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倩倩
(安徽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干部神經內科,安徽 合肥230022)
腦卒中為臨床危重疾病,該疾病通常合并多種后遺癥,嚴重影響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預后。研究顯示,患者自護能力的提高能夠促進疾病的轉歸,同時能夠使其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得到提高,改善預后[1-2]。本文通過分析兩組腦卒中后遺癥患者的各項情況,總結其護理效果,具體見下文描述。
1.1 一般資料 將2017 年6 月至2018 年6 月收治的100 例腦卒中后遺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或研究病人,分組原則為“隨機方式”,分為50 例觀察組患者、50 例對照組患者。觀察組50 例中有男性、女性分別39、11例;年齡值在51 歲至82 歲,平均為(66.51±1.31)歲。對照組50 例中有男性、女性分別40、10 例;年齡值在52 歲至82 歲,平均為(67.21±1.34)歲。將2 組腦卒中后遺癥患者性別、年齡等資料進行對比和分析,用P>0.05 表示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即可比性成立。
1.2 方法
1.2.1 對照組方法 實施辨證施護,主要內容(1)心脾兩虛:以失眠多忘、食少倦怠、屈伸不力、脈細弱、舌質淡、心悸健忘、四肢乏力、多善思慮等作為臨床表現,在飲食方面指導其以益氣補血、健脾養(yǎng)心為原則,比如雞蛋、鯽魚、豬肝。(2)肝郁脾虛:以語言羞澀、少氣懶言、苔薄脈眩、肢體萎弱、脅脹痛等作為臨床表現,應以調和脾胃、疏肝理氣作為治療原則,不僅需加強患者心理護理,同時需糾正其不良生活習慣,禁食辛辣、生冷和油膩食物[3]。(3)肝腎兩虛:以半身不遂、語言不利、腰膝酸冷、肢體麻木、面色萎黃、口舌歪斜等作為臨床表現,應以健脾溫腎作為治療原則,飲食方面以豆制品、雞蛋、牛羊肉、鱔魚為主,遵循少食多餐制的飲食原則。(4)肝郁血瘀:以口舌歪斜、屈伸不利、紫紺、脈細澀、筋脈佝急、眩暈等作為臨床表現,應以破瘀散聚、活血化瘀作為治療原則,同時加強心理護理,飲食以紅花、百合以及赤豆等特殊飲食為主。
1.2.2 觀察組方法 在對照組基礎上增加Orem 自護理論,具體內容(1)部分補償性護理:對于部分能夠滿足治療性自理需求者,護理人員應將患者被動接受康復護理的理念轉變?yōu)橹鲃涌祻椭委熀妥晕易o理[4]。護理人員主要負責鼓勵患者進行如廁、進食、更衣等基本生活自理指導,并與康復師協助患者進行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鍛煉,比如語言鍛煉、肢體鍛煉等,同時對于能夠自己進食患者,護理人員應要求其自己進食,避免其產生依賴性。告知患者有自理能力,并學會如何自我照顧,逐漸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減輕家人負擔。(2)支持教育:在患者患病的任何時期,護理人員應及時、反復向患者和家屬提供相關信息,并將信息支持和情感支持作為支持教育。①信息支持:對于患者來說,醫(yī)護人員作為能力和知識的象征,其渴望獲得有關疾病和知識和教育,故此,護理人員需加強患者健康教育指導,比如有效咳嗽、排痰預防肺部感染、飲食指導、心理指導等。②情感支持:給予患者充分的心理安慰,使其能夠保持樂觀心態(tài),緩解負面情緒;采用激勵方式,給予患者充分鼓勵和表揚,使其樹立康復自信。
1.3 觀察指標對比 觀察組、對照組兩組腦卒中后遺癥患者ADL 評分。
1.4 統計學方法 計量資料用±表示,進行t 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用卡方檢驗,檢驗指標中ADL評分數據存在差異,用P<0.05 表示;數據無差異,用P>0.05 表示,軟件選用SPSS26.0 版本進行分析和統計。
觀察組腦卒中后遺癥患者ADL 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兩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100 例腦卒中后遺癥患者ADL 評分(分)
研究顯示,多數腦卒中患者伴有不同程度后遺癥,嚴重影響患者預后和康復。故此,加強患者護理干預十分必要。在腦卒中后遺癥應用Orem 自護理論結合辨證施護模式,能夠根據其不同癥候實施針對性護理,進而使其改善生活質量,促進其自我護理能力的提高,樹立康復自信心,利于其早期康復。
本文研究數據顯示,觀察組腦卒中后遺癥患者ADL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兩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Orem 自護理論結合辨證施護模式在腦卒中后遺癥病人中具有較高應用價值,值得進一步推廣與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