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對在骨外科護理教學中實施PBL配合“理論—實踐”交互式教學模式的效果進行分析和探討。方法 選取的150名研究對象是來該院骨外科實習的護士,選取的時間段為2018年10月—2019年8月。其中接受PBL教學模式的75名護士,視為對照組;另外在對照組的基礎(chǔ)上配合“理論—實踐”交互式教學模式的75名護士,視為觀察組。對兩組護士的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學習效果以及對教學方式滿意度進行觀察。結(jié)果 經(jīng)過系統(tǒng)性的學習后,觀察組的理論知識能力和實踐能力同對照組相比較高(P<0.05);觀察組的學習效果、教學模式滿意度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結(jié)論 在骨外科護理教學中實施PBL配合“理論—實踐”交互式教學模式,有助于提高實習護士的學習能力,提升綜合素質(zhì)。
[關(guān)鍵詞] 骨外科;教學模式;PBL;教學效果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20)05(b)-0141-03
Effect Analysis of PBL Combined with "Theory-practice" Interactive Teaching Mode in Nursing Teaching of Orthopedic Surgery
HU Sha
Hengya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Hengyang, Hunan Province, 42100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and discuss the effect of implementing PBL and "theory-practice" interactive teaching mode in nursing teaching of orthopedic surgery. Methods The 150 research subjects selected were nurses who came to the hospital for orthopedic surgery internship, and the selected period was from October 2018 to August 2019. Among them, 75 nurses who received the PBL teaching mode were regarded as the control group; in addition, 75 nurses who cooperated with the theory-practice interactive teaching mode based o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regarde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Observe the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practical ability, learning effect and satisfaction of teaching methods of the two groups of nurses. Results After systematic learning, the theoretical knowledge ability and practical ability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learning effect and satisfaction of the teaching mod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PBL and "theory-practice" interactive teaching mode in nursing teaching of orthopedic surgery is helpful to improve the learning ability and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practice nurses.
[Key words] Orthopedic surgery; Teaching mode; PBL; Teaching effect
實習護士在實習階段應兼顧知識理論的學習和實踐操作能力的掌握,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zhì),能夠?qū)θ蘸笤谧o理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及時解決,有助于提升護理質(zhì)量和護理滿意度,對于護理學的長遠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1]。骨外科是診治各種類型的創(chuàng)傷、斷指、神經(jīng)修復術(shù)等疾病的重要科室,該科室的護理工作具有難度大、專業(yè)性較強、名詞量較多等特點,對骨外科護理人員的要求較高,因此,尋求一種能夠提高實習人員綜合素質(zhì)的教學模式十分重要[2]。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主要強調(diào)以學生為主體,打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有助于提升學習的積極性,配合“理論—實踐”交互式教學模式,能夠有助于學生掌握理論知識,提高實踐能力,有助于師生在教學過程中互相促進,從而達到綜合素質(zhì)有效提高的目的。該次研究選取2018年10月—2019年8月該院150名骨外科實習的護士,對在骨外科護理教學中實施PBL配合“理論—實踐”交互式教學模式的效果進行分析和探討,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的150名研究對象是來該院骨外科實習的護士,以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組,觀察組與對照組各75名。觀察組:男性10名,女性65名;年齡18~22歲,平均年齡(21.14±2.43)歲。對照組:男性9名,女性66名;年齡17~23歲,平均年齡(21.36±2.29)歲。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給予對照組實習護士PBL教學模式,主要包括帶教老師根據(jù)教學大綱設計提出具有針對性的問題,讓學生自由進行查證,安排實習護士查床等教學內(nèi)容[3]。觀察組實習護士接受PBL配合“理論—實踐”交互式教學模式,主要包括4個方面:①理論知識的學習:帶教醫(yī)生根據(jù)教學大綱的要求,結(jié)合與課程相關(guān)且具有針對性個案病例和場景,制作多媒體課件,講解教學重點、難點,并進行擴展延伸。實習護士根據(jù)帶教老師所提供的教學資料進行系統(tǒng)性學習,不斷豐富自己的理論知識[4]。同時帶教老師可根據(jù)個案病例發(fā)布課題,然后讓實習護士在教學范圍內(nèi),可以利用圖書以及教學錄像等方式,查詢于問題相關(guān)的資料,將實習護士分組,進行小組匯報,教師及時根據(jù)匯報時所產(chǎn)生的問題進行重點講解,便于學生進行查漏補缺。②綜合實訓:帶教老師要制定實訓計劃,布置模擬實訓環(huán)境,進行預演,要求實習護理在限定時間內(nèi)盡可能解決患者存在的護理問題,可采用小組分工協(xié)作方式,提高實習護士的實踐操作能力,帶教老師及時對預演過程中實習護士存在的問題進行重點講解,提高其綜合素質(zhì)[5]。③臨床實踐:帶教老師通過開展骨外科教學,讓學生直觀的感受到臨床實踐的所帶來的的壓力和動力,各個病床配備一名實習護士,要求學生根據(jù)所學知識,掌握患者的病情特點,逐步分析、判斷,并制定相應的護理計劃,能夠讓實習護士根據(jù)患者的病情變化掌握不同的護理措施。④總結(jié):實習結(jié)束之前,帶教老師需要將實習期間學習的內(nèi)容進行總結(jié),并將存在的問題提出來,并把改進意見講解給實習護士們,大家互相交流,然后互相將實習期間的學習經(jīng)驗和感受進行分享。
1.3? 觀察指標
①對兩組教學模式實施前后的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進行考核,理論知識考核采用試卷形式,實踐能力由帶教老師進行評定,兩組評分標準均為總分100分,60分以下為不合格,60~79分為合格,80~89分為良好,90分以上表示優(yōu)秀。
②采用問卷調(diào)查的方式了解實習護士的學習效果,主要包括提高學習主動性與積極性、提高臨床護理操作能力、培養(yǎng)團隊協(xié)作能力以及提升工作自信心等。同時給予實習護士教學模式滿意度反饋表,分值為0~100分,0~100分,分值越高,表明教學模式滿意度越好。
1.4? 統(tǒng)計方法
將研究所得所有項目數(shù)據(jù)資料均納入SPSS 21.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進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表示,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2.1? 兩組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的考核結(jié)果
經(jīng)過系統(tǒng)性的學習后,觀察組的理論知識能力和實踐能力同對照組相比較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學習效果和教學模式滿意度
觀察組的學習效果、教學模式滿意度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和進步,醫(yī)學模式也在不斷的進行轉(zhuǎn)變,如何將醫(yī)學生培養(yǎng)成能夠擁有適應臨床實踐工作的能力是護理學上較為關(guān)注的重點[5]。在傳統(tǒng)的護理帶教法中,主要是以灌輸知識、自身記憶為主,從而導致實習生缺少了臨床實踐工作的能力;未把理論和實踐互相結(jié)合,缺乏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從而導致實習生在步入真正的臨床實際工作中后,缺乏工作主動性以及分析問題的能力[6]。PBL教學方法主要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PBL教學路線主要結(jié)合了實習大綱上面所提出的要求,然根據(jù)要求來制定學習計劃,確定學習的內(nèi)容,以問題引導實習護士為起點,使其養(yǎng)成主動學習的良好習慣,更注重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理論—實踐”交互式教學模式,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和條件,便于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jié)合,讓學生將理論知識充分運用于實踐當中,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將其應用于骨外科護理教學過程中,為促進患者康復打下堅實基礎(chǔ)[7]。
該次研究通過收集來該院骨外科實習的護士150名為研究對象,給予觀察組實習生PBL配合“理論—實踐”交互式教學模式,研究結(jié)果表明,同單一接受PBL教學方法的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的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較高,學生的學習效果較優(yōu)、對教學模式的滿意度較高,充分表明該教學模式的可行性。PBL教學路線是以問題為基礎(chǔ)的教學方法,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主動發(fā)現(xiàn)問題,并找到解決問題方法,能夠有效提升實習護士的學習興趣,發(fā)布具有針對性的課題,讓學生掌握疾病在不同的階段,其護理的要點也不相同,豐富學生理論知識,并實施綜合實訓、床邊教學,營造真實性的教學環(huán)境,讓學生利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去解決護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既能改善自己的學習效果,也能提高實習護士的實踐能力,有助于學生的思維能力、語言功能、協(xié)作和分析以及解決等能力不斷提高[8]。
綜上所述,在骨外科護理教學中實施PBL配合“理論—實踐”交互式教學模式,有助于提高實習護士的學習能力,提升綜合素質(zhì)。
[參考文獻]
[1]? 王志松,劉洋.PBL配合“理論-實踐”交互式教學模式在骨外科護理教學中實施的效果[J].護士進修雜志,2016,31(15):1386-1389.
[2]? 宗軍衛(wèi),張德強.PBL教學法在骨外科臨床見習中的應用效果探究[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17,30(15):2331-2332.
[3]? 王學文,尹崇高,李洪利,等.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PBL教學法在外科護理學實踐教學中的應用[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17, 35(16):2331-2332.
[4]? 謝婉玲.PBL教學結(jié)合情景再現(xiàn)法的帶教模式在神經(jīng)外科護理實習教學中的應用效果[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19,32(5):772-773.
[5]? 郭金花,陳恒梅,王珊.PBL聯(lián)合理論實踐交互式教學方式在骨外科護理教學中的作用分析[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9, 25(17):165-166.
[6]? 張英,吳曉紅,王曉陽,等.PBL教學法在本科護生肝膽外科實習中的應用[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8,37(6):846-848.
[7]? 鐘美華,鄭敏琪,陳涵瑜.PBL教學法在外科護理臨床帶教中的應用[J].國際醫(yī)藥衛(wèi)生導報,2019,25(4):525-528.
[8]? 黃麗衡,郭聲敏.PBL結(jié)合情境教學法在康復護理教學中的實踐[J].2017,11(2):6-7.
(收稿日期:2020-02-17)
[作者簡介] 胡莎(1981-),女,湖南衡陽人,???,主管護師,主要從事外科護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