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Drama(戲?。┙虒W法是一種新型的教學形式。Drama是指在舞臺上表演的戲劇。Drama英語教學法是Drama 在英語教學領域的延伸,是一種以教育為主要目的,帶有戲劇性質的教學方法。其內(nèi)容主要包括模仿表演、角色扮演、戲劇游戲、互助合作等。戲劇化教學形式對于剛接觸英語的初中生學習英語影響比較大。這種教學法憑借輕松、有趣的特點為學生提供真實情景去學習英語,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再次,還能提高初中生的認知能力,創(chuàng)造一個豐富的情感世界。本文主要對戲劇法在我國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具體應用進行分析。
【關鍵詞】Drama(戲劇);教學法;初中英語教學
一、戲劇教學法的簡介
近幾年來,有關英語學科教學方法的爭論頗多。戲劇教學法發(fā)源于英美,從國外的研究和實踐中可以得出,戲劇教學法對于初中教育具有很大的價值和意義。
在戲劇教學法中,有著多姿多彩的課堂活動類型。例如:角色扮演、游戲、仿效指令、靜態(tài)的舞臺造型等等。這些豐富多彩的活動形式,不僅能增加課堂的趣味性,還能有效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有效地提高教學效果。戲劇教學法不僅能使學生很好地掌握課本內(nèi)容,而且還可以提高學生實際應用英語這門語言的能力。
二、教育戲劇的優(yōu)勢
“戲劇和教育在本質上有著內(nèi)在的關聯(lián),因為它們都具有摹仿性、塑造性和由此而來的教化性”。將戲劇運用于教學的方法被稱作戲劇教學法(亦稱教育戲?。?,始于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的英國,并且在歐美等國以及我國的香港和臺灣地區(qū)得到充分的發(fā)展和運用。臺灣教育戲劇專家張曉華將教育戲劇定義為:“教育戲劇是運用戲劇與劇場之技巧于學校課堂的一種教學法。
三、戲劇教學法在英語課堂中應用
(一)利用教育戲劇將英語課堂上語言交流的機會還給學生
在教育戲劇實施的過程中,學生需要相互交流和相互合作,從而不斷拓寬自己的知識面,并從他人的口中了解到自己的不足,取長補短,收獲更多的東西。教育戲劇的主要目的,在于引導學生來闡述自己的看法與觀點,表露自己的思想與情感。然而在現(xiàn)實生活中,英語教師常會抱怨學生參與興趣不大,很難采取其它的教學方法調動其積極性,教師只能通過照本宣科的方式來打破英語課堂的沉悶氛圍。
(二)運用教育戲劇演繹的方式使思想和文字相結合
英語教學不能只是對單詞、語法的一種再現(xiàn),必須要結合自己的想法不斷創(chuàng)新,聽說讀寫四技能要兼具。因此教導學生創(chuàng)作優(yōu)秀的文章,成為英語教師孜孜不倦去探索和努力的方向,寫作方式的研究也在不斷深入。而教育戲劇的引入,對于寫作教學來說又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
四、戲劇教學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應用的對策
(一)明確活動主題和內(nèi)容
在表演過程中,老師是導演,事先讓學生準備好必要的道具,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先預習課文,明確每單元的主題與內(nèi)容,表演應該注意的問題。 然后課堂中師生一起,充分發(fā)揮想象力,根據(jù)自己對劇情的理解,想象劇情中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表情,揣摩人物的內(nèi)心活動,盡可能真實地再現(xiàn)課文的內(nèi)容。
(二)活動內(nèi)容要貼近生活
在表演過程中, 教師指導學生不能偏離主題, 形式可多樣,如小品、戲劇。 表演內(nèi)容要盡量貼近生活,再現(xiàn)生活。 在活動中,教師可以利用學生好奇心強、愛表現(xiàn)的心理,盡量選取生活中喜聞樂道的內(nèi)容和學生在生活中感興趣的話題作為表演題材,這樣不但能使學生感受到英語在他們身邊,而且能使他們覺得學習英語非常有益,同時可增強他們的成就感。 現(xiàn)在我們提倡人人都要當 a green person ,以人教版九年級英語Unit 13 Were trying to save the earth為例,對易拉罐和飲料瓶的處理是學生非常熟悉的生活經(jīng)歷,以此為切入點,導入回收利用的話題,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和共鳴。教師可以讓學生把教室中的 wastepaper , paper cups , soft drink cans 等收集起來, 然后讓學生表演。 教師: Which is recycled/reduced/reused?學生: Paper cupsare reduced... 對于表演中出現(xiàn)的如 waste paper , paper cups , softdrink cans... 更盡量使用實物作為表演道具,以增強表演的可感性和真實性,讓學生的表演接近生活,使學生認識到英語與生活實際是密不可分的,最終激發(fā)他們學習的興趣。
(三)強調師生共同參與
課堂教學是教學基本組織方式, 師生之間的互動是非常重要的,包括行為上的互動、語言的交流、心靈上的碰撞,這種相互作用直接影響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和學生學習的效果。 因此,在英語課堂上運用表演法不是學生單方的事, 而應是師生雙方共同參與到活動中。 在表演時,教師不應該只是觀眾,更應該是導演,是活動中的一個角色。 比如在對話中,語境設在醫(yī)院里, 教師可以當 doctor , 學生當 patient.T : What s wrong withyou?S ( begin to cough ): I have a cold T : How long have you beenlike this?S : Since last night... 教師主動參與表演活動,學生會以更高的熱情投入到表演當中,能更出色地完成表演任務,最終達到教學目的。 當然,教師在表演活動前有必要介紹表演的目的、內(nèi)容、方法和要求,讓學生清楚活動的整個過程,調整好心理狀態(tài),根據(jù)自己對課文內(nèi)容的領會,熟練地把課文的內(nèi)容以表演的形式呈現(xiàn)出來,以達到預期效果。
五、結論
綜上所述,將教育戲劇融人到初中英語教學中,能夠有效提升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利用教育戲劇開展英語教學,能夠將英語教材中枯燥的文字變得靈活化和生動化;而學生在戲劇活動中,除了能夠學習到英語,還能在表演與交流中達到相互促進的效果,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與此同時,將戲劇活動與英語教學相結合,不僅能夠加強對學生語言方面的培養(yǎng),同時對于促進學生非語言能力,即人際交往能力、團結協(xié)作能力的提升更是具有明顯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宮文勝. 用戲劇的方式教英語——戲劇教學法運用于初中英語教學的三條路徑[J]. 江蘇教育:初中教學, 2015(12):8-11.
楊倩??成都市川化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