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燕 李小青 施海燕 劉 霞 胡亞娥
(南通大學醫(yī)學院,江蘇 南通 226001)
病理生理學是一門以研究疾病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功能和代謝改變的規(guī)律及其機制為主要任務的醫(yī)學基礎必修課程[1],理論性和邏輯性很強。對于基礎薄弱的杏林學院學生來說,學好本課程存在較大難度。 以教師課堂講授、學生被動接受為主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容易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厭煩心理,已經不能適應當前病理生理學課程的教學要求。教師需要積極嘗試新的教學模式和方法, 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改善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 JiTT 是“Just-in-Time Teaching”的簡稱,是一種基于網絡的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2-3]。 QQ 作為一種功能強大的即時通信軟件,在師生中被廣泛使用。QQ 師生群具有發(fā)布公告、分享文件、輔導答疑和布置作業(yè)等多種功能, 可用于支持JiTT 模式的實施。 本文嘗試將基于QQ 平臺的JiTT 模式引入病理生理學教學中,以探析其應用效果,并為其他醫(yī)學課程的教學改革提供借鑒和依據(jù)。
以杏林學院2018 級醫(yī)學本科的兩個班作為研究對象,分別為對照組(25 人)和實驗組(27 人),生源、年齡和學習基礎無明顯差異。
兩組教材均使用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出版的第9 版《病理生理學》,教學內容選取第三章“水、電解質代謝紊亂”和第四章“酸堿平衡和酸堿平衡紊亂”,授課教師相同,授課計劃統(tǒng)一。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教學模式,教師以多媒體課件結合板書的方式按授課計劃進行課堂教學。實驗組采用基于QQ 平臺的JiTT 模式進行教學,具體實施步驟分為以下3 個環(huán)節(jié):(1)課前環(huán)節(jié)。教師向學生介紹基于QQ 平臺的JiTT 模式的實施流程,以取得學生的配合。 創(chuàng)建QQ 師生群,以4 或5 人一組進行分組,平均匹配男女生,組間學生的學習水平相當,并選出組長,以便學習、討論、提交作業(yè)和匯總問題等。 教師在“公告”欄發(fā)布預習要求,在“文件”區(qū)上傳與教學內容相關的短視頻、 課件和文檔等,在“作業(yè)”區(qū)布置預習測試題。學生利用手機或電腦認真預習完成測試,并將預習過程中的疑問或心得交由組長匯總反饋給教師;也可以在“聊天”區(qū)就預習內容進行討論或求助教師。所有學生均可看到討論結果和教師在“聊天”區(qū)的回復,利于提高教學效率。 教師根據(jù)測試題完成情況和反饋內容,找出學生存在的共性問題和個性問題,對教學方案做出適當調整。(2)課中環(huán)節(jié)。 教師可以借助“打卡”功能對學生進行考勤。 共性問題由教師詳細講解;個性問題以課堂討論、組間互助和教師小結的形式進行解答; 針對重要知識點,由教師以選擇題形式通過課件或“作業(yè)”區(qū)給出測試題,讓學生在QQ 群內當堂作答,以便即時確認學生是否真正掌握。(3)課后環(huán)節(jié)。教師在“作業(yè)”區(qū)布置與本次課內容相關的綜合性病例分析題,要求學生認真復習后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分析,鼓勵組內成員間積極討論,但需要每位學生按時在線提交答案。其間,學生可以在“聊天”區(qū)發(fā)出自己的疑問以便獲得教師或同學的幫助。 基于作答情況,教師可進一步了解學生對新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另外,教師還可通過“分享屏幕”或“群課堂”給學生進行補充講解,為學生提供個性化指導,力求做到因材施教。
為了評價基于QQ 平臺的JiTT 模式在病理生理學教學中的應用效果,教學結束后,教師就第三、四章內容對兩組學生進行理論測試,要求統(tǒng)一命題、統(tǒng)一評分標準、統(tǒng)一閱卷,獲取學生成績后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同時,對實驗組27 名學生進行無記名問卷調查。
比較兩組學生的理論測試成績,結果顯示,實驗組學生成績?yōu)椋?0.19±17.28)分,對照組學生成績?yōu)椋?6.8±16.94)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
問卷調查結果顯示, 大多數(shù)學生喜歡將基于QQ平臺的JiTT 模式應用于病理生理學教學 (92.59%),認為此模式能有效督促其利用課余時間(88.89%),調動其學習的積極主動性(81.48%),培養(yǎng)其自主學習能力和團隊協(xié)作能力(81.48%),促進其與教師和同學的交流(88.89%);課前預習、互動課堂和課后作業(yè)利于其對新知識的理解和記憶(85.19%)。
將基于QQ 平臺的JiTT 模式應用于病理生理學教學中具有積極作用。一方面,學生成為主動學習者,課前預習測試可以使其初步了解將要學習的內容并促使其對已學知識進行復習,為上課奠定基礎,減輕其課堂學習負擔;課中針對性講解、討論和答題可以加深其對新知識的理解和掌握;課后復習作業(yè)利于其對新知識的記憶;學習過程中的疑問可借助QQ 平臺得到教師和同學的及時幫助。此模式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提高其學習效率、自主學習能力和團隊協(xié)作能力,增進師生互動交流。另一方面,教師作為教學主導者, 精心準備教學資源和設計教學方案,有效調控整個教學過程。 課前收集反饋信息,可正確評估學生的學習困難,及時調整授課方案,利于課堂上集中精力講解多數(shù)學生難以理解的概念和機制,提高教學效率; 課后可借助QQ 平臺督促學生復習鞏固,也可進行個別輔導或集中答疑。另外,此模式的實施可促進教師充分理解教學內容、 豐富教學經驗,并提高其對QQ 平臺及其與教學相關功能的應用能力。
綜上所述,基于QQ 平臺的JiTT 教學模式簡單易行,可以突破時間和空間限制,豐富教學內容、形式和途徑,充分體現(xiàn)“教師主導”和“學生主體”的協(xié)調統(tǒng)一,明顯提高教學效率和改善教學效果,促進師生素質的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