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是通過溝通來完成的。如果班主任能與學生進行有效的溝通,不僅能增進師生之間的感情,還能使學生更加信任老師,從而解決學生在生活和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另外,班主任通過溝通,了解學生的個性特點,從而因材施教,有效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綜合學習成績,使學生更健康地成長。
【關鍵詞】溝通藝術;小學班主任;管理
引言
把交流和藝術融入我們的教育教學中已經(jīng)成為現(xiàn)代化教育事業(yè)的一項基本工作技能,尤其是對一名班主任老師來說,更是必不可少的教育和管理方法。溝通是實現(xiàn)家長、學生、老師三者協(xié)同合作的重要途徑。目前在小學班主任的管理方式上,如何做到與學生互相交流和溝通,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唯有良好的交流和溝通方式才能深刻知道他們的內(nèi)心所想,學生才會對班主任有信任感,因此,在進行班級管理時,班主任運用溝通藝術是非常必要的。
1溝通在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中的重要性
1.1加強師生關系,營造良好班級氛圍
溝通使小學師生之間的相互了解更加全面、客觀,有利于增進師生關系。由于小學班主任和小學生在年齡、經(jīng)歷、思想等方面的差異,他們會有很多不同的想法。通過良好的溝通,小學生可以把班主任當成朋友,給他們留下良好的印象。他們更愿意把自己的問題和煩惱告訴班主任。同時,班主任可以更好地理解小學生的想法。學生對班級的印象往往與他們對班主任的印象有關。和諧的師生關系會使學生更喜歡課堂,更愿意融入課堂,從而營造溫馨和諧的課堂氛圍。
1.2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與小學生溝通,促進小學生思想、性格、行為習慣以及價值觀的形成。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性格、思想、特長愛好和優(yōu)缺點,班主任只有在與小學生深入溝通和交流時,才能了解他們各自的情況,從而幫助各個學生發(fā)揮特長、改善缺點和不足,引導小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促進其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與各科教師溝通,能夠有效促進小學生學習進步。班主任能夠在各科教師的描述中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了解是否出現(xiàn)不認真聽講、跟不上節(jié)奏等現(xiàn)象,根據(jù)具體的情況對學生展開學習指導。與家長溝通,充分發(fā)揮家長在學生成長過程中的重要影響作用,學生的行為習慣和性格脾氣很大程度上受父母的影響,小學班主任與學生家長充分溝通和交流,能夠幫助學生改正不良習慣,促進其全面發(fā)展。
2溝通藝術在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應用
2.1尊重學生,以平等心態(tài)進行溝通
小學階段學生雖然年齡較小,但是已經(jīng)形成自主意識,具有較強的自尊心。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與學生溝通的基礎條件便是尊重學生,學會以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結(jié)合自身專業(yè)的教育方法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和科學的教育,從而幫助學生在平等的學習氛圍中提升自信心,從而達到班級管理的最終目標。尊重學生首先要保護學生的自尊心。由于小學生未能完全獨立,而自尊心特別強,更需要班主任的尊重和科學的引導。小學班主任要注重更新教育觀念,改變傳統(tǒng)的居高臨下的管理方式,以平等交流方式與學生進行溝通,從而促進提升溝通效果,使學生感受到班主任的細心與責任心,從而達到提升班級管理效果的目的。另外,尊重學生要以理解學生為基礎。由于學生的家庭環(huán)境等因素具有一定的差異,班主任在與學生溝通和交流時,要注重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及優(yōu)勢、特點,加強鼓勵教育,使學生感受到班主任對自己的尊重,以自身優(yōu)勢進行拓展學習,從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因此,小學班級管理模式中增強溝通藝術的基礎條件是尊重學生,以平等的心態(tài)面對工作和學生,從而提升溝通效果,強化班級管理質(zhì)量。
2.2多元化溝通途徑,強化管理效果
小學班級管理模式中,師生之間的溝通藝術可以通過多元化途徑進行深入。傳統(tǒng)的小學班級管理模式中,教師與學生溝通的途徑以課堂教學交流環(huán)節(jié)或課后交流方式為主。由于班級學生過多,師生之間的溝通頻率較低,無法完成較高效率的溝通模式。對此,班主任可以適當拓展溝通途徑,使溝通效果不斷提升,從而達到強化班級管理效果的目的。首先,傳統(tǒng)溝通模式中的面對面溝通及交流方式是必不可少的,班主任依然要延續(xù)以往溝通方式,通過與學生的日常交流,了解學生在學習生活中的困難與問題,結(jié)合實際情況為其提供改善和解決措施。同時,在與學生溝通的過程中掌握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進而達到較強的教學效果。另外,在現(xiàn)代信息技術發(fā)展的背景下,班主任可以結(jié)合線上溝通的方式與學生進行交流,在此過程中,既可有效提升溝通效率,又可以幫助教師通過多個角度探究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并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其設計針對性發(fā)展策略。因此,多元化溝通方式的運用是促進強化班級管理效果的重要基礎。
2.4堅持以生為本,注重個性化溝通
在溝通藝術中,班主任應堅持以學生為本,根據(jù)不同的學習能力和不同的基本情況采取不同的溝通方式。對于性格內(nèi)向的學生,教師應采用溫和的方法,深刻感知學生的內(nèi)心感受,保護學生的自尊,激發(fā)學生的自信心,從而達到較強的溝通效果。對于調(diào)皮搗蛋的學生,班主任應在交流過程中適當運用激勵手段,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信心,引導學生把精力和態(tài)度用在學習上。另外,在班主任與學生的溝通過程中,要加強運用激勵教育,充分激發(fā)學生的自信心,把學生的優(yōu)勢作為溝通的內(nèi)容,幫助學生挖掘自身潛能,不斷提高自信心,使學生從多方面不斷提高自己,從而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因此,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加強個性化傳播的運用,是提升傳播藝術在小學班級管理中有效性的關鍵。
結(jié)束語
總之,教育的有效性不僅在于向?qū)W生傳遞正確的知識技能,更在于與學生建立良好的溝通。班主任要充分利用溝通,對學生要有足夠的耐心,因材施教,從而幫助他們解決問題;不能對學生顯出不耐煩,否則會影響學生的成長。因此,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應該充分尊重和支持學生,與學生之間平等、有效溝通,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融入班集體,并實現(xiàn)自我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叢媛.溝通藝術在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應用[J].新智慧,2020(35):61-62.
[2]王倩.淺談小學班主任管理溝通藝術的創(chuàng)新方向與途徑[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0(12):176.
[3]李雅潔.溝通藝術在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應用[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20(21):138-139.
[4]季良.溝通藝術在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應用研究[J].教育界,2020(45):4-5.
[5]朱昌洋.溝通藝術在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應用研究[J].小學生(下旬刊),2020(10):7.
作者簡介:
趙梓瑄(1992.10)女,蒙古族,內(nèi)蒙古赤峰市人,赤峰學院,外國語學院 全日制本科,喀喇沁旗旺業(yè)甸學校 小學二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班主任 小學英語教學。
(作者單位:喀喇沁旗旺業(yè)甸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