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的發(fā)展,青年群體變得日益價值多元、需求多樣,其組織形式也隨之發(fā)生深刻變革,一種新形式的網絡青年自組織應運而生,在青年群體中發(fā)揮獨特作用。本文以科學松鼠會為例,嘗試分析網絡青年自組織的主要特征、社會功能及發(fā)展趨勢,期待為類似組織的發(fā)展提供參考信息。
【關鍵詞】網絡;青年自組織;科學松鼠會
一、網絡青年自組織的出現
隨著經濟的發(fā)展,社會轉型不斷加劇,青年群體變得日益價值多元、需求多樣,青年組織形式也隨之發(fā)生深刻變革。依托互聯網技術產生的網絡青年自組織逐漸走入公眾視野,在青年群體中發(fā)揮獨特作用。
關于青年自組織,筆者借用譚建光、張文杰的觀點,把那些沒有受到外在控制(政府控制、群團控制等)而由青年自發(fā)組成的、以維護青年利益需求和滿足青年興趣愛好為功能的社團、群體定義為青年自組織。
我們也可以嘗試為網絡青年自組織概念下個定義——網絡青年自組織即青年網絡虛擬組織,是依托互聯網發(fā)展而興起的、以網絡媒介為組織活動載體,由青年自發(fā)建立、自主運行發(fā)展的非正式青年組織。其成員大多愛好相近,能熟練使用互聯網作為聯絡及活動平臺,較少受外在控制,有自身獨立的運行秩序和發(fā)展過程。
2019年8月30日,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在京發(fā)布第44次《中國互聯網絡發(fā)展狀況統(tǒng)計報告》。截至2019年6月,我國網民規(guī)模達8.54億,較2018年底增長2598萬,互聯網普及率達61.2%。類型多樣的網絡青年自組織就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醞釀生成又蓬勃發(fā)展,短時間便匯聚了各行各業(yè)青年人參與其中。作為中國網民主力軍的青年,其交流、交往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互聯網這個開放的平臺,網絡青年自組織是互聯網技術發(fā)展對社會群體影晌的具體體現。
二、科學松鼠會的概況
科學松鼠會由畢業(yè)于復旦大學的神經生物學博士姬十三等人創(chuàng)立,他們自我定位為科學作家、青年科學傳播者,大多受過科學專業(yè)訓練,視野開闊。在他們看來,科學于普通大眾就像味道鮮美卻又不方便吃的堅果,而他們要像松鼠一樣,“撥開科學的果殼,幫助人們領略科學之美妙”。
自2008年4月成立以來,科學松鼠會致力于做一個在大眾文化層面?zhèn)鞑タ茖W的非營利組織。它利用官方網站、微信公眾號等平臺發(fā)布文章,以生動有趣的方式令平淡艱澀的科學內容變得簡單易懂,同時也為科學人才的培養(yǎng)提供了很好的啟蒙?!白兩礁嗍窃趺醋兩摹薄懊聻槭裁磿s水”“跳跳糖如何跳起來”,這些好玩又貼近生活的文章深受粉絲追捧,他們用幽默的敘述為大眾揭示出深奧的科學原理,有效拉近了科學研究與公眾生活的距離。
要想加入科學松鼠會需要事先提交申請郵件,通過初評后進入.‘花栗鼠試煉階段”,在指定“老松鼠”的指導下發(fā)表至少3篇原創(chuàng)作品才算試煉達標。達標后還要經歷公示和投票環(huán)節(jié),獲會員協調委員會三分之二多數投票才算正式加入科學松鼠會。
如今,科學松鼠會成員隊伍不斷壯大,會員涉及一線科研工作者、媒體從業(yè)者等各行各業(yè)的優(yōu)秀青年,他們將科學與設計、文學,甚至影視等領域完美對接,令更加豐富的科學內容走入更多人的生活。
三、網絡青年自組織的特征
(一)組織形式的非正式性
科學松鼠會是一個相對自由的網絡虛擬組織,它由青年自愿結合而成,成員間彼此約束少,民主氣氛濃。組織活動主要依托現代通信技術,靠線上推廣實現組織目標及職能。形式上,科學松鼠會沒有絕對固定的地理空間,亦無時間限制,成員通過彼此認同的價值取向,以相互信任的方式,通過虛擬網絡的自組織空間獲得信息和資源的動態(tài)共享與整合,以實現自組織成員個體需求的滿足和團隊目標的實現。
(二)組織構成的不穩(wěn)定性
由于網絡的開放性,網絡青年自組織大多沒有明確的群體結構,成員根據自身需要和興趣自由組合,人員處于變動中??茖W松鼠會的組織構成也不例外。雖然隨著規(guī)模的不斷擴大,運營平臺日益完善,但由于文化多元、結構相對松散及網絡虛擬空間本身的限制,組織還是呈現出不穩(wěn)定的特征。即便要遵循一定的入會程序,成員參與或退出活動完全憑自愿,自發(fā)自治性較強也就導致了組織對成員并無強有力的約束。
(三)組織行為的趣緣性
科學松鼠會的組織行為具有明顯的趣緣性。其成員由海內外優(yōu)秀的華語科學傳播者組成,分布在世界各地。他們能聚在一起的關鍵在于有著共同的志趣和愛好。他們都熱衷于使用網絡,喜歡探索未知世界,也愿意與人分享最新的科研方向和理論成果。他們聚在一起“偷偷剝堅果”,需求也好,供應也罷,都有個共同的目標——讓科學好聽、好看、好玩,像電影、音樂那樣流行起來。
(四)社會參與的多樣性
作為網絡青年自組織,科學松鼠會是不同思想萌芽產生發(fā)育的平臺。隨著內部成員數量的增加,社會參與面漸廣,滲透到生活各個領域。年輕科普愛好者借助這一平臺發(fā)出聲音、吸引關注,也為人們創(chuàng)造出多樣化的社會參與活動,擴大了組織的影響力。從科學松鼠會的讀者群體來看,不僅有充滿文藝情懷的理工生,還有文科生里的科學迷。在這個既有理性之冷酷又有感性之浪漫的世界里,社會參與度不斷加深,交互性日益增強。
四、網絡青年自組織的社會功能
(一)聚合功能
青年組織的聚合功能有兩層含義,一是對組織成員的聚集,二是對組織以外青年的吸引。
科學松鼠會對組織成員的聚合功能在每一位加入近來的人員身上都體現得淋漓盡致。比如,有成員從遙遠的美國芝加哥大學跑來投靠,主動在組織里承擔科普翻譯和糾錯工作。成員們相互影響、相互作用、認識一致、情感共鳴,形成穩(wěn)定的內在凝合力量。
對組織以外青年的吸引則從科學嘉年華等活動中可見一斑??茖W嘉年華是由科學松鼠會發(fā)起并主辦的大型科學節(jié),其活動包括演講、沙龍、現場實驗、科學音樂劇等多種形式,因風格多變,成為科學青年的盛大聚會。
(二)教育功能
青年組織的教育功能不同于學校的課堂教學。它通過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活動在實踐中對成員進行教育,具有實踐性;它以開闊視野、更新觀念取代了全面系統(tǒng)的知識傳遞,具有靈活性;它以成員的自我教育取代了教師的講授,具有自主性。
對于科學松鼠會的成員來說,長期的跨界交流和思維碰撞使每一位參與者的學術水平、科研能力都得以提高。而對于眾多粉絲而言,科學松鼠會在物理、化學、生物、信息技術、音樂等諸多方面實現了對學校教育的有益補充。它用線上線下的活動令人文氣息與科學理想完美契合,使科學傳播這項原本嚴肅復雜的心智活動變得妙趣橫生。
(三)激勵功能
青年組織的激勵功能,是指青年組織在社會生活中體現青年的力量、發(fā)揮青年的作用。如青年組織在經濟建設中發(fā)揮的先鋒作用、在精神文明建設中發(fā)揮的帶頭作用,都體現了這一功能。
科學松鼠會借助網絡媒介的快捷優(yōu)勢全面滲透,成為眾多青年的朋友。它尊重青年的多元價值,滿足青年的多樣需求,激勵青年傳播科學精神,從而也贏得青年的認可和歡迎。此外,它對熱點事件的靈敏觀察和及時反應也對社會流行思想產生很大影響,成為激勵青年追趕先進文化的風向標。
五、網絡青年自組織的發(fā)展趨勢
一是組織規(guī)模擴大,社會地位提升。隨著社會和互聯網平臺的發(fā)展,網絡青年自組織也取得了進步。一方面,組織結構日益完善,社會功能不斷增強;另一方面,社會關注度增加,社會地位也得到提升。
二是功能顯現公益特征。網絡信息傳遞的高效性與普遍性為組織成員提供了更加自由開放的平臺,便于青年群體迅速聚集,也為他們開展公益活動、輸出科學理念、籌集社會資源創(chuàng)造了便利條件。
三是,人員呈職業(yè)化趨勢。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網絡青年自組織本身也在進行優(yōu)勝劣汰。那些能保持較大規(guī)模且持續(xù)穩(wěn)定發(fā)展的青年自組織一般有較為完善的組織結構、工作機制和細化的內部分工。這就要求部分成員為實現穩(wěn)定的管理而成為專職工作人員,以便隨時維護自組織,更好地開展活動。
當代青年是同新時代共同前進的一代,習近平總書記對于青年成長和青年工作一直十分關心。他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青年網絡虛擬組織的發(fā)展對于加強青年工作、完善青年組織體系有著重要作用。因此,社會要高度關注網絡青年自組織,加強同他們的溝通聯系,積極引導其順利運行。除此之外,還要積極培育具有鮮明特色和顯著優(yōu)勢的網絡青年自組織,調動青年的自主參與意識和社會參與熱情,讓他們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進發(fā)出最大的活力與創(chuàng)造力。
參考文獻:
[1]譚建光,張文杰.經濟發(fā)達地區(qū)的青年自組織——來自廣東省珠江三角洲地區(qū)的調查研究[J].中國青年研究,2008(3).
[2]科學松鼠會:《簡介》[EB/OL].https://songshuhui.net/about,2019年12月16日.
[3]汪婧.高校網絡青年自組織的興起及應對[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3(1).
[4]陸茹,馬素偉.社會穩(wěn)定視域下的網絡青年自組織影響研究[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2(3).
【作者簡介】宋金陽,北京青年政治學院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