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孝瀏
永安市推進青少年科技教育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高孝瀏
(永安市科技咨詢服務中心,福建 三明 366000)
該文結合永安市青少年科技教育的推進情況,分析青少年科技教育在認識、隊伍、經費、發(fā)展平衡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提出從加強宣傳引導、完善隊伍建設、加大資金投入,擴大活動覆蓋面、整合科普資源等方面推進青少年科技教育的發(fā)展。
青少年 科技教育 永安市
青少年科學素質的培養(yǎng)事關國家未來發(fā)展,開展青少年科技教育,有利于提高青少年科學興趣,培養(yǎng)青少年創(chuàng)新意識,提高青少年學習實踐能力,為國家發(fā)展儲備科技人才。近幾年來,永安市積極推進青少年科技教育,取得了一定實效,但在認識、隊伍、經費、發(fā)展平衡等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青少年科技教育怎樣全面、高效地推進,才能為青少年科學素質的培養(yǎng)打下堅實的基礎,需要進一步的研討。
自2015年起,永安市科協、教育局和科技局每年聯合舉辦永安市青少年科技大賽,參賽人數從剛開始全市僅有9支隊伍共18名選手,到2019年全市共有129支隊伍、473名選手參加。經過多年的大力推動,青少年科技競賽已成為了永安市一大品牌活動,為青少年科技教育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氛圍。此外,每年都會開展以青少年為受眾的科普活動,各學校定期開展校園科技節(jié)活動,科協每年舉辦1期科普夏令營。通過參加一次次活動,讓青少年能夠切身體會到科學的樂趣。
為提升永安市青少年科技隊伍的整體業(yè)務水平,永安市科協每年組織科技教師外出觀摩和培訓。2019年,共組織19人參加福建省青少年機器人輔導教師培訓班,6人參加福建省青少年科技創(chuàng)新大賽指導教師培訓班,13人觀摩福建省青少年科技創(chuàng)新大賽終評活動,4人觀摩全國青少年科學影像節(jié)展映展評活動等。
科普場館是青少年參加校外科技教育活動的重要場所,是開展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動的重要平臺。截至2019年,永安市共建有25個青少年科學工作室,其中省級示范工作室6個;11個科普教育基地,其中國家級基地1個,省級科普教育基地2個;51個“科普中國e站”,其中省級示范e站5個。
永安市先后成立永安市青少年科教協會、機器人科教協會,圍繞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持續(xù)推動活動開展,為永安市青少年科技教育提供組織保障。在協會的帶動下,各學校根據自身優(yōu)勢資源以及科技輔導員自身專長,組建了以三中、一中、西小、實小、巴小為基地的科教活動小組,這些活動小組依托學校資源開展青少年創(chuàng)客編程、機器人競賽、人工智能設計制作、機器人創(chuàng)意制作等活動,同時,通過組織各校教學教研等活動,讓更多的老師成為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動的組織者、授課教師和研究者。
受我國教育體制影響,大部分家長還只看重應試課程,對青少年科技教育的總體認識還是比較薄弱,很多家長還是認為讓孩子參加科技教育活動就是去玩,很多家長寧愿花大價錢去報各種培訓班,也不同意孩子參與青少年科技教育項目,很大程度上影響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動的發(fā)展。此外,部分學校沒有高度重視青少年科技教育,認為只要抓好應試科目成績就可以,對青少年其他方面的發(fā)展重視不夠。除以科技創(chuàng)新為主要辦學宗旨外的學校,對科技教育活動很少進行組織開展。部分學校對各部門開展的各類科技教育活動配合不積極,態(tài)度敷衍,直接導致活動效果不顯著。
因學校教師數量有限,大部分學校不能為青少年科技教育配置全職科技輔導員,科技輔導員普遍是由各學校計算機、物理等工科類學科教師兼任的。由于教師自身教學任務繁重,放在青少年科技教育上的精力就有限。此外,受教師專業(yè)知識的限制,學校又沒有組織參加專業(yè)的培訓,導致科技輔導員對開展青少年科技教育的興趣和教學能力普遍不高??萍驾o導員隊伍數量和質量都無法滿足現階段推進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動的要求。
現階段,青少年教育經費主要來源于市財政,受制于現有資源的配置情況,幾乎沒有一所學校專門設置青少年科技教育經費,難以保障青少年科技教育的發(fā)展。由于缺乏經費,導致相應的青少年科技教育場所、人員、設備器材等基礎設施得不到配置,影響著青少年科技教育的向前推動。此外,經費的缺乏,使現有青少年科普場所(如:青少年科學工作室、科普示范基地、科普校園e站等)難以及時更換新器材,科普場所應有的作用得不到充分發(fā)揮。
因城鄉(xiāng)經濟、社會、文化發(fā)展的不均衡,青少年科技教育城鄉(xiāng)發(fā)展不均衡更加明顯。近年來,永安市積極推動青少年科技教育發(fā)展,受人力、財力等因素影響,主要以城區(qū)青少年科技教育為主。截止目前,永安市科協共建設了7家青少年科學工作室,僅有洪田鎮(zhèn)青少年科學工作室一家為鄉(xiāng)鎮(zhèn)工作室,且工作室的設施、活動開展情況都與城區(qū)存在較大差距。在每年組織參與各級各類青少年科技比賽的隊伍中,來自鄉(xiāng)村學校的隊伍極少。2019年,在第三十五屆三明市青少年科技創(chuàng)新大賽中,永安市共上報了50個項目,全部來自城區(qū)學校。在2019年三明市青少年機器人競賽中,永安市共組織44個隊伍參加,沒有一支隊伍來自鄉(xiāng)村學校。
公眾缺乏對青少年科技教育的正確認知,主要源于對青少年科技教育缺乏足夠深入的了解。各單位在推進科技教育時,要充分運用微博、微博、公眾號等公眾喜聞樂見的新媒體,通過新聞報道、小視頻制作、科普表演等形式,報道推廣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尤其是有特色的、典型的活動要重點報道,通過廣泛的宣傳,提高人們對青少年科技教育的了解,支持青少年參與科技教育活動。爭取教育局將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動的開展情況作為辦學、教學評估的指標之一,建立完善考核體系,對大力推進青少年科技教育發(fā)展并取得良好成績的學校給予表彰,鼓勵學校重視青少年科技教育。
推進青少年科技教育的發(fā)展,培養(yǎng)高素質、專業(yè)的科技輔導員隊伍必不可少。要制定青少年科技輔導員的評價指標,爭取在評優(yōu)評先、職稱評審等方面向科技輔導員傾斜,調動教師加入科技輔導員隊伍的積極性。吸收退休教師、科技工作者、社區(qū)工作者等優(yōu)秀人才加入科技輔導員隊伍,拓寬科技輔導員的來源渠道。各學校和有關部門要經常開展科技輔導員培訓,積極組織科技輔導員外出學習、交流經驗,不斷提升科技輔導員的綜合能力。
只有持續(xù)加大資金投入,才能保障青少年科技教育良好運轉。市科協和教育局等有關部門要加強協調溝通,積極爭取市財政設置青少年科技教育科目經費,為青少年科技教育基礎設施建設、活動開展提供有力支撐。青少年科技教育需要長期的連續(xù)投入,僅僅依靠市財政的支持,將無法深入、高效的推進,還要積極拓展資金渠道,積極爭取社會資金的支持和贊助,大力支持青少年科技教育,建議成立永安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基金會。
推進青少年科技教育要不斷拓寬輻射面,尤其是基礎薄弱的鄉(xiāng)村,要先從基礎的、難度低的、投入較小的項目開始推動,如航模、車模項目,由點到面地擴展科技教育活動,使更多鄉(xiāng)村、非重點校的青少年可以參加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動,讓青少年能夠親身感受科技、體驗科學探索的魅力。在青少年科普設施建設時,要向鄉(xiāng)村傾斜,支持鄉(xiāng)村青少年參與科技比賽和活動,拓寬青少年科技教育的受眾面,從而逐漸縮小城鄉(xiāng)差異。
在青少年科技教育推進進程中,要不斷整合社會團體、大專院校、企事業(yè)等單位的優(yōu)質科普資源,進一步發(fā)揮校外活動中心、博物館、科普基地、科普中國e站、青少年科學工作室等場所和平臺的優(yōu)勢,將各類優(yōu)質資源匯總共享,積極打造科技教育共享平臺。
[1] 王麗娜,李曉晗,趙爽.新形勢下高校輔導員隊伍培訓問題與對策[J].現代交際,2017(9):97-98.
[2] 楊孟剛.青少年科學工作室對青少年科學素質提升的作用[J].科技風,2019(8):11.
G775
A
1673-8683(2020)01-007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