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莉莉
初中音樂教學的教學目標本身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人際交流能力,甚至一些自我創(chuàng)造能力。如果在初中音樂教學過程中采用合作教學,通過小組的分組合作學習不僅增加了學生之間的互相交流,培養(yǎng)了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還能更好地完成音樂教學的目標。關于如何促進初中音樂教學中合作學習的進行,下面就是我的一些個人建議。
一、營造一種融洽的合作氛圍
在課堂教學中,課堂氛圍極其重要,如果沒有合適的課堂氛圍,難以使學生按照老師的引導全身心地投入課堂,完成相應的教學目標。在傳統(tǒng)的音樂教學中,都是老師以領唱的方式引導學生,齊聲合唱,卻沒有一種融洽的可以提供學生合作的氛圍。這種傳統(tǒng)教學模式也僅僅只能使學生在聲樂方面有所提升,而且提升的幅度還較小。很多老師積極地創(chuàng)設一種合作的氛圍,一改往常課堂嚴肅的作風,給學生一定的自由度,讓學生可以自己討論做發(fā)言,在暴露缺點的過程中更好地提升自己。
例如:教授《好漢歌》,雖然這只是一首比較簡單的歌曲,如果老師只是用大合唱的形式也能教會學生,顯然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會積極主動地參與其中,漸漸對音樂失去興趣。但換一種思考,老師可以營造出一種輕松的氛圍,以一種游戲的形式展開,即以小組為單位歌曲接龍大比拼的形式展開,第一個同學唱“滾滾長江東逝水”,接下來的同學接“天上的星星參北斗”,以此類推,整個課堂教學可以以一種輕松愉快的氛圍,無形中鼓勵學生互相合作、互相幫助、互相促進。當然老師在游戲的過程中也不能硬性規(guī)定,讓學生可以自由地發(fā)揮,在游戲的過程中,學生也會發(fā)現(xiàn)各自的優(yōu)點,有的同學唱最后高音部分“我的故鄉(xiāng)”很好,有的則適合唱中音“海風吹,海浪涌”,在游戲的過程中,如果有學生對歌詞記不清或者音調把握不準,同組的學生會對他進行幫助和指導。在這種輕松合作的氛圍中,鼓勵學生互相合作,共同進步。
二、科學合理地組建小組
對于合作學習而言,對于教師而言其中較為重要的一步就是分好小組。對于全班學生而言,每個人的發(fā)展水平都各不相同,特別是在音樂方面的天賦,這還不同于其他方面,受原始的生理條件影響還是比較大的。教師一定要從各個方面考慮,要保證每個小組的成員總體水平都相對的均等,方便小組成員之間相互學習,又存在各個小組的競爭力。
例如:教授《敢問路在何方》的時候,教師如果只是單純地按照學號進行分組的話,那么在課堂的討論交流過程中,就會發(fā)現(xiàn)很多的問題,有一些比較難唱的部分,像最后的高音,不僅音高較高,還有附點,節(jié)拍方面也難以掌握。如果這個小組中缺少音樂基礎比較好的同學,這個小組就會難以下手,陷入一種舉步維艱的境地。所有的合作都是相互的,沒有一個學生會擅長音樂中的所有的歌曲的唱法,而合理化的小組學習,就能很好地補其短,揚其長。就如一個歌曲的展示,小組成員可以完全根據(jù)自己的長處,合理分配各自的語句,最終以更為完美的形式呈現(xiàn)。
三、細化合作學習的任務
在進行了合理的小組分組之后,教師就要對每個小組進行任務的細化,讓每個人在自己的團隊里都能發(fā)揮出自己的作用。一個小組就是一個小團隊,教師可以根據(jù)自己對學生的認識,對學生進行詳細的分工,但這只是一個初步的分工,學生可以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發(fā)現(xiàn)自己的優(yōu)缺點,進行自我的調整。一個只有學生自己自發(fā)的組成和承認的小組,才能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發(fā)揮巨大的作用,讓每個學生都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
在每個小組的分工設定上,組長的選擇是最重要的。教師一定要酌情考慮,選擇一位有一定音樂基礎的,而且人際關系和諧的同學。在一個小組問題的處理上,往往會涉及其中許多學生不同的觀點,如果不能很好地處理這些小爭議,這個小組就會出現(xiàn)致命的問題,組長一定要在處理同學關系上有一定的能力和水平。初中音樂本身就是進一步對于音樂的學習,有著一定的難度,但如果老師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展開學習討論,學生在相互合作中相互學習,兼顧到老師所不能兼顧的方面,讓學生更加全面地學習音樂知識,并在提升自我修養(yǎng)的同時,加深同學之間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自己人際交往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