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萱 蘇州建設交通高等職業(yè)技術學校
S同學,女,愛美,活潑開朗、性格比較外向,朋友較多,好勝心強,做事沖動,自我控制能力較弱,喜歡用簡單粗暴的手段解決問題。第一學期住校時發(fā)現(xiàn)其有抽煙、夜不歸宿的情況,后與家長溝通經教育已退宿,但是本學期因家庭關系,又申請住宿。
十月的一個晚自習結束后,S同學返回宿舍休息,發(fā)現(xiàn)自己忘帶宿舍鑰匙,于是去隔壁同班級宿舍等待,在等待同宿舍人返回宿舍過程中,故意伸腳絆倒了回宿舍休息的N同學,隨后與之發(fā)送爭執(zhí),后來扭打在一起,造成N同學臉部輕度抓傷,眼鏡也因此摔壞。此次暴力事件,情節(jié)嚴重,性質惡劣。
經過了解,S父母目前正在辦理離婚手續(xù),對S的關心、愛護程度不夠,放任其自由發(fā)展。平時S在家抽煙、夜不歸宿與社會上的人交往密切,父親出于對女兒的愧疚,一味地遷就溺愛S,S在家都是以自我為中心,唯我獨尊。這些負面因素,使S形成了一種“攻擊性人格”,通過欺凌弱小來釋放自己,以此來取得心理上的一種平衡[1]。
S同學具有非常強烈的好勝心,虛榮心極強,行事作風又比較沖動,不能承受任何挫折。當天系部有晚會,N同學參加了舞蹈社團,在其中變現(xiàn)的非常出色,受到同學和老師的喜愛,因此觸碰到了S的嫉妒心理。經過了解得知S平時在家家長非常溺愛,可能存在唯我獨尊的心理,在學校中看到比自己優(yōu)秀的同學,就難以壓抑自己的嫉妒心理,爭強好勝,說話做事不經過大腦,沖動易怒,喜歡用拳頭解決一切。但是,在經過批評教育之后,她總是很快能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也能接受別人的建議,但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脾氣上來時,喜歡用暴力去解決問題。
天底下哪來天生叛逆的學生,有的只是更脆弱和更需要關愛的學生而已,對于這些學生班主任老師要給予更多的理解、關愛、寬容、尊重和信任。尤其青春期的孩子格外敏感,在意老師和同學對自己的評價,也很容易嫉妒在某方面表現(xiàn)突出、經常受到老師表揚、班主任重視的同學。針對本次事件,作為班主任,我們在日常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充分發(fā)揮溝通的潛能。采取多種手段與家長溝通,如qq、電話交流、家長會、家長開放日等與學生的父母保持聯(lián)系,及時讓他們了解學生在校的表現(xiàn);同時向家長傳遞正確的教育理念,引導家長采用合適的教育手段和方法,改變學生以自我為中心的心理特征,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己,制定合適的奮斗目標,從多個角度全面發(fā)展[2];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豁達的人生態(tài)度,懂得欣賞別人,認可他人,讓家庭教育發(fā)揮正確有效的作用[3]。
2.大力開展法制教育。把法制教育納入日常工作計劃,針對職業(yè)院校學生的情況,大力推進法制教育,進一步加強德育教育。通過觀看法制微視頻、開展各種法制為主題的班會、辯論賽等活動,使學生從活動中認識和掌握法制知識,從而做到懂法、守法。
3.增強學生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營造和諧良好校園氛圍。鑒于他們普遍的以自我為中心,通過開展運動會、圖書角裝飾評比、文藝節(jié)等活動,培養(yǎng)學生集體主義精神、團隊合作精神以及創(chuàng)新精神,豐富學生課余生活,提高綜合素質。
4.最重要的是作為班主任,我們要關心愛護尊重每一位同學,尤其是一些問題學生,多給他們一些鼓勵,把他們的注意力轉移到學習上來,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能動性,平時多給他們一些溫暖,多關注他們。不能以暴制暴,在處理學生打架時,要沉著冷靜,理智的解決問題,不要一味的去訓斥責罰她們,引導其以恰到的方法去宣泄心中的不快,疏導自己的消極情緒。
由于此次事件是由S挑起,在校期間采用暴力手段毆打同學,情節(jié)嚴重、性質惡劣,根據(jù)《學生管理條例》給予S記過處分,鑒于其認錯態(tài)度良好,對方家長也配合學校工作,不予追求S的其他責任。通過這件事情,S仿佛一夜之間長大了,說話做事不在充滿著暴戾的氣息,整個人顯得平和下來,班級里和她一起玩耍的朋友更多了。為了防止S今后再次出現(xiàn)類似的事情,也了解到了S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作為班主任今后將更多的關注點放在了S身上,時不時喊她過來聊天,她也會主動去找老師聊天,說說心里話,把老師當成了朋友。為了教給她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磨礪其性格,平時遇到宿舍有矛盾的同學,老師也會交給她去化解,交給她如何去做雙方的思想工作,因為都是同學都是朋友,比班主任出面協(xié)調要有效果的多。在平時的一點一滴的中,S的思想和行為習慣有了很大的提升。
現(xiàn)在的S,在老師同學眼中是那個情商高又乖巧懂事的女孩,周圍優(yōu)秀的朋友越來越多,每次考試都能有很大的進步。作為她的班主任,我很開心能夠見證她的成長,同時有很欣慰,她能有如此大的變化。
別林斯基說:“愛是鑒別教育的尺度”,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作為班主任,我們要用心去感化學生,用愛去教育學生,以博大的胸懷容納學生的一切,對學生要真心、誠心、熱心,時刻關注學生,了解學生思想動態(tài),引導學生積極向上,樹立正確的三觀,消除其逆反心理和敵對情緒,讓學生感受到師愛,學會自愛,撒下愛的種子,讓愛充滿校園,使每個學生度過其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校園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