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爽 劉柏汐 王黎光 劉春松
摘 要:為了解河北某綜合類高校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狀況,給高校開展心理輔導及研究提供參考,本文通過網絡問卷的形式對河北某綜合類高校研究生進行調查,采用癥狀自評量表(SCL-90)進行評定,回收有效問卷1 730份。調查結果顯示,研究生心理健康狀況一般;各因子陽性檢出率方面以強迫、飲食睡眠、人際敏感檢出率最高,分別為6.8%、1.3%和1.2%;大部分研究生心理問題的產生沒有明顯的性別傾向;不同專業(yè)類別的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在強迫維度存在明顯差異,文科研究生得分最高、醫(yī)科研究生最低。這表明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狀況一般,強迫、飲食睡眠和人際敏感是主要表現問題,強迫問題需重點關注。
關鍵詞:心理健康;癥狀自評量表;研究生
現如今,作為教育系統(tǒng)中一個較高層次群體,碩士研究生面臨著越來越大的在學業(yè)、擇業(yè)、生活等多方面的壓力,從而產生了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自心理衛(wèi)生運動開展以來,國內外心理學界、醫(yī)學界等就一直十分重視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1],研究生作為一個特殊群體,他們的心理健康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所以本文將通過調查研究河北某高校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現狀,對研究生心理健康現狀進行初步了解,探究研究生在心理健康中存在的問題,進而提出相應的對策。
一、基本情況
本研究通過網絡問卷的形式對河北某綜合類高校研究生進行調查,回收有效問卷1 730份,問卷回收率為92.7%,樣本的基本構成情況:男生707人(40.9%),女生1 023人(50.1%);研一902人(52.1%),研二555人(32.1%),研三273人(15.8%);專業(yè)類型為工科類的學生422人(24.4%),醫(yī)科類學生689人(39.8%),理科類327人(18.9%),文科類292人(16.9%)。
本研究采用一般調查資料表和癥狀自評量表。一般調查資料表包括性別、年級、專業(yè)等。癥狀自評量表(SCL-90量表)[2]采用1986年吳文源修訂版對研究生心理狀況進行評定,包含90個項目的自陳癥狀量表,量表共有9個因子,包括軀體化、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敵對、恐怖、偏執(zhí)和精神病性。該量表主要是針對當前一段時間心理癥狀的測量,分數越高,表示癥狀越嚴重。
二、結果
(一)碩士研究生心理健康狀況整體情況
SCL-90與全國常模比較,研究生的SCL-90在軀體化(t=-6.059**)、人際敏感(t=-8.618**)、敵對性(t=2.931*)、偏執(zhí)(t=-3.716**)均分上低于全國常模,強迫(t=8.428**)、焦慮(t=4.947**)、恐怖(t=4.579**)、精神病性(t=6.583**)抑郁上高于全國常模,但均分、抑郁結果不存在明顯差異,(t抑郁=0.014、t均分=0.475)。
(二)碩士研究生心理健康(SCL-90)陽性癥狀情況
在各類陽性癥狀中,出現強迫癥狀的碩士研究生人群最多,共118人,比例達6.8%;其次是飲食睡眠24人,比例為1.3%;人際敏感,有22人,比例為1.2%;敵對性16人,比例0.9%;偏執(zhí)和抑郁均為9人,比例為0.5%;焦慮為3人,比例為0.1%;軀體化和恐怖均為1人,比例為0.05%。
(三)不同性別碩士研究生心理健康狀況比較
筆者運用獨立樣本T檢驗比較不同性別研究生間心理健康狀況差異,發(fā)現不同性別研究生在強迫(t=-2.233*)、抑郁(t=-2.329*)、焦慮(t=-2.573*)、恐怖(t=-3.608*)這些維度上存在明顯差異,得分上女生高于男生,其余9項因子均不存在顯著差異,說明在這一群體中大部分心理問題的產生沒有明顯的性別傾向,應該普遍關注。
(四)不同專業(yè)類別研究生心理健康狀況比較
筆者運用方差分析比較不同專業(yè)類別研究生間心理健康狀況差異發(fā)現,不同專業(yè)類別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在強迫維度上存在明顯差異(F=3.001*),其中文科研究生得分最高、醫(yī)科研究生最低。
三、討論
本文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生心理健康狀況一般,軀體化、人際敏感、敵對性,偏執(zhí)、上低于全國常模,強迫、焦慮、恐怖、精神病性上高于全國常模。這與毛富強[3]研究結論一致??赡芤驗檠芯可^本科生而言,有更大的學業(yè)、就業(yè)和婚戀壓力,如若處理不當,則會嚴重影響他們的身心健康。此外,研究生中存在心理問題主要表現在強迫、飲食睡眠、人際敏感這三方面,這部分人群及相應癥狀將是今后工作的重點。
女性研究生在強迫、抑郁、焦慮、恐怖這些維度上得分高于男生研究生。這可能因為家庭和社會對男女的社會期望不同從而導致的性別差異,并且由于女性特有的心理與生理特點[5],在諸多壓力如科研、工作、婚戀等的沖擊下易出現紊亂,導致一系列心理問題的發(fā)生。在遇到令人抑郁、焦慮的事件時,男性相對豁達,女性更容易產生相對持久的不良情緒,而男性習慣通過一些體育運動發(fā)泄自己,及時克服不良情緒的干擾,從而維護自身心理健康。
醫(yī)科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狀況相對優(yōu)于其他學科類型的學生。這與李建明[6]和張洋[7]研究結果一致,可能與醫(yī)學研究生本科期間已學習了心理學、生理學等相關知識,對健康概念認識比較深刻,懂得適度的自我調節(jié)有關。而文科專業(yè)心理健康狀況最差,這與史清敏的研究結論一致[8],這可能是因為文科生思維較活躍,感性思維占多數有關。
四、建議
(一)建立個人心理檔案,加強研究生心理健康狀況評估和防護
高校應每年定期開展新生入學的心理普查,初步建立學生心理檔案,了解每位新生心理特點及存在的問題,同時定期開展研究生心理健康普查,對研究生心理健康狀況有全方位了解。
(二)對不同心理困擾研究生采取針對性心理輔導,提升研究生心理健康狀況
針對強迫癥、人際交往障礙等進行專題講授,結合團體心理活動,提高學生的心理防護能力,同時針對問題比較嚴重的研究生,要做到及時關注,重點關注,定期心理輔導。
(三)健全機構,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服務體系
建立研究生心理健康交流站,成立“學院—輔導員—班委”三級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服務體系,使心理健康輔導發(fā)揮更加積極的作用。
(四)宣傳心理健康知識,引導研究生關注自身心理健康狀況,積累心理健康知識
定期開展心理健康講座,使每位研究生對自己的心理有充分的了解,或通過舉辦“525心理健康節(jié)”活動,使研究生參與其中,通過參與趣味活動及時了解自己的內心想法。此外,學??梢越㈥P于研究生心理健康微信公眾平臺,發(fā)布心理測評試題和緩解心理壓力的心理學常識,讓學生積累心理知識。
綜上所述,在教育系統(tǒng)中,研究生的教育是較高層次的人才培養(yǎng),完備的心理素質是研究生順利完成學業(yè)、全力投入科研工作、實現人生和社會價值的重要保障。高校教育工作者應時刻注意研究生心理健康狀況,建立心理檔案,宣傳心理健康知識,完善心理教育服務體系,預防不良心理問題的產生,從根本上提升研究生心理素質。
參考文獻:
[1]黃艷蘋,李玲.用癥狀自評量表(SCL-90)評估中國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Meta分析[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9(5):366-371.
[2]金華,吳文源,張明園.中國正常人SCL-90評定結果的初步分析[J].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1986,12(5):260-262.
[3]毛富強.研究生心理健康狀況與個性特征及生活事件分析[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3,17(10):663-665.
[4]杜婷.286例碩士研究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與分析[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04,23(4):87-91.
[5]張永,王津雨,武學玲.醫(yī)學研究生社會支持與自我效能感的相關研究[J].中國高等醫(yī)學教育,2016(2):112-113.
[6]李建明,張小遠.軍隊醫(yī)科大學學員生活事件對心理健康的影響[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6,14(5):571-573.
[7]張洋,李莎莎.初始學歷為專科的護理碩士研究生心理體驗的質性研究[J].護理學雜志,2013,28(6):83-85.
[8]史清敏,王增起,王永麗.研究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與分析[J].現代教育科學,2002(3):27-29.
基金項目:課題名稱:華北理工大學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重點項目《我校研究生心理健康問題多維度評估與篩查研究》課題項目編號:Q1707。
作者簡介:蔡爽(1990—),女,漢族,河北唐山人,博士研究生在讀,講師職稱,教師,研究方向:研究生教育工作。
通訊作者:王黎光(1989—),男,漢族,河北唐山人,博士研究生在讀,講師職稱,教師,研究方向:本科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