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亞鳳
2020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不僅對人們的生活產生了較大影響,也改變了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方式。較長的封閉式假期,使很多學生出現(xiàn)了作息不規(guī)律、缺乏學習興趣、沉迷手機游戲、情緒煩躁等問題。而家長們也倍感壓力與無奈。那么,戰(zhàn)“疫”的特殊時期,家校應如何協(xié)作才能更好地助力學生有效學習,全面健康發(fā)展呢?
一、變實事為教材,在社會現(xiàn)實中培養(yǎng)學生的思辨能力
為保證疫情防控期間學生居家學習的實效性,教育部多措并舉,提出“停課不停學”的建議。但“停課不停學”,學什么?怎么學?是單純學習語文、數(shù)學、外語等學科文化知識嗎?顯然不是這樣的。在這一特殊時期,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應緊密融合起來,教師、家長應認識到當前所發(fā)生的一切就是一本生動又深刻的教科書。
瘟疫是人類歷史進程中的標志性事件。在2020年的疫情風暴中,學生身在其中,春節(jié)親友不能歡聚、同伴不能玩耍;疫情肆虐的恐怖,勤洗手、戴口罩、出小區(qū)測體溫、居家不走動以及海量的疫情信息,每天健康數(shù)據(jù)的上報等,已經在他們的心中打下了烙印,也必將成為他們人生的大事件。在這場抗擊疫情的戰(zhàn)斗中,生命、生活和生態(tài)緊密聯(lián)系、相互印證,家長和學校要抓住教育契機,適時引導學生學會與自己相處、與社會相處、與世界相處,促進學生思辨能力的提升。
1.關注時事,科學判斷
社會資訊來自于方方面面,真假難辨。而中小學生的閱歷與經驗尚淺,極易對此產生困惑或盲從。因此,教師和家長應加強與學生間的溝通,及時引導學生關注權威可靠的新聞信息,并以恰當?shù)姆绞胶驼Z言向其講解關于新冠肺炎的相關知識、防控措施以及延期開學的原因等。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官方渠道了解疫情防控的進展及相關權威消息,并通過微信視頻的方式組織線上班會,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解答,幫助學生理清思路,清晰地認知事情的來龍去脈。家長則可以和學生一起討論,指導學生學會對信息進行判斷。例如:通過追蹤事件的發(fā)展,了解當確定疫情“人傳人”時,及時采取隔離、封城等措施;得知病毒可通過飛沫傳染時,提出必須戴口罩出行……通過家庭討論,學生將對這些信息進一步認知和內化,同時也會自覺地去分辨和執(zhí)行。
由此,學生可以在關注疫情的過程中,更明智地辨析個人與自然之間的密切聯(lián)系,更深刻地把握自我和世界之間的關系,理性地認識和接受此次疫情給人們的生活、工作和學習帶來的影響。
2.熱愛自然,珍愛生命
新冠肺炎疫情的發(fā)生將生命教育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也讓人們再一次關注到禁止獵殺野生動物和破壞生態(tài)平衡的緊迫性?;诖耍處熀图议L可以引導學生通過觀看紀錄片或閱讀等方式了解更多大自然的秘密,從而正確認識自然的力量以及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重要性。
此外,生活中的抗疫事件也是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生命價值的重要素材。教師和家長可以通過介紹相關事件,讓學生逐漸認識到生命對每個人而言只有一次,每個人都要珍惜生命,并在此基礎上指導學生提高自我防護的能力,養(yǎng)成勤洗手、戴口罩、少出門、不聚會等防護習慣;同時讓學生明白面對疫情既要堅強勇敢,又要懂得科學防護;理解醫(yī)護人員不顧個人安危,逆行而上,以生命挽救生命,警察、解放軍護衛(wèi)生命的勇敢擔當,無數(shù)人在抗擊疫情中的全力以赴,才是對生命真正的尊重。
3.學習英雄,潤澤心靈
抗擊疫情的過程也是一本生動的教科書:白衣天使“無畏生死,不計回報”的犧牲與奉獻;鐘南山院士不顧個人安危,在抗疫一線救病人于垂危的敬業(yè)與偉大;武漢金銀灘醫(yī)院院長張定宇與時間賽跑,與病毒抗爭,用漸凍的生命托起患者的信心……這些生動又感人的實例都在引導孩子們認識“什么是新時代的英雄”,知道在面對災難時自己能做些什么,不能做什么,幫助他們理解真誠的重要意義,懂得什么是責任與擔當。以筆者所在學校為例,教師組織學生們搜集了在此期間媒體報道的英雄人物事跡,以詩歌配繪畫的形式歌頌這些英雄,于是鐘南山院士的素描、寫有“武漢加油”的書法、致敬白衣天使的歌曲創(chuàng)作在學生們的手中誕生,這場生動的社會大課堂在家校攜手下共同完成。學生們通過學習與實踐,把這些良知和品質像基因一樣鑲嵌到自己的心田,筑牢成長的基石。
二、變危機為契機,親子陪伴共成長
在疫情迅速蔓延階段,防止疫情擴散的最好辦法,除了戴口罩、勤洗手外,就是多居家、少外出。這也給家庭教育提供了一個重要契機。真正的教育是從家庭開始的,家庭要營造寬松和諧的氛圍,為孩子搭建自主成長的平臺。
1.舍得放手,促進孩子自主發(fā)展
延期開學期間,國家及學校通過多種方式指導學生居家學習。例如,學校通過國家云平臺、北京數(shù)字學校、區(qū)教委資源平臺等多種渠道開展內容豐富的線上學習活動,家長可以根據(jù)學校提出的學習建議,引導孩子進行自主學習。因此,在孩子居家學習期間,家長要積極培養(yǎng)其自主學習能力,幫助其學會自主制定學習課表,規(guī)律作息和生活。
在這一過程中,家長要扮演好助手及后勤保障者的角色,幫助孩子做好網絡學習準備,指導其習得網上學習的基本技能;還可以尋找親子交流的話題,與孩子共同成長。例如,親子一起搜集疫情數(shù)據(jù),通過各種數(shù)據(jù)來感受大數(shù)據(jù)在現(xiàn)代突發(fā)事件中發(fā)揮的重要作用;關注公益廣告的內涵,鼓勵和引導孩子創(chuàng)編公益廣告詞等,研究充分的選題甚至還可以寫成調查報告。這些活動既構成了親子交流的橋梁,又促進了新作品的產生,為孩子的成長搭建平臺。
總之,家長應給孩子一個自由的學習和成長空間,引導其積極自主地學習,而不是時刻緊盯孩子,強迫孩子按照成人的要求去完成所有任務。
2.舍得管教,引導孩子立規(guī)矩養(yǎng)習慣
俗話說,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在居家學習期間,家長可以不禁止孩子使用手機和網絡,但要與其確定好雙方都認可的規(guī)則,明確使用手機和網絡的時長與內容等,并要求雙方認真遵守,保護好孩子的身體健康,尤其是視力。家長還可以引導孩子列出每日愿望清單,合理規(guī)劃生活、休息、健身、學習、娛樂等內容,從而逐漸培養(yǎng)孩子做事有計劃、能持之以恒的良好品質。而當孩子沒能完成規(guī)定的內容時,也應接受事先約定好的懲罰。懲罰應以孩子可以接受且有效的方式進行,如減免活動一次、玩耍滯后30分鐘等,讓孩子能接受但是感到不舒服,才能提醒孩子下一次引以為戒。
3.舍得時間,通過閱讀陪孩子共同成長
家庭是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和能力的重要場所。人生最初的閱讀便是親子共讀,家長通過閱讀故事,漸漸把孩子領入書籍的世界。而居家期間,家長和孩子擁有的讀書時間相對更多。因此,家長可以通過多種渠道和方法尋找適合親子共讀的書目,在享受親子閱讀時光的同時,也為孩子樹立榜樣,使孩子從家長身上感受到讀書的力量。而教師方面,則可以根據(jù)當下的學科教學任務推薦學生“共讀一本書”,并鼓勵學生在線上進行分享與播報。比如,鼓勵學生把自己看到的內容和打動自己的章節(jié)錄成小視頻,在班級學習群展播,供大家互相借鑒、互相學習。
由此,學生便可以在線上線下的交流中充分分享閱讀心得,享受閱讀的快樂,培養(yǎng)閱讀的習慣。
三、身心健康是根本,良好狀態(tài)贏未來
1.面對疫情做好心理調節(jié)
害怕、緊張、煩躁的情緒和新冠病毒一樣具有一定的傳染性。疫情防控期間,學生久居家中,不能參觀旅游、不能去游樂園和同伴玩耍,容易導致負面情緒持續(xù)累積或逆反情緒與日俱增。面對過載的疫情信息,家長也可能出現(xiàn)多種不適應的情緒和行為,其焦慮水平甚至可能高于孩子。
所以,家長首先要調節(jié)好自己的情緒,不把負能量傳遞給孩子,同時還要關注孩子的情緒問題,幫助其及時調節(jié)。例如,對于本身就比較敏感、謹慎的孩子而言,家長就要減少相關負面信息的傳遞;而對于毫不在乎疫情的孩子,家長就需要詳細、深入地告知其疫情的嚴重性。例如,一個身處武漢的學生,在與教師交流上報健康信息的過程中總是躲躲閃閃。教師在發(fā)現(xiàn)這一問題后,很快與家長取得聯(lián)系,并在征得其同意后與學生連線進行了交流。當學生看到教師,并得到教師的問候與鼓勵后,安全感似乎增強了,在后面的班級交流中也積極了許多。
此外,家長也要理解孩子的負面情緒,及時幫助孩子疏導和緩解負面情緒,塑造良好的心態(tài)。遇到爭吵時,可以按下暫停鍵,待雙方情緒穩(wěn)定后再進行理性溝通,避免矛盾與沖突升級。
2.讓孩子學會生活,培養(yǎng)勞動技能
以往家長關注更多的是孩子的學習成績,而很少要求其承擔家務勞動。居家期間,家長可以根據(jù)孩子的年齡,指導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如擦桌子、拖地、烹飪等,讓孩子在勞動中享受快樂,掌握技能。而教師則可以設計“勞動小能手”“勞動崗位爭霸賽”等班級活動,鼓勵學生參加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使學生通過家長的親身傳授、教師的助力宣傳和自身不斷的練習獲得勞動技能。如此,學生既可以在制作蛋糕、清炒時蔬、烤面包等廚藝實踐中感受到樂趣,也可以在各種評選和比賽中習得沏茶、打掃、消毒等生活勞動技能。
總之,非常時期,無論是線上學習還是居家活動,學生成長的空間都是巨大的。尊重教育規(guī)律和學生成長的規(guī)律,抓住歷史承載的內容,學思結合,家校共育,上好人生大課,才是“停課不停學”的真正內涵。
(責任編輯? ?姚力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