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以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學生為研究對象展開實驗性研究,采用文獻調查法、專家訪談法、問卷調查法、實驗對比研究法、數理統計法等研究方法,通過對比在羽毛球選項課中應用影像反饋教學法與傳統教學方法在調動學生積極性及各項技術動作等方面的實際差別,總結出影像反饋教學法在羽毛球選項課中的獨特優(yōu)勢,同時歸納出高效、適合實際情況的影像反饋教學模式。
關鍵詞:影像反饋教學法 ?羽毛球 ?應用研究
中圖分類號:G42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20)04(c)-0135-02
Abstract: This research takes the students of China Institute of labor relation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o carry out the experimental research, 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survey, expert interview, questionnaire survey, experimental comparative research,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 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the application of image feedback teaching method and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in badminton optional courses, in order to mobilize the enthusiasm of students and various technical movements. This paper sums up the unique advantages of video feedback teaching method in badminton optional courses, and sums up the efficient and practical video feedback teaching mode.
Key Words: Video feedback teaching method; Badminton; Application Research
隨著羽毛球運動在世界的廣泛推行,羽毛球課程也走進了大學校園,并以獨特的魅力深受大學生的喜愛,但如何提高學生的羽毛球技術水平也成了教師思考的問題。由于受傳統體育教學思想和方法的影響,課堂體育教學的方法仍沒有走進創(chuàng)新的范疇,致使學生羽毛球技術難以達到大幅的提高 。
本校羽毛球選項課設定的目標是通過羽毛球課程的學習,要求學生掌握基本技術和相關的知識,且還要在羽毛球活動中提高身體素質,發(fā)展心理品質和社會適應能力。但目前的實際情況,僅僅依靠傳統的教學方法很難實現上述的目標。
傳統的教學模式是老師先講解后示范,然后學生模仿練習,接著老師指點共同的技術錯誤,學生再繼續(xù)練習。從認知的角度分析,這種方式形成的視覺體驗和聽覺體驗認知連續(xù)性較低,不能完全調動學生的主動性,不利于學生理解和掌握羽毛球的技術動作要領。研究表明,人類接收的信息絕大多數來自視覺,其中影像是信息量最豐富、直觀、生動、具體的一種載體。從影像本質來說,就是其內容隨時間變化的一組動態(tài)圖像。因此,影像形式強烈的形象性和直觀性,便于學生更直觀地理解動作,符合學生思維習慣。在教學中將影像、學生的分析、教師的總結有機結合,充分發(fā)揮各種因素的優(yōu)勢,將極大地提高教學效率。所以,在課堂教學中高效地使用影像反饋的方法既增強教學效果,又彌補了傳統教學模式的不足。
另外,羽毛球技術的教學強調的是整體動作的協調、擊球點和發(fā)力的合理性等。從本質講,技術動作的教學過程也是一個信息反饋的過程,傳統的教學方法的信息反饋是通過老師的觀察、分析、總結,然后通過語言向學生講述在學習過程中的錯誤和不足,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信息。由于上課的學生多,學生運動能力和運動經歷也不盡相同,從而造成每名學生對技術動作的理解能力也不同。同時,教師的表達能力也存在差異,很難達到對每名學生的技術動作都能完全按照學生的理解方式和水平進行糾錯總結。以上的諸多因素最終導致學生注意力分散,得不到及時準確的學習效果反饋,教學效果不盡人意。運用影像反饋教學法可以引導學生對自己的動作進行評價和調整,加深對動作的理解,逐步糾正錯誤的動作,強化正確動作,幫助學生盡快掌握動作要領,提高技術水平。
因此,在羽毛球選項課中運用影像反饋教學法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熱情,與傳統教學法有機互補,在提高教學質量方面有相當的理論和實際價值。
1 ?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
1.1 研究對象
中國勞動關系學院2018級工會學院和經濟管理學院羽毛球選項課學生60人;其中,實驗組30人,對照組30人。
1.2 研究方法
(1)文獻研究法:查閱與本研究相關的著作、研究報告和論文20余篇。
(2)專家訪談法:就影像反饋教學法的問題訪談相關專家。
(3)問卷調查法:就在課堂中應用影像反饋教學法問題對中國勞動關系學院部分學生進行問卷調查,了解學生意愿,為后期在課堂中有效地實驗提供依據。具體情況為,向學生發(fā)放問卷60份,回收有效問卷58份,有效回收率為96.66%,符合統計學及研究要求。
(4)實驗對比研究法:將研究對象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在課堂中應用影像反饋教學法,對照組在課堂中采用傳統教學法,對比2組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效果方面的差異。
(5)數理統計法:使用Excel和SPSS軟件對調查數據進行處理和統計。
2 ?影像反饋教學法
理論依據:反饋是控制論的一個極其重要的概念。反饋就是由控制系統把信息輸送出去,又把其作用結果返送回來,并對信息的再輸出發(fā)生影響,起到控制的作用,以達到預定的目的。反饋作為一種重要方法,已經在教學領域得到廣泛的應用。在體育教學過程中,以影像信息為媒介,將教師、學生和教學過程串連起來,形成一個完整高效的反饋。本文旨在以反饋原理為基礎,運用影像還原的方法探析適合羽毛球教學的新模式,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具體試驗方法:在中國勞動關系學院羽毛球選項課隨機抽取2個班級(2018級工會學院和經濟管理學院)學生共計60人。將研究對象分為2組(其中實驗組30人,對照組30人),實驗組采用影像反饋教學法,對照組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實驗組在學習技術動作時,用攝像設備將每一名學生的技術動作拍攝下來,然后回放給練習同學,先由練習者本人找出自身存在問題,然后由老師總結并提出改進建議,并在下次練習中糾正,如此反復,從而提高教學質量,縮短教學時數,使技術動作更規(guī)范化。經過一學期的時間,對比2組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效果的差異。
3 ?結果與分析
3.1 學生對影像反饋教學法的學習態(tài)度分析
調查結果顯示,近90%的學生對影像反饋教學法表示期待。在一學期的學習過程中,實驗組的學習熱情始終保持較好的水平,相對對照組時常出現的厭倦情緒有較大差異。說明新的體育教學模式和方法更加符合當代大學生求新求異的年齡特征,同時也契合了科技高速發(fā)展的時代特征。
3.2 學生學習效果分析
經過在一學期教學后,對2組學生的反手發(fā)網前小球、正手發(fā)后場高遠球、正手擊后場高遠球等單項技術進行了計數和技術評定,結果2個班的成績和技術評定成績經過T檢驗,均出現了顯著差異??梢缘贸鼋Y論,在羽毛球選課中應用影像反饋教學法,教學質量明顯高于傳統教學方法。
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學生的各羽毛球單項技術成績較高。原因分析:影像反饋的方法使學生直觀地了解自身動作與標準動作的差異,在尋找問題和解決問題時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加深了學生對于技術動作的理解,在隨后的練習過程中更有針對性。這種方法對于學生掌握技術動作更高效。
對照組學生的各羽毛球單項技術成績不甚理想。原因分析: 在技術教學過程中,采用傳統的教學手段和方法,即教師示范、講解技術動作后學生進行模仿練習,學生并不能完全感知自身動作所存在的問題,不能及時有效地糾錯,因此教學效率較低。
4 ?結語
(1)在羽毛球選項課上采用影像反饋教學法契合時代發(fā)展的需要,也符合當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趨勢,對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有著積極的意義。
(2)在羽毛球選項課上采用影像反饋教學法突破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對于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有很大幫助。
參考文獻
[1] 柯江林,等.大學生心理資本研究[M].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15.
[2] 蘇丕仁.乒乓球運動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 劉紅兵.多媒體技術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樂山師范學院學報,2004(5):138-140.
[4] 何克抗.建構主義革新傳統教學的理論基礎[J].中學語文教學,2002(8):58-60.
[5] 韓雪濤,韓廣興,吳瑛.數碼影像技術[M].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06.
①課題來源:中國勞動關系學院院級教改項目(項目名稱:影像反饋教學法在羽毛球選項課中的應用,課題編號:JG1814)。
作者簡介:孫凱(1980,2—),男,漢族,北京人,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