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國成
摘 ? ?要:隨著我國經(jīng)濟的持續(xù)快速發(fā)展,城市化進程逐年加快,建筑勞動力短缺問題凸顯。技術和工藝創(chuàng)新是緩解這一矛盾的有效途徑。外墻保溫裝飾與主體結構穿插施工是指在主體結構施工過程中將后續(xù)的外墻保溫裝飾工序分層合理安排交叉作業(yè),實現(xiàn)外墻保溫裝飾工程隨主體結構施工進度分段分層完成,從而達到提高效率、縮短工期、降低成本、減少人工依賴、提高施工質量的目的,通過工序穿插施工,有效地挖掘了時間與空間的利用價值。
關鍵詞:外保溫;穿插施工;質量控制
1 ?引言
隨著建筑業(yè)的快速發(fā)展,房地產(chǎn)企業(yè)也在不斷地爭奪第一的位置。但在競爭如此激烈的大環(huán)境中如何在保證工程質量和施工安全的條件下實現(xiàn)快速建造,提高企業(yè)核心競爭力就成為了工程聚焦的重點。
2 ?傳統(tǒng)外保溫與外保溫隨爬架提升的施工區(qū)別
(1)傳統(tǒng)外保溫施工:傳統(tǒng)外保溫施工做法必須在主體施工封頂后在屋面懸掛吊籃進行外保溫施工。
(2)外保溫隨爬架提升施工:外保溫隨爬架提升施工與傳統(tǒng)外保溫施工最大的區(qū)別在于主體結構施工過程中隨爬架提升的同時進行外保溫穿插施工,當主體結構封頂時也完成外保溫施工。此施工技術的優(yōu)點便是主體封頂時完成了外保溫施工,相比于傳統(tǒng)外保溫施工必須在主體封頂后才開始外保溫施工大大節(jié)省了外保溫單獨施工所花費工期,為項目創(chuàng)造了可觀的效益。
3 ?爬架方案設計及其重難點的解決對策
(1)爬架方案設計:某工程爬架的選型考慮到了減小對外立面的影響,通過論證最終選擇了在樓層板上設置懸掛梁形式的爬架。該4棟高層從4層結構面沿外墻在落地腳手架平臺上搭設8步整體腳手架,總高度為16 m,立面圍護5層。5號、8號樓當升降腳手架底部升至25層時結平,終止上升;6號、7號樓當升降腳手架底部升至27層時結平,終止上升。主體工程施工完成后,升降腳手架不下降,在樓頂進行升降腳手架的拆除。
(2)爬架方案設計的重難點及解決措施。[①]該工程外立面復雜,線條、轉角較多,機位沿建筑物最外側輪廓線布置,通過局部機位加密來滿足施工的安全性。[②]該工程每3層設計有一大露臺,外架離墻距離較多,在大露臺位置搭設高支模填芯架,設置超長懸臂梁來滿足爬架離墻的距離,并做好水平、豎向加固措施。[③]飄窗板、空調板、陽臺影響拉桿設置,通過設置下掛板固定斜拉桿,避免與結構沖突。[④]外墻全鋁模施工,無法預埋鋼管拉結,利用對拉螺桿洞設置拉結點。[⑤]采光井封閉,與外架隔斷,設置3個機位,采用獨立外架系統(tǒng)。[⑥]升降腳手架架體在塔機附墻桿位置不預留可拆活動斷口,通過增設臨時附墻來保證塔吊附墻桿始終處在升降腳手架下面。
(4)外墻保溫裝飾與主體結構穿插施工策劃。外墻保溫裝飾與主體結構穿插施工是指在主體結構施工過程中將后續(xù)的外墻保溫裝飾工序分層合理安排交叉作業(yè),實現(xiàn)外墻保溫裝飾工程隨主體結構施工進度分段分層完成,保溫裝飾工程在爬架提升前完成至外墻底漆涂刷。某工程從 3F 開始使用鋁合金模板,4F 開始安裝爬架,爬架采用 5 層高架體。從第 4 層開始,進行外立面門窗、欄桿(百葉)、保溫、涂料穿插施工。結構施工到 6F 安裝人貨電梯,電梯最高可升至爬架底下兩層,保證材料的垂直運輸。
4 ?外保溫隨爬架提升施工質量控制
(1)人員組織控制注:勞務人員根據(jù)工程工期要求而定,以某項目E地塊一期(一標段)工程(33層高層東西兩單元)為例。本工程人員實行東西兩單元流水作業(yè),5名勞務人員一層保溫施工工期為3天??筛鶕?jù)施工現(xiàn)狀協(xié)調人員確保外保溫施工進度與主體進度一致。
(2)機械設備控制。為實現(xiàn)外保溫在外架內(nèi)部施工,首先要解決的是施工電梯如何進入外架兩層,確保材料能準確到達作業(yè)面。在施工電梯布置時,應考慮相應位置處的外架處理措施。采用挑架時,施工電梯位置處的挑架應單獨設計,并與兩側架體斷開,確保此處架體獨立;采用全鋼智能爬架時,施工電梯應避開附墻點位,此處爬架隨大面提升。
(3)材料控制。[①]巖棉。巖棉材料應提前一周進場,進場時應檢驗其有無出廠合格證書,并初步進行外觀檢驗及物理性能檢驗。正常情況下巖棉表面應無明顯渣球,且與樣品標準色無明顯色差。之后按照檢測站要求隨機取樣送檢(不同品牌、批次應分別抽樣送檢),送檢合格后方可用于施工。[②]膠粘劑。進場時應檢驗其有無出廠合格證書,并初步進行外觀檢驗。[③]抹面膠漿。進場時應檢驗其有無出廠合格證書,并初步進行外觀檢驗。[④]耐堿玻璃纖維網(wǎng)格布。進場時應檢驗其有無出廠合格證書,并初步進行外觀檢驗。網(wǎng)格布經(jīng)向緯向纖維間距、粗細均勻,無破損現(xiàn)象。[⑤]界面劑。進場時應檢驗其有無出廠合格證書。[⑥]錨栓錨栓應由具有防腐性能的金屬螺釘和帶圓盤的塑料膨脹套管構成。金屬螺釘應采用不銹鋼或經(jīng)過表面防腐處理的金屬制成。[⑦]托架。采用壁厚不小于2mm、表面采用陽極氧化處理的鋁合金托架。進場檢查有無出廠檢測合格證。并現(xiàn)場進行物理性能檢測。
(5)施工方法。施工前:施工前施工人員應進行技術培訓,了解材料性能,掌握施工要領,經(jīng)考核合格后方準上崗。且應編制專項施工方案,專項施工方案應包括深化設計圖、施工防火措施。并對施工人員進行書面技術交底。在深化設計中需考慮外門窗洞口、線腳、陽角等特殊部位,提供巖棉排版圖,用于指導施工;通過抗風荷載計算錨固用錨釘使用數(shù)量;為保證巖棉外保溫系統(tǒng)的耐候性,深化過程中做好密封及防水設計,重要部位提供節(jié)點詳圖。施工前門窗框、陽臺欄桿(板)和預埋件應安裝完畢,伸出墻面的(設備、管道)聯(lián)結件應安裝完畢,墻上的施工孔洞應堵塞密實并做好防水,同時引彈大角線,確保主樓大角平整度和方正度,為外保溫做準備。施工中:[①]材料驗收除核實出廠報告外,甲方項目部將進行現(xiàn)場簡易實驗,對憎水率差、吸水率高、渣球含量大等問題產(chǎn)品可要求退場;[②]施工單位安排專人涂刷界面劑,且界面劑需有顏色;[③]采用點框或條粘法,使粘接膠漿和巖棉板有效結合;[④]掛水平線、垂直線控制垂直度、平整度;[⑤]若窗口周圍存在凹槽造型,為避免有漏水隱患,應用整板開槽;[⑥]為保證平整度及陽角順直,在抹面層膠泥前先粘貼PVC護角;[⑦]對于大于1.5mm以上的板縫用聚氨酯發(fā)泡膠填塞縫隙,有助于面層防裂;[⑧]先膠泥后壓網(wǎng),避免玻纖網(wǎng)干粘產(chǎn)生面層脫落風險;[⑨]第一道一布二漿完成后用靠尺檢查面層平整度,超過偏差范圍用聚合物砂漿找平后再進行下道工序。施工后:外保溫施工完成后,進行外墻修補,然后噴涂底漆,最后完成面漆。
(6)環(huán)境影響控制。雨季控制:由于外保溫系統(tǒng)構造復雜,現(xiàn)場施工工序多,施工時對場地環(huán)境又有比較嚴格的要求,一般雨天或潮濕天氣不適合進行外保溫的施工,否則容易出現(xiàn)空鼓、虛貼等問題。故在施工單位進場后,合理策劃雨季施工節(jié)奏及防雨防潮措施,以免延誤施工進度,降低施工質量。
(7)質量控制。[①]外保溫施工的溫度應該為5℃~35℃,否則盡量不進行外保溫施工。在進行施工前,一定要對墻面以及其他有關情況認真了解分析。如:墻體是否需要修補或者清理等。[②]在粘貼保溫板中,最好能從外墻的地步邊角開始粘貼,相鄰的板材之間一定要對其靠近。在上下板之間需要將對接縫錯開排列,墻角處的保溫板要互相錯位并咬口。門窗角處的保溫板,都應該將其切成刀把狀,不能在角部接板。門窗口周邊的側面也需要按照尺寸將保溫板塞入,防止產(chǎn)生熱橋現(xiàn)象。在墻體基底的變形縫處,為了滿足建筑的位移要求,也需要將變形縫相應的留出。
總之,外保溫隨爬架提升的施工技術對施工工期影響很大。外保溫隨爬架提升施工技術的推廣極大的縮短了施工周期,有效的實現(xiàn)了快速建造,為全穿插施工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孫紅.外墻體保溫施工技術的研究[J].門窗,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