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娟
摘 要:本文從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和心理健康關系入手,就當前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現(xiàn)狀展開研究,分析造成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不良的主要因素,并借此提出解決宿舍不良人際關系的措施與方法,在分析宿舍人際關系產生的多維因素基礎上,提出了構建和諧宿舍人際關系,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的若干建議。
關鍵詞: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心理健康;研究
一、引言
大學生產生心理問題,一般都源自于自我認識發(fā)展中的偏差、人際交往障礙、情感問題、適應學習和就業(yè)壓力。盲目堅持自己的立場,只關心自己的利益和興趣,盲目追求自我,容易以自我為中心,很少尊重和理解他人的感受,這幾乎是當代大學生的通病,也是大多數(shù)大學生心理問題產生的源頭。而在這些問題中,宿舍人際關系是最直接、最根本的問題。面對這些心理問題的產生,國內外很多高校都已經高度重視了起來,并且積極探索和開展了針對校園內大學生心理健康的一系列教育手段。
二、調查研究
本文以武漢幾所??萍氨究圃盒檠芯繉ο螅詥柧矸橹?,文獻法、訪談法為輔進行調查研究。共發(fā)放10000份問卷,實際回收9660份,其中有效問卷9170份,對數(shù)據(jù)從不同角度進行分析,了解大學生寢室人際關系的現(xiàn)狀及發(fā)生沖突的原因,研究大學生對于人際關系出現(xiàn)沖突的解決方法,通過統(tǒng)計得出主要的寢室矛盾和由此導致大學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問題,分析引起寢室沖突的主要因素,有助于提出構建和諧寢室的對策。
筆者認為影響大學生寢室人際關系的主要因素有:人格特質與氣質類型、性格特點、性別、是否為獨生子女、地域差異、經濟條件、個人生活習慣、專業(yè)、年級等。
人格特質與氣質類型上,很多個體都是很難發(fā)生改變的,因此,同一宿舍的不同學生會呈現(xiàn)出不同的特質,對人際關系會發(fā)生影響。
在性別上,筆者認為男生在性格上的沖突性和排他性均高于女生,而女生的情感體驗會比男生更豐富,所以大學男生寢室人際關系緊張現(xiàn)象的比例要高于女生。
在性格方面,與個體生活習慣一樣,不同學生性格不同,也無法簡單界定學生性格的優(yōu)劣,所以本文的假設僅僅根據(jù)心理學的理論知識為依據(jù),認為性格會影響寢室人際關系,性格也會影響心理健康。
在獨生子女問題上,筆者認為獨生子女交往經驗較非獨生子女少,所以獨生子女的寢室人際關系緊張現(xiàn)象的比例要高于非獨生子女。
在地域差異問題上,筆者認為學生來源城鄉(xiāng)地域差異會加深寢室成員之間的隔閡,有時會引起寢室關系緊張,并且來自農村的學生對寢室人際關系的滿意度會高于來自城市的學生。同時,城鄉(xiāng)生源在宿舍生活過程中也會因為個體體驗和感受出現(xiàn)人際沖突,由此影響心理健康。
在經濟條件方面,我們會發(fā)現(xiàn),大學宿舍出現(xiàn)的兩種現(xiàn)象,一種是經濟條件較好的學生或來源于城市的學生相對更加自信,會選擇和條件相當?shù)膶W生關系更近;另一種為條件較差或來自農村的學生,則會更加傾向與自己同類或同樣生活習慣的同學交往。與此同時,大學生這個年齡階段的超強自尊作用下,這類同學中也會出現(xiàn)自卑感明顯或獨來獨往的情況。長期下去,這類學生在強烈的自尊與自卑心理的驅使下,容易出現(xiàn)心理問題。
在個人生活習慣方面,大學生的個人生活習慣沒有具體的規(guī)律可循,相對初高中階段更加開放自由,不存在單一的對立面,所以對此只能關注到個體生活習慣對其他室友造成影響,因此影響宿舍人際關系。
在所學專業(yè)方面,筆者將大學專業(yè)粗略地分為文、理、工三部分,我們認為文科學生更加善于處理人際關系,當然情感也會更加豐富一些,更加會表達感受,寢室人際關系質量會高于其余兩種專業(yè)。
在年級方面,宿舍人際關系與室友之間的相處時間和熟悉程度有關,能夠長期在同一宿舍居住并正常溝通的宿舍,相互了解也比較深,室友之間對彼此的性格也比較了解。隨著大學生心智的成熟和成長,會更加成熟的思考問題,會盡量避開一些小問題,交往經驗也會更加豐富,更加重視室友交情,交往技巧更加多樣,所以,高年級的學生宿舍人際關系緊張情況低于低年級。
三、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的分析
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主要從兩個大的方面分析:主觀原因和客觀原因。
(一)主觀原因
大學生的生活習慣各種各樣,學生很多方面的生活習慣是長期形成的,宿舍成員之間的生活習慣的差異會使其產生矛盾。
行為習慣。諸如在宿舍大聲喧嘩、吵鬧、不能按時作息、各種嘈雜的娛樂活動影響到他人正常休息從而產生矛盾。
衛(wèi)生習慣。根據(jù)筆者調查了解,一些學生個人衛(wèi)生較差,個人物品亂放,垃圾隨處扔,襪子隨便放,隨便亂用宿舍他人物品不及時歸還,或不愛惜、不講究清潔等行為,在一定程度上也會使宿舍成員之間產生隔閡。
來自不同地域的人,長期形成的風俗習慣與宗教信仰,尤其是少數(shù)民族的同學,宿舍成員相處時更容易產生沖突。
價值觀人生觀的不同。宿舍成員在互相交流、溝通時也會因為認知的差異極易產生分歧,會對宿舍關系造成影響。
家庭背景的差異,如父母教養(yǎng)方式、家庭經濟狀況都會對學生成長產生影響,會明顯的在宿舍人際交往過程中表現(xiàn)出來。
最后不可忽視的是個人社會經歷,大學生的社會經歷相對比較欠缺,對人際關系的認識比較表面,對人際關系的處理不夠成熟,無所適從。往往不知道如何正確與人交往,尤其是獨生子女,他們在與舍友相處時,個人中心主義比較明顯,很少能夠包容和理解他人。
(二)客觀原因
受當代社會大環(huán)境的影響,由于競爭日益激烈,高年級的大學生因為就業(yè)壓力或急于實現(xiàn)個人理想,很容易產生心理問題。在社會氛圍的影響下,忽視宿舍集體生活,成員之間正常交流無法維持,漸漸地會出現(xiàn)相互冷漠的態(tài)度,矛盾產生在所難免。另外,筆者了解到的宿舍公共問題,諸如,宿舍內部任務分配問題,宿舍費用分攤不平衡,住宿條件,宿舍集體活動,宿舍成員專業(yè)不同平時課程安排時間的差異等均會影響到宿舍成員的關系。
綜上所述,大部分學生有與人交往的動機,也很想友好地與室友相處,但是不懂得如何正確地進行人際交往,這才是導致問題出現(xiàn)的根本原因。宿舍是大學生進行信息交流、日常生活起居、人際關系、情感交流的重要場所,宿舍成員之間保持正常交往,對關系的建立具有很大意義。大學生宿舍成員來自不同地方,家庭環(huán)境、地域差異、生活習慣、文化差異、個性特征等各不相同,將這些不同的個體放在同一個環(huán)境中時出現(xiàn)矛盾在所難免。大量的案例和調查均表明,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的緊張會嚴重影響到心理健康,更甚者還可能引發(fā)一系列的社會悲劇。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直接影響到宿舍成員的學習、工作、生活以及身心健康。因此提高大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無論是對于大學期間的學習、生活,還是對將來走上社會后適應社會、自我發(fā)展,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四、研究意義
通過對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現(xiàn)狀的研究,能夠讓學生及學校相關管理人員認識到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的重要性。作為在校大學生,能夠意識到宿舍人際關系是校園人際關系中的重中之重,宿舍人際關系也是其成年后在求學生涯中情感支撐的重要支柱之一,也是如何做人的真實體現(xiàn)。若在這個重要轉折階段人際關系不能很好的形成,不能養(yǎng)成良好的人際交往技巧,校園支撐將大大削弱,宿舍內的“小群體”“小團隊”將對校園這個“小社會”產生直接影響,將對步入社會這個大群體會形成一種心理障礙。
有助于學生學會看待各種差異因素,學會理解、包容與尊重每一個不同的個體。能夠讓更多新時代的大學生認識到人際溝通和人際交往的過程中遇到問題時的處理方法。同樣,作為踏入高層次的相較更為自由的大學生活而言,每個個體在心身各方面都會更加成熟,更加有包容性和領悟能力,能學會看待個體差異,尤其對生活在一起的室友來講,更應該注意理解和尊重他人,不隨便評價他人,不心生嫉妒,不帶著狹隘的心胸對待他人,不帶著有色眼睛放大看待他人的不足,因為一個人的人格和氣質是很難改變的,而這些又很大程度地影響著個體的言行舉止。這樣才能養(yǎng)成健全的人格,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
鼓勵和鞭策學生走出自我的小空間,積極主動地與室友、同學良好溝通,學習人際交往知識與技能,學習心理健康相關知識。社會是一個人與人時刻都要溝通和交往的環(huán)境,任何人脫離社會都無法生存,而大學校園除了培養(yǎng)學習理論知識和專業(yè)技能之外,更重要的責任和使命就是培養(yǎng)個體如何做人,特別是人際交往相關知識。因為大學生作為半個社會人,在離開學校,即將進入社會工作實現(xiàn)自我理想與價值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與社會中的其他人接觸,良好的人際互動和良好的人際關系會直接影響到個體在工作過程中的得與失。這些因果關系最終會形成心理反應,影響到心理健康。因此,大學生在正確認識自我的同時,應該多學習多涉獵心理健康相關知識,進行積極地自我身心調適,提高自身心理健康水平。也可以通過閱讀知名人士的傳記,來了解名人身上的人際交往發(fā)光點,以此學習人際交往中的小技巧。
參考文獻:
[1]劉春雷,李鐵鑌.大學生寢室人際關系影響因素及應對方式的調查研究[J].吉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41(1):81-84..
[2]李艷娜.女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現(xiàn)狀的調查研究[J].科教導刊,2013(1):249-250.
[3]陳敬道.大學生心理特點與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J].科技經濟市場,2014(11):246-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