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茸霞 遂寧市中心醫(yī)院
八成早產兒都會形成程度不同的黃疸,容易產生持久性高膽紅素血癥。一旦沒有結合的膽紅素高于且治療不及時,就會誘發(fā)膽紅素腦病,嚴重影響中樞神經系統(tǒng)[1]。當前,聯合應用水療和撫觸治療方式,能夠有效提高體重與智力水平,且對于黃疸消退的影響積極?;诖耍恼聦⒃绠a兒作為主要研究對象,重點闡述水療聯合撫觸綜合療法的臨床應用價值,以供參考。
選擇我院自2017年04月~2019年04月期間收治的早產兒100例,利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成對照組與實驗組,每組各50例。其中,對照組早產兒男35例,女15例,平均胎齡(33.93±0.54)周;實驗組早產兒男36例,女14例,平均胎齡(33.75±0.62)周。兩組早產兒在臨床資料方面數據經對比后不存在差異,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應用常規(guī)治療護理,將早產兒放置于保溫箱內,母嬰同室24小時,彬根據患兒需求喂奶,確保其營養(yǎng)與水分的充足性。護理工作人員要對患兒黃疸指數測量,并針對家長實施健康宣傳教育。
實驗組應用水療+撫觸綜合治療護理,將水療室的室內溫度調節(jié)到28攝氏度,濕度在55%,而水溫為39-40攝氏度。水療時使用的水需要仿制羊水性質,水深保證患兒足底無法觸及。在患兒喂奶后的30-60分鐘以后可水療,將衣物脫去以后,在臍部貼好防水臍貼,選擇型號適中的游泳圈,在佩戴好后坐式入水。水療期間可播放輕柔性音樂,確?;純旱念^部向上,和新生兒進行交流和溝通,首次水療的時間為8分鐘,待患兒適應后即可將時間延長到10-15分鐘[2]。在撫觸的時候,早產兒可放置在操作臺之上,在撫觸之前,護理工作人員要保證雙手溫暖,將潤膚油涂抹在掌心,由上到下進行撫觸。撫觸過程中,手掌要與嬰兒皮膚緊貼,且力度要適中,針對特定的穴位可加大撫觸的力度。通常,水療和撫觸治療需在早產兒出生以后的6-24小時內開始,每天一次,每次的時間控制在15-20分鐘,而撫觸時間為5-10分鐘。
比較分析實驗組、對照組三個月后的發(fā)育指標、黃疸指標等相關數據。
對于兩組早產兒臨床治療結果,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23.0展開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三個月后的發(fā)育指標、黃疸指標)選擇±s的形式加以表示,展開X2檢驗、t檢驗,若P<0.05,則表示組間差異具備統(tǒng)計學意義。
前者體重為(5.33±1.16)kg、身長(57.06±3.47)cm、頭圍(39.11±3.16)cm,后者體重為(4.21±1.07)kg、身長(51.47±9.54)cm、頭圍(37.33±1.11)cm,t值分別為5.0183、3.8937、3.7579,p值分別為0.0000、0.0002、0.0003,兩組數據比較發(fā)現,兩組比較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實驗組胎糞轉黃時間為(48.66±6.13)h、黃疸消退時間(7.19±1.57)d、胎糞排凈時間為(3.02±0.47)d,對照組胎糞轉黃時間為(70.98±9.77)h、黃疸消退時間(10.49±2.33)d、胎糞排凈時間為(4.46±1.03)d,t值分別為13.6837、8.3053、8.9936,p值分別為0.0000、0.0000、0.0000,各項指標對比,組間比較存在顯著差異性(P<0.05)。
早產兒的器官功能一般尚未完全發(fā)育,所以容易出現營養(yǎng)不良的情況,對其生長和發(fā)育產生了不利影響。而通過水療,可使其應激反應得到緩解,使早產兒認為自身仍處于羊水中,也為后期治療工作的開展提供了必要幫助。通過坐式入水的方式,可避免早產兒的哭鬧,而且播放音樂,對其聽覺發(fā)育十分有利。另外,撫觸可借助皮膚感知覺對大腦神經發(fā)育進行刺激,使得經絡得以疏通,不斷增強其免疫功能,確保機體更好地生長與發(fā)育[3]。
根據以上研究結果可以了解到,實驗組應用水療+撫觸綜合治療護理,各項臨床指標均優(yōu)于對照組,臨床比較差異性顯著(P<0.05)。也就是說,在水療與撫觸聯合治療的基礎上,使得早產兒的體格生長發(fā)育速度顯著加快,有利于其神經系統(tǒng)的發(fā)育,而且胎便的排出時間明顯縮短,對于早產兒黃疸的消退產生了積極的影響,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早產兒生存的質量。
總體來講,針對早產兒實施水療輔助撫觸綜合療法,有效地改善了臨床護理現狀,促進了早產兒的生長和發(fā)育,也有利于黃疸的消退,推廣可行性顯著,進一步推動了臨床治療與護理工作的可持續(xù)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