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英梅
摘要:“課程設計”是教學改革中涌現(xiàn)出來的新生事物,是進行教學研究、教學交流和教學探討的一種新的教學研究形式,也是集體備課的進一步發(fā)展。它不同于教案,教案只說“怎樣教”,說課程重點說清“為什么要這樣教”。教師在吃透教材、簡析教材內容、教學目的、教學重點、難點的基礎上,遵循整體構思、融為一體、綜合論述的原則,分塊寫清,分步闡述課程構建、課程定位、課程功能、課程內容,以及教學設計,使任課教師對本課程有更為深刻的認識,能夠科學、合理、高效的完成課程教學。
關鍵詞:校園街舞;課程設計
一、課程構建
1、我校屬于高職高專類學校,體育與健康課程共開設四個學期。第一學期為行政班授課,普及體育綜合素質。從第二學期至第四學期按體育項目授課,采用“三自主”選課。開設了籃球、排球、健美操、校園街舞等課程。下面,介紹我校開設的校園街舞課程。
2、在課程建設時,考慮到街舞項目雖然時尚、奔放、張揚,但會經(jīng)常表現(xiàn)出頹廢情緒和冒險的技巧動作。如果把這些都照搬進我們的課堂,和校園氛圍不符。所以在構建該課程時,保留了街舞文化特色,取瀟灑、舍頹廢、多點兒帥氣,朝科學健身方向發(fā)展,利于向大眾普及,故名為校園街舞。教材以視頻教材為主,緊跟時代潮流,選取最新街舞推廣曲目。
二、課程定位
校園街舞是門公共必修課,32學時,適合所有專業(yè)學生學習。公共必修課發(fā)展的是學生的共性,培養(yǎng)的能力可對接所有的工作崗位。功能有:保障體能適應工作強度;緩解壓力,擁有積極心態(tài);適應群體合作,正確處理競爭關系;不怕苦,不怕累。根據(jù)課程功能,從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心健康、社會適應方面提煉,形成適合高職高專學生的課程目標:通過合理的體育教育和科學的體育鍛煉過程,使學生掌握健身方法,達到增強體質,形成終身體育意識。注重解決復雜問題的綜合能力,培養(yǎng)學生深度分析、大膽質疑、有效合作、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根據(jù)制定的課程目標,把教學內容分成三類:專項技能類、體能類、課后延伸類。每大類內容再層層遞進式的進行教學活動安排。專項技能類設置街舞相關內容,包括專項理論,校園街舞推廣套路,創(chuàng)編展示。體能類包括五大身體素質練習及體育基礎理論。課后延伸為步道樂跑,每學期規(guī)定為跑滿50次體育課程方能及格。
三、教學設計
1、下面說一說該課程教學設計,設計理念:以教學目標為核心,起到統(tǒng)率全局的作用。教學方法、組織、活動,包括考核評價的建立,需有助于教學目標的達成。以布魯姆的教學目標進行分層,設計了喚醒式的“三階三享”課堂模式。初階:線上學知識,分享學習成果。中階:課堂線下練能力,樂享學習過程。高階:反思質疑,個人團隊創(chuàng)新知。采用的教學方法: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翻轉課堂。課前派發(fā)“自主學習任務單”,促使學生初步掌握相關知識點。課中通過實踐活動,學生能運用學到的概念。課后通過任務驅動,拓展知識,延伸課堂空間。采用這種方法可使課堂空間延伸到網(wǎng)絡所能覆蓋到的任何一個場所。翻轉課堂通過設計和制作多媒體,設計討論問題,設計自助式活動等,打破了以教師為主導,學生是觀眾的傳統(tǒng)模式,轉變?yōu)閷W生為中心,教師編劇學生演的新型課堂。具體的教學組織,注重個體、群體、師生互動。個體活動,組織學生課前預習,課中模仿,課后反思。群體活動男女搭配,動靜結合,強弱聯(lián)動,科學分組,共同發(fā)展。師生互動要密切:師生問答,共同討論,個別指導,有效反饋。
2、為了更好的實現(xiàn)教學目標,精心設計教學活動。案例一:學生制作創(chuàng)意小視頻。女生組:腹部力量練習。男生組:上肢力量練習。此活動根據(jù)學生性別特點,制定有針對性的教學活動,做到精準發(fā)展。案例二:模擬街舞舞臺表演。要求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在練中學,學中練,教別人,提高綜合運用能力。
四、課程考核與診斷
1、課程考核評價采用了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過程性評價有課堂出勤、師生互動、團隊合作、作業(yè)情況等。終結性評價包括街舞技術、身體素質測試、步道樂跑等。注重過程,展望收獲,結合教學目標,做到科學有效評價。
2、教學診斷很重要。教師通過對課堂教學現(xiàn)象進行客觀細致的記錄、歸納、梳理、總結,從課堂教學實踐中發(fā)現(xiàn)問題,再回到課堂教學實踐。通過課堂教學的實踐對自己的“備”與“教”、“教”與“學”等進行認真的回憶、反思、總結,對教學的指導思想、目的、知識、方法、手段、效果等方面進行逐步回顧、反思,成功的方面就要發(fā)揚,不足的方面就要找出原因和解決的辦法,以利于再“教”和學生的“再學”。教師經(jīng)常的貫穿始終的對教學活動中各種不足現(xiàn)象,及時找到改進的方法,使教學行為日趨優(yōu)化。
校園街舞作為我校體育選項課程之一,已開設多年。課中要求學生體現(xiàn)互幫互助,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理念,將思政內容融入體育課堂,提升了課堂溫度。實踐證明:這是一項科學、安全的課程。說課程不復雜,但如何上完又上好一門課程卻大有深意,需每一位教師細心斟酌,反復揣摩。
參考文獻:
[1]秦海生,德育在中學體育教學中的滲透【M】南京大學《核心期刊目錄》收錄,2012,4.
[2]張海軍,大學體育與健康探究——評《大學體育與健康教程》【M】當代體育科技出版社2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