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霆
摘? 要:因田徑對場地設施要求低,方便在學校開展,使它在學校體育中一直占主體地位,作為體育老師,在研究教材的同時也應該研究教法,根據(jù)不同課時、不同年齡、不同項目要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來讓學生更好地學習。田徑能夠促使學生神經(jīng)、肌肉、內(nèi)臟等器官得到活動,讓學生逐步掌握豐富運動技能,實現(xiàn)身體綜合素質(zhì)的提升。本文將從語言法、直觀法、完整法與分解法等幾個常用教學方法出發(fā),來探討其在田徑教學上的適用性。
關鍵詞:中學體育課? 田徑? 教學方法? 適用性
中圖分類號:G8?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20)06(a)-0097-02
Abstract: Because of the low requirements of track and field facilities, which is convenient to carry out in school, it has always occupied the main position in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As a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 while studying teaching materials, we should also study teaching method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class hours, different ages and different projects, we should adopt different teaching methods to make students learn better. Track and field can promote the activities of nerves, muscles, viscera and other organs of students, enable students to gradually master rich sports skills, and achieve the improvement of comprehensive physical quality. This article will discuss its applicability in track and field teaching from several common teaching methods, such as language method, intuitive method, integrity method and decomposition method.
Key Words: Middle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Track and field; Teaching methods; Applicability
在中學田徑課中,包含了短跑、長跑、跳遠和投擲等不同的項目,但學生對于不同的田徑項目的學習接受能力是不一樣的。教師應該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確保學生都快速學會田徑技術動作。下面筆者就從以下幾種教學方法出發(fā),來討論它們在田徑教學中的適用性。
1? 語言法
1.1 講解
其是教師在講解中利用語言的形式,讓學生了解教學目標、動作要領和動作方法等,以指導學生學習和掌握動作技術,進行練習的一種方法。如當聽到“各就各位”時,雙腳站在距離起跑線一腳半和三腳的位置,后膝跪地,雙手虎口張開,虎口朝下置起跑線后,手指呈拱形做彈性支撐,兩臂伸直,距離比肩稍寬,頭與軀干保持在一條直線上,身體重量均勻落在兩手、前腳和后膝之間。
1.2 口令與指示
口令與指示是教師用簡潔的語言,通過命令的方式進行教學的一種方法,可以有效地指揮學生進行活動,及時指出練習時需要注意的動作重點。在田徑教學中口令與指示更多的是用來提示學生在練習中注意動作要領,特別是在徑賽項目的教學中,教師會通過口令與指示:“加快擺臂”“調(diào)整呼吸”等來提示學生運動中的動作規(guī)范及運動節(jié)奏。
1.3 默念與自我暗示
默念與自我暗示在田徑教學中經(jīng)常會用到,在每次練習前都用這種方式能夠很好地提高練習的質(zhì)量。例如,在鉛球教學中,每次練習前都要求學生默念“蹬撐轉(zhuǎn)展推撥”的口訣,并在腦海中回憶正確的動作,從而有效地實現(xiàn)動作完成質(zhì)量的提升。
2? 直觀法
2.1 動作示范
動作示范具有靈活、真實感強等特點,有利于學生建立基本的動作概念。在田徑教學中,動作示范通常被用于每項技術的最初幾節(jié)課,如在跳遠教學中,教師在第一節(jié)課時要給學生展示一下正確的跳遠技術,從助跑、過渡、起跳到騰空、落地。通過示范要讓學生對跳遠技術動作有一個初步認識,為后面的學習確定一個標準[1]。為了讓示范取得更好的效果,在示范時要提前明確目標,保證示范的規(guī)范性與準確性,并與講解結(jié)合起來。
2.2 多媒體影像
多媒體影像是將所要教學的內(nèi)容通過電影、電視、投影和錄像等多媒體手段展現(xiàn)給學生。讓學生在腦海中構建出正確的動作技術。在田徑教學中,教師可以將一些技術性較強的動作如背越式跳高、三級跳遠等,通過優(yōu)秀運動員的比賽視頻或動作的教學視頻,讓學生對這些動作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對一些動作的技術難點有所了解。
3? 完整法與分解法
3.1 完整法
完整法使指從動作開始到結(jié)束,不分部分與段落、完整地傳授某種運動動作的方法。
運用完整法的幾種常用方式有以下幾種。
(1)直接運用,在部分簡單動作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先進行講解與示范,學生可以直接完成完整動作的訓練。(2)降低難度,例如學習擲鉛球時可先完成徒手動作,等動作熟練之后再開始拿著器械練習[2]。(3)改變練習的外部條件。
3.2 分解法
分解法主要把完整動作技術分為多個部分,并逐個開展教學活動,并形成完整技術動作的方法。運用分解法時要結(jié)合動作技術特征,根據(jù)時間、空間和采取時間空間結(jié)合的方式實現(xiàn)合理的分解。
4? 游戲與競賽法
4.1 游戲法
游戲法在田徑教學中應用比較多,能夠?qū)W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上,幫助學生提升田徑知識學習效果;能夠讓學生在娛樂中學習體育知識,保證學習效率;也契合了學生學習規(guī)律,是滿足新課改要求的重要方法[3]。
4.2 競賽法
教師在體育教學中應用競賽法,在比賽中安排學生加強訓練。競賽法有著較強的對抗性與競爭性特點,讓學生承受較大運動負荷,有利于學生將機體功能發(fā)揮出來,培養(yǎng)學生的個人能力,并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zhì),也磨練了學生的意志。在耐力跑中可以通過接力比賽的形式,鍛煉學生的意志品質(zhì),加強團結(jié)拼搏的意識,能夠更好地達到耐力跑的教學效果。
5? 結(jié)語
作為體育老師,在研究教材的同時也應該研究教法,根據(jù)不同課時、不同年齡、不同項目要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來讓學生更好地學習。田徑教學中每一種教學方法都有各自的特點,需要靈活地運用各種教法,注意各教法之間的相互補充,相互配合,產(chǎn)生良好的效果,最終提高田徑課教學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 王桂花.善用語言法優(yōu)化體育課[J].太原教育學院學報,1999(2):56-57.
[2] 于國輝.直觀教學法在高校體育院系專業(yè)學生田徑課教學中應用研究[J].岳陽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2,27(5):73-75.
[3] 張景青.試論中職田徑課教學中游戲法的應用[J].當代體育科技,2018,8(5):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