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翠紅
高血壓心臟病是臨床常見的心血管疾病,患者有高血壓病的同時伴隨有心血管疾病,病人生命安全受到嚴重威脅,生活質量下降。隨人民生活方式的改變及飲食結構的變化,導致高血壓心臟病有逐年升高的趨勢,臨床醫(yī)生積極探索此疾病的治療及康復對策,以提升此病患者的生存質量,心臟康復干預能使患者恢復軀體、精神的最佳狀態(tài),使患者回歸正常生活。此次將收治的110 例高血壓心臟病患者做為觀察對象,分為康復組與普通組,應用不同的干預措施,現(xiàn)將研究結果進行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9 年1~12 月本院收治的110 例高血壓心臟病患者,隨機分為普通組與康復組,每組55 例。普通組男31 例,女24 例;年齡47~70 歲,平 均 年 齡(58.13±8.13)歲;病 程3~20 個月,平均病程(15.13±4.34)個月;心功能Ⅰ級16 例,Ⅱ級11 例,Ⅳ級28 例??祻徒M男30 例,女25 例;年齡46~70歲,平均年齡(57.79±8.47)歲,病程3~19個月,平均病程(14.65±5.12)個月;心功能Ⅰ級17 例,Ⅱ級9 例,Ⅳ級29 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無其他嚴重肝腎疾病,無精神類疾病。
1.2 方法
1.2.1 普通組 給予常規(guī)治療及干預措施,包括指導患者臥床休息,體弱者增加臥床休息時間,勸阻患者戒煙戒酒,飲食宜清淡,低鹽低脂,不吃腌制食品,不吃過甜及油膩食品,按醫(yī)囑使用降壓藥物及β 受體阻滯劑觀察用藥反應及藥品不良反應等。
1.2.2 康復組 在常規(guī)干預的基礎上增加心臟康復治療干預,首先應用心電圖平板運動試驗確定患者運動強度,運動試驗最大攝氧量的35%~65%為患者的運動訓練強度。運動可采用步行,跑步機跑步,爬樓梯以及太極拳幾種運動方式,剛開始運動1 周內訓練強度可以選擇20%~35%的最大攝氧量,患者病情穩(wěn)定,無不適1 周后運動最大攝氧量提升5%~10%,而后可逐漸增加到最大?;颊咴谡麄€運動訓練期間,如有面色蒼白、大汗、氣促劇烈及眩暈應立即停止,應臥床休息,給予吸氧。康復訓練療程6 個月為1 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
1.3.1 生活質量評分 采用生活質量綜合問卷對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進行評分,包括生活狀態(tài),軀體功能,心理功能及社會功能4 個維度,評分越高說明患者生活質量越高。
1.3.2 6 min 步行距離 比較兩組患者干預前、干預6 個月后的6 min 步行距離,6 min 步行距離越遠證明患者運動能力越強。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 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干預6 個月后,康復組患者生活狀態(tài)評分(60.1±4.3)分、軀體功能(60.3±5.2) 分、心理功能(65.7±6.8) 分、社會功能(65.2±6.3)分均高于普通組的(44.7±4.1)、(45.9±4.7)、(50.1±5.3)、(50.2±4.9)分,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分)
表1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分)
注:與普通組比較,aP<0.05
2.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6 min 步行距離比較 干預前,兩組患者6 min 步行距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康復組患者6 min 步行距離(329.7±15.9)m 高于普通組的(202.3±15.3)m,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6 min 步行距離比較 (,m)
表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6 min 步行距離比較 (,m)
注:與同期普通組比較,aP<0.05
高血壓是我國常見病,多發(fā)病,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長期高血壓可導致外周動脈壓力升高,損害心臟,使室間隔及左心室肥厚,最終發(fā)展為高血壓心臟病。大多數高血壓心臟病患者會出現(xiàn)氣喘、咳嗽、心悸以及心衰的表現(xiàn),患者不僅軀體出現(xiàn)癥狀,往往伴隨情緒應激反應。心臟康復干預是通過建立最佳運動強度基礎上有計劃的對患者進行訓練,從而逐步改善患者心臟功能,使患者生理、心理以及社會狀態(tài)協(xié)同優(yōu)化,改善患者的生存狀態(tài),促進患者恢復正常生活及工作。心臟康復治療時醫(yī)務人員應注意運動的強度、時間,應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對運動量及強度進行把握。心臟康復干預具有以下優(yōu)勢,增加患者抵抗能力,提高心臟及肺部的工作效率,能有效增強心肌收縮力;調節(jié)血壓及心率,保持其穩(wěn)定狀態(tài);能起到調節(jié)血脂的作用,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濃度;增強胰島素的敏感性,調節(jié)血糖;減少血小板聚集,減少心肌梗死及中風的發(fā)病率;調節(jié)病患情緒,使患者保持良好心理狀態(tài),降低病人抑郁,焦慮的不良情緒發(fā)生率,提升患者生活質量。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6 個月后,康復組患者生活狀態(tài)評分(60.1±4.3)分、軀體功能(60.3±5.2)分、心理功能(65.7±6.8)分、社會功能(65.2±6.3)分均高于普通組的(44.7±4.1)、(45.9±4.7)、(50.1±5.3)、(50.2±4.9)分,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祻徒M患者6 min 步行距離(329.7±15.9)m 高于普通組的(202.3±15.3)m,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高血壓心臟病患者應用心臟康復干預,能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質量及運動能力,能降低心臟不良事件發(fā)生。能促進患者回歸家庭及社會。
綜上所述,高血壓心臟病患者應用心臟康復干預措施,能強化治療效果,促進患者生活質量及運動能力的提升,臨床應用價值高,適宜廣泛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