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秋斌
(集美大學體育學院,福建 廈門 361021)
體育科學由人體科學、運動訓練學、教育科學等多學科構成,體育的主要功能是促進健康,但健康不等于簡單的運動,長期以來,大學體育側重大學生的運動技能、運動興趣、運動習慣的培養(yǎng),而忽略了對大學生健康知識、保健技能、健康生活方式等方面的教授與培養(yǎng),導致很多大學生在成長過程中由于健康知識技能的匱乏而出現(xiàn)健康問題。因“猝死”新聞頻發(fā),知識精英的健康問題已經(jīng)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對健康知識技能的教學更應該成為“大學體育”課程教育教學改革的重點。隨著素質教育理論與實踐的深入開展,變傳統(tǒng)的“大學體育”為“大學體育與健康”的課程改革已經(jīng)成為高校教育教學改革的重心,期待通過改革,使大學生能夠熟練掌握運動與健康的知識技能,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為打造健康的人生打下良好的基礎。
以集美大學2016級、2017級、2018級部分學生為調查和研究對象。
1.2.1 文獻資料法
查閱與收集了高?!按髮W體育”教育教學改革的文件以及國內體育期刊的相關文獻資料。
1.2.2 問卷調查法
對集美大學文學院、理學院、水產(chǎn)學院、音樂學院的部分學生進行隨機問卷調查,共問卷發(fā)放180份,回收166份,回收率92.22 %,其中有效問卷152份,有效率91.57 %。
1.2.3 專家訪談法
通過對部分大學體育教師、教學管理人員、校醫(yī)療中心醫(yī)生、校心理咨詢中心工作人員等相關人士進行訪談,廣泛聽取意見。
體育教育教學的主要目標是促進學生的健康[1],但在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中,很多體育教師把體育簡化成為運動,體育課程的考核往往也只注重學生運動知識與技能的考核,這些錯誤的理念及行為導致許多大學生認為體育就是熟練的掌握運動知識與技能,從而忽略了其它健康知識與技能的學習與實踐。調查結果表明(表1、2):在集美大學學生中有63.16 %認為“大學體育”的主要功能是促進身體健康發(fā)展;有85.53 %的學生通過幾年的體育教育能夠熟練掌握1項以上的體育運動項目,有40.79 %的學生通過體育教育能夠熟練掌握2項體育運動項目,而能夠熟練掌握3項及以上的體育運動項目學生高達27.63 %,依照社會上大多數(shù)人的傳統(tǒng)認知標準,大學體育的教育功能基本實現(xiàn)。但遺憾的是,在被調查的集美大學學生中,只有9.21 %的學生了解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病的病理、預防與治療方法;高達90.79 %的學生患有眼近視癥狀。調查結果告訴人們,雖然體育的主要功能是促進身體健康,但健康不只是簡單地運動,它還包括掌握健康知識、保健技能及培養(yǎng)健康的生活方式等。
表1 集美大學學生“大學體育”功能認知調查表 n=152
表2 集美大學學生能夠熟練掌握的運動技能項目調查表 n=152
掌握健康知識是預防與治療疾病的基礎,也是養(yǎng)成健康習慣及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保障。健康知識的來源除了健康科普教育和廣泛閱讀外,更重要的是要開設相關課程,目前高校中,除了醫(yī)學、體育、生物等相關專業(yè)的學生外,很少針對在校普通大學生開設解剖學、生理學、醫(yī)學常識等與健康知識相關的課程,通過調查,結果如表3所示:有5.26 %的學生了解并掌握解剖學與生理學的知識;有46.05 %的學生未掌握解剖學與生理學的知識;有48.68 %的學生了解部分解剖、生理的相關知識。健康教育的缺失及健康知識的匱乏,也直接導致學生對疾病認知的不足,如表4所示:只有5.26 %的學生能夠掌握人群常見的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慢性病的病理、預防及治療等知識;有63.16 %的學生對現(xiàn)實生活中人群常見的慢性病的病理、預防及治療等知識一知半解;甚至有27.63 %的學生根本不具備這些常見慢性病的相關知識。健康知識匱乏的現(xiàn)狀不但與大學生作為社會的知識精英的身份不符,而且嚴重影響其個人甚至家庭的健康基礎,同時也嚴重影響了“2030健康中國”基本國策的實現(xiàn)。
表3 集美大學學生掌握解剖學、生理學知識調查表 n=152
表4 集美大學學生掌握有關慢性病病理、預防及治療的知識現(xiàn)狀調查 n=152
隨著經(jīng)濟社會的高速發(fā)展,公眾的物質生活水平也快速提高,隨之而來的因慢性病引起的心血管疾病呈高發(fā)態(tài)勢,心梗、腦梗、猝死等疾病成為人群健康及生命的極大威脅。而隨著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及人類活動范圍的擴大,車禍、急性損傷、溺水、運動損傷等傷害現(xiàn)象也日益常見。如果能夠在大學生中開設相關課程,旨在傳授和普及急救等知識技能,相信能夠大大降低社會患病群體心臟驟停的風險并提高病患的生存率,也能夠大大降低意外傷害的致殘率,具有較高的社會和經(jīng)濟效益。根據(jù)我們對集美大學在校大學生的調查(表5、6)顯示:只有18.42 %的學生能夠熟練掌握心肺復蘇(CPR)技能;高達81.58 %的學生不能掌握心肺復蘇技能,在生命危急的關頭做不到及時施救;當遇到災害、意外傷害、車禍等急救現(xiàn)場,能夠熟練、科學地運用包扎、固定、止血等急救技能的學生僅有3.95 %;有高達96.05 %的大學生不能熟練運用這些急救技能。調查結果充分顯示出目前對于大學生進行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與緊迫性。
表5 集美大學學生掌握心肺復蘇技能調查表 n=152
表6 集美大學學生掌握損傷急救技能調查表 n=152
營養(yǎng)是健康的基礎與保障,營養(yǎng)問題與健康問題息息相關,從現(xiàn)實看,國民的健康水平與社會生活水平的提升沒有呈明顯的正相關,反而是由于健康知識,特別是營養(yǎng)知識的匱乏導致富貴病(如肥胖、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大量發(fā)生。此現(xiàn)象在大學生群體中也明顯存在,如大量攝入高糖、高油食品;喜歡油炸、燒烤等垃圾食品;攝入蔬菜、水果不足;高纖維食品攝入不足;維生素缺乏等營養(yǎng)認知不足甚至胡吃海喝等現(xiàn)象普遍存在。根據(jù)我們的調查(表7、8):集美大學學生中只有17.11 %的學生具有健康的飲食知識;高達82.89 %的學生不具備或只了解一點健康飲食的知識;僅有10.53 %的學生了解各種維生素的功能及來源;有21.05 %的學生不了解各種維生素的功能及來源;高達68.42 %的學生只掌握部分維生素的營養(yǎng)知識。營養(yǎng)知識的匱乏為日后的健康埋下了隱患,不利于健康生活方式的養(yǎng)成。
表7 集美大學學生掌握健康飲食知識調查表 n=152
表8 集美大學學生掌握維生素等營養(yǎng)知識調查表 n=152
著名的醫(yī)療專家鐘南山院士指出:人體健康和壽命有五大決定因素:父母遺傳占15 %,社會環(huán)境占10 %,自然環(huán)境占7 %,醫(yī)療條件占8 %,而生活方式占60 %,健康的生活方式對人的健康與壽命起決定作用[3]。調查結果發(fā)現(xiàn)(表9、10):被調查學生中有30.26 %經(jīng)常食用高油、高鹽等不營養(yǎng)的外賣食品;有65.79 %的學生偶爾吃外賣食品;而從來不吃外賣食品的學生只有3.95 %;有53.95 %的被調查學生經(jīng)常熬夜;40.79 %的被調查學生偶爾熬夜;從不熬夜的學生占比只有5.26 %??梢姡谛4髮W生在健康生活方式的養(yǎng)成上任重而道遠,普及大學生健康生活方式的知識,培養(yǎng)健康的生活習慣對大學生顯得尤為重要且迫切,理應引起社會特別是高校的關注,也更應成為大學體育課程改革的動力與目標。
表9 集美大學學生吃外賣食品調查表 n=152
表10 集美大學學生熬夜調查表 n=152
鑒于傳統(tǒng)的大學體育課程已經(jīng)不能適應大學生日趨多元的體育與健康需求,因此,改革傳統(tǒng)的體育教育教學內容、增加健康保健知識與技能是大學體育目前改革的目標和重心。通過調查發(fā)現(xiàn)(表11、12),集美大學學生中有86.84 %認為大學體育應該增加相關的健康知識與保健技能等內容;只有13.16 %的學生反對增加這些內容;有48.68 %的學生認為應該增加運動知識與技能的內容;有73.68 %的學生認為應該增加健康知識與保健技能等內容;有68.42 %的學生認為應增設營養(yǎng)學相關的內容;有60.53 %的學生認為應加設有關心理健康的知識與心理保健技能的內容;有高達80.26 %的學生認為應該增加有關健康生活方式知識與技能的內容??梢?,當代大學生對于健康,尤其是健康生活方式的知識技能的渴望將成為當前“大學體育”教育教學改革的有力推手。
表11 集美大學學生對于改革“大學體育”課程內容態(tài)度調查表 n=152
表12 集美大學學生認為“大學體育”課程應增加的內容(可多選) n=152
(1)傳統(tǒng)的大學體育課程側重學生運動知識與技能的傳授與培育,忽略其他健康知識技能的傳授與培養(yǎng),人為地導致大學體育教育目標與功能的偏離。
(2)目前,普通高校學生生理學與解剖學等健康知識的匱乏與素質教育的目標要求及大學生應具備的知識結構不相適應。
(3)普通高校學生健康與保健技能的缺失與大學生知識精英的身份不吻合,也是導致健康問題的重要根源之一。
(4)普通高校學生營養(yǎng)學知識的缺失為其健康成長埋下隱患,這也是目前人群慢性疾病高發(fā)的重要原因。
(5)加強高校學生良好生活方式的知識傳授與習慣養(yǎng)成是目前大學體育教育教學改革的迫切任務之一。
(1)針對目前普通高校師生對大學體育功能認知簡單化、狹隘化的現(xiàn)狀,建議在大學體育的教育教學改革中強化師生對健康的概念、范疇、養(yǎng)成路徑等正確理念的培養(yǎng),在實踐中正確處理好體育與健康的關系,發(fā)現(xiàn)更多有效促進大學生健康的方式方法,提高師生對體育與健康課程的重視,從而提升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效率。
(2)針對普通高校學生健康知識不足的現(xiàn)狀,建議在必修與選修課程中適當?shù)脑黾哟髮W體育的課時,在體育課程中增加生理學、解剖學等人體科學知識,為學生了解自身、促進健康奠定良好的基礎。
(3)針對普通高校學生保健技能匱乏的現(xiàn)狀,建議加大學生保健技能的傳授與培養(yǎng),擴充大學體育課程中人體保健的內容與課時,增加保健技能的實踐時間,提高學生促進健康的動手能力。
(4)針對普通高校學生營養(yǎng)知識不足的現(xiàn)狀,建議在大學體育中增加有關營養(yǎng)學的知識,也可以通過開設相關的選修課程,在大學生中普及相關知識,強調營養(yǎng)與人體健康的關系,養(yǎng)成自身良好的全面的營養(yǎng)習慣。
(5)針對普通高校學生普遍存在的錯誤的健康生活方式問題,建議在“大學體育”課程中增加相關的內容與實踐,讓學生真正理解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掌握正確的健康生活方式知識,通過實踐考核等形式強化學生良好健康生活方式的養(yǎng)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