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靜 高星 程一冉
【摘 ?要】在高校舞蹈教學過程中,民族舞蹈是作為高校舞蹈教學中的有機成分組合,在高校舞蹈教學當中中國民族文化是展現(xiàn)出中國民族的核心,高校舞蹈教師在高校舞蹈教學當中是不能夠忽略到中國民族文化對大學生的影響。假如高校舞蹈教學當中是沒有中國民族文化在插入當中,那么高校舞蹈教學中就會存在了中國民族文化缺乏的問題,這樣也是不利于到大學生學習舞蹈。
【關(guān)鍵詞】民族文化;舞蹈教學;融合策略
一、引言
舞蹈作為高校藝術(shù)教學中的一種,在近些年來高校中的舞蹈教學工作越來越受到了重視,而高校舞蹈教學工作也是在不斷地完善。高校在日常的舞蹈教學過程中不僅僅是需要做好舞蹈教學的工作,還需要向大學生傳輸好中國民族文化,這就需要做好中國民族文化與高校舞蹈教學的有機地融合起來。但是由于時代環(huán)境的不斷發(fā)展,很多中國民族文化都是受到了不同程度上的沖擊和影響,這就需要在高校舞蹈教學當中將中國民族文化中的瑰寶保存下來,這樣不僅僅是有利于提高高校的舞蹈教學質(zhì)量,也是能夠助推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二、中國民族文化與高校舞蹈教學融合存在的問題
(一)舞蹈教學缺乏民族文化內(nèi)涵
很多教師在進行高校舞蹈教學的過程當中,更多是強調(diào)了舞蹈的技法以及是舞蹈的動作,但是對于中國民族文化的理解是比較缺乏的,這就使得了高校舞蹈教學的方式和舞蹈教學內(nèi)容是比較簡單而單一,因此所帶來的舞蹈教學效果并不能夠達到高校對舞蹈學術(shù)培養(yǎng)的計劃理想,那么尤其是民族舞蹈教學中就缺乏了對民族舞蹈文化的內(nèi)涵和民族舞蹈文化的魅力闡述。雖然在高校的民族舞蹈教學中的重心是舞蹈技法和舞蹈動作,而每名大學生的舞蹈基礎(chǔ)都是各不相同的,高校舞蹈教學中一般都是進行統(tǒng)一性的舞蹈技法和舞蹈動作練習,這種教學方式是比較框架化,重復地進行簡單動作練習,那么對于民族舞蹈的內(nèi)涵就是被忽略。
(二)大學生舞蹈水平參差不一
很多高校在近些年是開設(shè)了舞蹈專業(yè),也擴大了招收舞蹈專業(yè)大學生的人數(shù),但是因為每名舞蹈專業(yè)大學生的基礎(chǔ)并不相同,對舞蹈學習的能力也是參差不一,那么教師就無法進行有效的舞蹈教學。同時,很多高校對于民族舞蹈教學是缺乏了重視程度,也對民族舞蹈的類型是缺乏了深度認識,僅僅是進行了一種機械性的舞蹈練習,那么大學生對舞蹈學習的興趣。并且想要大學生提高舞蹈成績那么是需要有特殊的教學方式和相配套設(shè)施,但是一些高校對于民族舞蹈的配套比較單一,這就使得了高校在舞蹈教學中無法真正地有效向前推進。
(三)對民族舞蹈搭配服裝簡單理解
舞蹈技法與舞蹈動作是作為高校舞蹈教學的核心內(nèi)容,不過高校舞蹈教學僅僅是強調(diào)舞蹈技法與舞蹈動作還是依然是不足夠的,尤其是民族舞蹈教學中一味強調(diào)舞蹈技法與舞蹈動作是依然不足夠的,因為民族舞蹈中的民族服裝對于舞蹈教學是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和意義。很多教師在進行民族舞蹈教學過程當中,更多是留在民族舞蹈的理論當中,這就使得了對于民族舞蹈中服裝文化的教學是存在較大程度上的缺乏。因為在進行民族舞蹈教學當中,需要教師要結(jié)合到民族服裝的相關(guān)知識點進行講授,這樣才能夠讓大學生利用民族服裝不同地方,進而是了解到民族舞蹈中的差異,進而促進大學生學習民族舞蹈的興趣。
三、中國民族文化與高校舞蹈教學融合的策略
(一)民族文化融入到人才培養(yǎng)計劃
將中國民族文化融入到高校舞蹈的人才培養(yǎng)計劃中,在人才培養(yǎng)計劃中是極大程度上決定到了高校舞蹈教學的發(fā)展趨勢。教師需要將中國民族文化納入到人才培養(yǎng)計劃中,在注意到大學生的舞蹈技法和舞蹈動作時候,也需要不斷地加強到中國民族文化的教育,激起大學生學習民族文化的興趣,讓中國民族文化成為到高校舞蹈教學中不可少的課程。同時教師要優(yōu)化當前高校舞蹈教學的考核標準,進而檢驗到舞蹈教學的效果,進而是判定高校舞蹈的人才培養(yǎng)計劃是否實現(xiàn)。也只有優(yōu)化考核標準,才能夠檢驗高校舞蹈教學的不足之處和可取之處。
(二)調(diào)整高校舞蹈教學的方法
在進行舞蹈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加強對中國民族文化的研究,了解民族舞蹈所產(chǎn)生的背景是怎么樣,在開展舞蹈技法和舞蹈動作教學前要進行中國民族文化的講授,讓大學生能夠?qū)γ褡逦璧赣袀€初步的了解和認知,同時教師在進行舞蹈教學過程中需要對舞蹈進行講解和示范,尤其是針對到舞蹈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進行著重地講授,讓大學生在學習舞蹈技法和舞蹈動作中去體驗的民族文化,逐步地引導到大學生在課前或課后自主地學習中國民族文化,促動大學生在學習舞蹈的過程中能夠產(chǎn)生學習中國民族文化的主觀能動性。
(三)細化民族舞蹈中的動作
在當前高校舞蹈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的教學風格是在原有的舞蹈基礎(chǔ)上融合到其他的元素而進行教學,這就需要教師在舞蹈教學中對民族舞蹈的動作進行細化的講解,通過肢體和語言來進行細化,重視到民族舞蹈當中的“動”與“靜”,讓大學生能夠真正地把握好民族舞蹈的步驟,在練習民族舞蹈的過程中可以體會到中國民族文化的魅力。例如教師在進行蒙古族舞蹈教學中,就不能夠太過于死板的教學,需要結(jié)合到蒙古族舞蹈的特點營造出一個較為生動的環(huán)境,讓大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可以有足夠的發(fā)揮空間。
四、結(jié)論
將中國民族文化融合到高校舞蹈教學過程中是較慢的,教師需要針對高校舞蹈教學方案進行有針對性的設(shè)計,在高校舞蹈教學方案當中將中國民族文化融合到其中,通過不斷的教學實踐來完善融合策略,促進高校舞蹈教學有全新的發(fā)展。中國民族文化和高校舞蹈教學的影響是相互的,中國民族文化融合到高校舞蹈教學是有助于大學生對高校舞蹈學習的興趣,也是有助于大學生對中國民族文化的傳承。而大學生只有對中國民族文化有深入體驗,那么才能夠感受到舞蹈的含義,因此教師在舞蹈教學中要充分地將中國民族文化融合進去,讓大學生對民族舞蹈有全新的認知。
參考文獻:
[1]袁薇.??圃盒N璧附虒W中民族文化的融合與應用[J].山西青年,2019,000(021):P.244-244.
[2]郭建兵.民族文化與民族舞蹈教學的融合路徑分析[J].教師,2020,000(008):118-119.
[3]羅婧劼.民族民間舞蹈文化與舞蹈教學結(jié)合的研究分析[J].明日風尚,2020(10).
[4]吳榮瑩.民族文化與民族舞蹈教學的融合路徑分析[J].藝海,2019,000(003):56-57.
(作者單位:河北省石家莊市新華區(qū)河北傳媒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