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亞輝
目前,肺癌是臨床病死率最高的惡性腫瘤,也是男性群體中發(fā)生率最高的惡性腫瘤,對患者的健康與生命造成嚴重威脅,臨床對肺癌的治療手段有手術治療、放療和化療[1]。其中,化療在患者的腫瘤細胞治療方面具有良好的作用,但容易產生不良反應,如惡心、嘔吐、腹瀉等,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患者的痛苦[2]。為肺癌化療患者實施針對性的護理干預,可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患者的不良反應,減輕患者的痛苦[3]。本研究采用中醫(yī)護理方案,為我院的部分肺癌化療患者實施護理干預,現將護理方法詳細介紹如下。
1.1 一般資料從2018年6月—2019年6月于本院接受化療的肺癌患者中隨機抽取86例,均經病理學診斷確診。將患者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3例。其中觀察組有男23例,女20例;年齡52~70歲,平均(65.3±4.3)歲;病程3~12個月,平均(7.2±1.2)個月。對照組有男24例,女19例;年齡50~71歲,平均(65.6±4.2)歲;病程2~12個月,平均(7.2±1.3)個月。本次試驗報批我院醫(yī)學倫理會的審核同意,所有患者及其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2組一般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
1.2 方法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干預,內容有病情常規(guī)檢測、基礎護理干預、飲食指導、健康教育等。觀察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聯合中醫(yī)護理的方式。其中常規(guī)護理與對照組相同,中醫(yī)護理具體操作方法如下。①耳穴壓豆護理:在化療前1天進行,選擇神門穴、交感穴、胃部穴位等操作。常規(guī)消毒后將左手固定在耳廓,右手用血管鉗把粘有磁珠的膠帶貼在相應的穴位上,用拇指和食指由輕到重進行捻壓。每個穴位2 min,每天捻壓3~4次,每隔1 d護理一次,直至患者化療結束。②穴位敷貼護理:選取患者的中脘穴、內關穴、神闕穴等進行敷貼。貼劑是將丁香、生半夏、吳茱萸、炮附片、肉桂等中藥材碾成粉末后用姜汁調和成糊狀后制成的。將貼劑貼敷在上述穴位,避免進水或脫落。每天貼敷6 h,連續(xù)貼敷3~5 d。③情志護理:增加與患者的溝通和交流,關注患者的情緒變化,疏導患者的不良情緒并給予患者安慰和鼓勵,提高患者的信心。用音樂、電視節(jié)目、奇聞異事等轉移患者的不良情緒,分散其注意力,叮囑家屬多陪伴患者,幫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④艾灸護理:將新鮮生姜切成3~4 mm的姜片,在姜片上穿刺幾個小孔。選取神闕穴后在姜片上點燃艾柱進行隔姜灸。若患者感到皮膚發(fā)燙可更換艾柱。每日1次,連續(xù)艾灸3 d。在艾灸的過程中注意做好保暖,并時刻關注患者的感受。
1.3 觀察指標記錄2組患者的不良反應情況,包括嘔吐惡心、腹瀉、便秘等。采用焦慮抑郁自評量表評價患者的心理狀況,評分越高則心理狀態(tài)越差。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對患者護理前后焦慮、抑郁進行評價[4,5]。SAS評分標準:包括20個條目,采用4級評分標準,標準分為將20個項目得分相加,乘以1.25以后取整數部分得出,50~59分為輕度焦慮,60~69分為中度焦慮,70分以上為重度焦慮。SDS評分標準:含有20個項目,分為4級評分(同SAS)。
2.1 2組患者不良反應情況比較觀察組有嘔吐惡心20例(46.51%)、腹瀉5例(11.63%)、便秘9例(20.93%);對照組嘔吐惡心29例(67.44%)、腹瀉15例(34.88%)、便秘18例(41.86%)。觀察組患者的各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明顯比對照組低,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2組患者心理評分比較護理前,2組患者的SAS與SDS評分接近,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2組SAS與SDS評分均顯著下降,且觀察組比對照組下降明顯,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焦慮與抑郁評分比較 (例,
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在惡性腫瘤患者中有較高的發(fā)生率,一般為20%~40%,根據現有的研究資料,焦慮發(fā)病率在40%左右,而抑郁的發(fā)病率在36%左右[6,7]。焦慮和抑郁狀態(tài)已經是影響患者生活質量的主要因素,且會對患者的治療依從性產生不良影響[8]。甚至部分患者長期受到疾病的影響和不良情緒的困擾,逐漸發(fā)展成為對自身疾病的冷漠、絕望等消極狀態(tài),依從性差甚至抵抗治療,嚴重影響患者預后[9]?;熕鶐淼膼盒膰I吐、便秘、腹瀉等負面影響,會進一步加重患者的痛苦,影響其心理狀態(tài)。
為了減輕肺癌化療患者的痛苦,改善其心理狀態(tài),減少不良反應,本研究對中醫(yī)護理干預的應用效果進行分析。結果顯示,經中醫(yī)護理干預的觀察組,護理后其焦慮抑郁的心理評分更低,說明其焦慮抑郁的不良心理狀態(tài)改善。且觀察組的嘔吐惡心、便秘、腹瀉等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明顯比對照組低,表明中醫(yī)護理可改善化療患者的不良反應,減少其發(fā)生率,從而減輕肺癌化療患者的痛苦。
綜上所述,為肺癌化療患者實施中醫(yī)護理可減少其不良反應的發(fā)生,改善其心理狀態(tài),減少肺癌化療患者遭受的痛苦,對患者的臨床治療具有積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