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瑩 姜睿 湯洋
摘 要
“互聯(lián)網(wǎng)+教育”的興起,信息化教學模式的種類層出不窮。每一種信息化教學模式都有其獨特的特點。本文從信息化教學模式的種類及特點談起,將目前運用到教學活動中反饋效果相對較好的兩個教學工具——雨課堂及“知到”App進行了介紹,并對兩者進行了多方位的比較,以期通過對比分析,讓教師能夠選擇更加適合自我教學模式的工具。
關鍵詞
雨課堂;“知到”App;信息化教學模式;對比
中圖分類號: D912.29-4;G434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20.16.009
1 信息化教學模式的種類及特點
在傳統(tǒng)模式下,“黑板+粉筆+PPT”,再好的學生,上課也有走神的時候,也有不配合的時候。什么才是成功的課堂?無論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還是在目前的“互聯(lián)網(wǎng)+教育”的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都在積極尋找答案并達成了一定的共識:現(xiàn)代的課堂不該是老師一個人表演的舞臺,將課堂主角光環(huán)還給學生,讓學生主動參與進課堂,才能讓教學變得更成功。為了突破傳統(tǒng)課堂教學模式的局限,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教育”的興起,信息化教學模式的種類層出不窮。每一種信息化教學模式都有其獨特的特點。
1.1 多媒體教學
在信息化教學各種手段中,使用最多的是多媒體教學。通常其利用計算機多媒體教學。具有交互性、集成性、可控性等特點。這種方式圖文并茂、資源豐富,直觀感受性強,在信息化教學各種手段中深受教師喜愛。
1.2 翻轉(zhuǎn)課堂
翻轉(zhuǎn)課堂發(fā)展時間不長,卻引起很多教師的興趣。它將課堂的主動權(quán)留給學生,教師通過在課前錄制段視頻的形式和,把教學的核心內(nèi)容進行精講,學生通過課前預習教學內(nèi)容,觀看講解視頻。在線下課堂中教師重視學生的對學生的輔導和交流,學習互動性強,教學和學習時間重新構(gòu)建,復習測試方便靈活,真正做到因人施教[1]。
1.3 在線課堂
在網(wǎng)絡發(fā)達的今天,信息化教學比較突出的就是在線學堂。這種教育形式和突出了學習時間、學習地點的自由行性,聘請一線優(yōu)秀教師錄制課堂視頻進行在線教育。實現(xiàn)了不必東奔西走,打開電腦知識全都有的情景??陕牨槿珖鞯孛麕熃虒W。但其一般采用收費模式,免費的在線課堂比較少。
1.4 慕課
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教育”的流行,慕課更具特色。慕課是在線教育的一種新型開發(fā)模式。與在線課堂相比,慕課的參與人數(shù)比較多,老師和學生可以來自世界各地,不受地域限制。慕課平臺一般基于互聯(lián)網(wǎng)而不是某個局域網(wǎng),不局限于某個學?;驒C構(gòu)的正式學習者,無需注冊繳費也可以學習。但如果想要獲得學分和認證證書,仍需注冊繳費[2]。
2 雨課堂與智慧樹“知到”App智慧教學工具簡介
本文選取了在混合式教學平臺中相對出彩的兩種教學工具——“雨課堂”及智慧樹“知到”App分別進行介紹。
2.1 雨課堂簡介
雨課堂是基于Power Point和微信的混合式智慧教學工具。目的是全面提升課堂教學體驗,增加師生互動,讓教學更加便捷。它主要由手機端、桌面電腦端和遠程服務器三個部分組成,免費為使用其進行教學全過程提供數(shù)據(jù)化、智能化的信息支持。把在線教育和實體課堂優(yōu)勢相融合,實現(xiàn)課前、課上、課后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的有機聯(lián)系[3]。
幻燈片同步與“不懂”反饋、課堂習題應答系統(tǒng)、“手機課件”推送、“彈幕式”課堂討論、數(shù)據(jù)采集與分析構(gòu)成了雨課堂的五大特色功能。作為一名老師,只要你會使用PPT和微信,就能很好地使用雨課堂;作為依賴微信溝通的學生,更能從聊天軟件中切實學到豐富的知識[4]。
2.2 “知到”App簡介
隨著各種在線平臺的使用,一個新問題出現(xiàn)了:不想受微信信息轟炸的學生不使用微信,不安裝微信功能軟件,教師怎么通過手機順利開展混合式教學呢?“知到”App 應運而生。
“知到”App是智慧樹網(wǎng)的子品牌,是一款與大師面對面交流學習的基于手機程序客戶端應用。它集在線課堂和讀書于一體,涵蓋了國家精品課程、大學公開課、出國留學等不同分類的課程。支持跨校授課,學分認證,并提供直播功能。用戶可以自己做主播為他人授課,也可以觀看其他人的直播課程。
“知到”App功能與雨課堂的功能基本相同,同樣涉及與雨課堂相同的5個要點功能。同時,“知到”App研發(fā)了一些不同于雨課堂的功能插件。如搶答及打卡功能。雖然功能比雨課堂更強大了,但它是收費的。
3 雨課堂與“知到”App的對比分析
3.1 電腦與軟件配置不同
雨課堂軟件配置要求:教師電腦的配置需要Windows XP SP3、Windows7或以上版本;授課課件的運行程序必須是Office 2010及以上版本;必須安裝雨課堂電腦程序,才能使用雨課堂進行授課。但其占用電腦空間相對較大,打開速度較慢;學生手機的配置要求網(wǎng)絡連接及安裝并使用微信程序。
“知到”App對于教師電腦、PPT沒有版本要求,但網(wǎng)絡連接是必備要件?!爸健盇PP通過連接網(wǎng)絡方式,將二維碼與遙控屏技術(shù)運用到手機程序中。教師的原有授課課件無須重新制作,直接利用原有PPT進行教學,授課課件的運行程序版本沒有配置要求。
3.2 點名簽到的精準度不同
雨課堂通常利用掃描二維碼方式進行簽到。但由于二維碼的可復制性,會造成學生本來沒有來到課堂學習,卻依然可以通過掃描其他到課學生的復制二維碼圖片簽到的假象。除非老師進行隨機點名,并且在隨機點名的情況下,正好抽到了該名沒有到課堂的學生回答問題,否則無法對學生是否真的來到教室學習進行甄別。
“知到”App最初的點名簽到方法與雨課堂是一樣的,隨著上述問題的出現(xiàn),“知到”App對點名簽到的精準度進行了改進,增加了簽到定位功能和手勢功能。在簽到定位功能中授課教師可以自行設置簽到范圍,根據(jù)學生的位置信息,了解到學生的真實到課率。另一種創(chuàng)新簽到方式是手勢簽到功能。手勢簽到功能和支付寶、微信等軟件在付款時使用的手勢功能相同,通過授課教師臨時設置簽到解碼手勢來簽到。
3.3 激勵學生學習程度不同
教學方法和手段的更新與使用的目的是希望授課覆蓋最多的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熱情。古語有云:因材施教。人都是積極向上的,怎么激發(fā)這種積極向上的勁頭就需要運用適當?shù)姆椒ā?/p>
通過對2019年3月到7月雨課堂使用反饋的調(diào)查問卷顯示:學生對于一種新的教學方式,在使用之初都有一種強烈的新奇感。但隨著對雨課堂的逐步了解,學生在學習態(tài)度上開始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偏差:一部分認真對待雨課堂中的各項任務安排;一部分學生由于熟悉了套路而沒有了明確的學習目標。
為了盡量避免這樣的困境出現(xiàn),引入競爭機制,“知到”App增加了搶答、打卡功能。新增打卡功能,讓學習態(tài)度不主動,不積極的學生養(yǎng)成持之以恒的學習習慣,培養(yǎng)和其他同學比著學、趕著學的興趣。讓他們從不愛學習到對學習感興趣,通過對比,能夠看到與其他同學之間的差距。
3.4 教學效果分析反饋側(cè)重點不同
雨課堂的亮點之一就是教師通過實時發(fā)送每個知識點的測試題,用選擇或判斷題的方式進行學習效果的檢測,從而及時收到學生學習效果的反饋。每個知識點講解后及時安排隨堂內(nèi)容限時測試題,選擇題學生直接用手機作答即可,主觀操作題學生可紙上作答后拍照上傳。教師根據(jù)數(shù)據(jù)圖表直觀地把握學生的掌握情況,這種隨堂測試并即時反饋的方式使得每個知識點的師生互動實時在線。
“知到”App也具備上述的功能。同時它擴大了反饋的數(shù)據(jù)范圍——從每次授課的全局數(shù)據(jù)進行反饋。從課堂的人數(shù),到課堂時長,再到互動的次數(shù)以及運用了哪些課堂資源。尤其是互動次數(shù)這個統(tǒng)計,可以有效地培養(yǎng)教師的互動觀念。在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的號召下,更能增強教師與學生互動的意識。
4 結(jié)論
雨課堂和“知到”App都是易用、易掌握的教學工具,將較先進的互聯(lián)網(wǎng)教學工具融入傳統(tǒng)課堂中,使得傳統(tǒng)課堂變得時尚、親民、接地氣了。但作為教學課堂的引導者,一定要清晰地認識到再先進的教學工具都只是輔助教學的手段,學生對課堂有多大興趣,關鍵在于教師和在傳授知識的內(nèi)涵的豐富程度。有了深層次的內(nèi)容配以包括雨課堂、知到App在內(nèi)的教學工具的合理使用,才能達成知識的高效傳播。
參考文獻
[1]杜宏.“互聯(lián)網(wǎng)+”背景下高職院校信息化教學模式改革——以《圖形圖像處理》課程為例[J].智庫時代.2019,(18):252-254.
[2]向雄志.材料學公選課MOOC設計及實踐探究——以“貴金屬首飾中的科學與技術(shù)品鑒”課程為例[J].工業(yè)和信息化教育.2016,(8):81-84.
[3]陳靜;張建萍.基于“雨課堂”的《植物檢疫學》教學模式的研究與改革[J].教育教學論壇.2019,(34):118-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