畫得淋漓盡致,展現(xiàn)美術作品的生命力?!皻忭嵣鷦印蓖ǔ1徽J為是美術理論的靈魂和核心,需要將“氣”和“韻”有機的融合在一起,形成必然的美術繪畫語境理論。第二法是“骨法用筆”,主要包括了與繪畫對象形體結構認識相關的理論內容,謝赫使用筆的藝術將力量的美進行了展現(xiàn),將美術作品的線條造型、對象的結構、體態(tài)以及表情等方面進行精準的刻畫,骨法”也是中國歷代美術畫作品評的重要標準,是中國美術理論中不可或缺的內容。第三法是“應物象形”,其中的“物”指的是客觀存在的真實物品,“應”則指的是人對于客觀事物的感應。第三法的提出指明美術作品的繪畫要以客觀事物為基礎,將其真實、準確并且富有感應的刻畫出來。既是對前人美術理論的傳承與發(fā)展,又為后世的美術理論奠定的堅實的基礎。第四法是“隨類賦彩”,是謝赫在前人美術理論和當時美術繪畫實踐中總結出來的概括性理論,要求繪畫者在繪畫時要根據畫作的類型、對象以及個人審美去使用色彩,以此突出美術畫作的獨特性和藝術表現(xiàn)力。第五法是“經營位置”,該法對美術畫作的整體構圖和對象布置進行了詳細地介紹,并且從具體的歷史故事畫構圖方面逐漸擴展到更為豐富的美術題材當中,對中國美術理論起到重要影響。第六法是“傳移摹寫”,介紹了臨摹作品的繪畫,也體現(xiàn)出了謝赫對臨摹技法的重視,通過臨摹從經典美術作品中學到相應的繪畫知識和技法,形成向傳統(tǒng)學習的理論,使“六法論”包含了創(chuàng)作與模仿兩方面的美術理論,使得美術理論變得更加完整。
四、謝赫“六法論”對中國美術理論發(fā)展的影響
在先秦時期,中國美術理論還處在形成和發(fā)展的初期階段,人們對于美術理論的認識和理解還比較薄弱,缺少足夠的理論指導和經驗借鑒。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美術理論的進步創(chuàng)新,中國美術理論發(fā)展到魏晉南北朝時期,已經初具規(guī)模,并且逐漸拉開了中國與西方美術理論的差距。謝赫“六法論”既結合了前人美術理論的內容和經驗,又結合了魏晉南北朝時期美術作品的發(fā)展現(xiàn)狀,為中國美術理論的發(fā)展指明了主要的方向,在中國美術理論中著重強調了“表現(xiàn)”與“寫意”,對西方美術理論中強調的“再現(xiàn)”和“模仿”進行了更改,但是又沒有完全的摒棄,而是將其更為,系統(tǒng)的確定下來,形成具有中國美術特色的理論,將中國與西方不同種族、不同文化背景以及不同人文習慣的差異完整的呈現(xiàn)出來,對中國美術理論的發(fā)展起到關鍵的推動作用④。
另外,犬法論”還將魏晉南北朝時期所盛行的玄學觀點以美術作品的形式展現(xiàn)出來,突出了當時文人墨客對于美術作品的審美、對于自然和人生的態(tài)度,凸顯出人們對于物象追求的突破,朝著玄妙的境界發(fā)展。玄學的發(fā)展也不失為是一種對于美術作品的審美,只不過是使用了玄學的眼光罷了,對中國的美術理論依然產生了具有深遠意義的影響。
五、結語
總之,無論是“六法論”的內容還是“六法論”發(fā)展過程中所帶來的美術理論啟發(fā),都是中國美術理論體系形成和發(fā)展過程中比不可少的重要內容,既代表了魏晉南北朝時期人們對于美術理論的見解和看法,又為后世美術理論的形成奠定了基礎,對中國美術理論的影響是巨大的、是具有深遠意義的,是不容忽視的,應該得到后人的重視與傳承。
注釋:
①徐明童.論謝赫“六法論”在中國美術理論中的影響[J].美與時代(中),2018(12):14-15.
②易煬對謝赫“六法論”的理解[J].美與時代(中),2016(07):30-61.
③候育娟.淺談謝赫六法論在繪畫中的運用[J].西部皮革,2016(10):238-238.
④王釗從“六法”看其對中國美術的影響[J].參花:下半月,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