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海燕
摘? 要:高中語文教學要在新課標的引領下,教師自身進行教育教學觀念的創(chuàng)新,加強學習,樹立正確的價值導向,要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和學生展開互動教學,充分利用教育資源,以學生發(fā)展為本,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培養(yǎng)自身能力,增強自身技能,完善自身精神世界,促進學生終身發(fā)展。
關鍵詞:高中語文;教學;應為;可為
一、高中語文教學的應為
新的課程標準將語文學科目標概括為五個方面:積累·整合,感受·鑒賞,思考·領悟,應用·拓展,發(fā)展·創(chuàng)新,這五個方面是并列的五項語文能力,著眼于全方位地提升學生的綜合語文素養(yǎng)。就課程實施而言,要改變單一的傳統(tǒng)教學中的“滿堂灌”的教學方式,要求師生雙方、生生彼此合作探究,利用多種教學方法整合教學資源,從而取得綜合效益。針對語文教學的綜合性要求,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明確教學目的和教學方式,要從整體上認識教材,把握教材,樹立開放的教材觀,教學內容和實踐活動都要體現(xiàn)其綜合性的教學思想。同時要拓寬語文教學的領域,實現(xiàn)跨學科的語文教學實踐,充分利用課外語文資源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
二、教學經歷的回顧與反思
我所任教的學校是阿勒泰地區(qū)的布爾津縣高級中學,我校一直在推行“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要求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動”起來,讓學生“活”起來。布爾津地區(qū)的學生生源較差,學生基礎弱,是民族聚居地,哈薩克族占大多數(shù),且漢語言班級中大多數(shù)是民考漢,較多學生對學習不感興趣,學習積極性不高,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較差,缺乏自信心,甚至出現(xiàn)厭學情況。因此,學校大力推行“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從傳統(tǒng)的教學課堂中解放出來,激發(fā)學習興趣,提高教學的有效性。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較多弊端。有利于學生多種能力的發(fā)展。例如獨立思考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分析歸納能力,口語表達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等等都會得到提高和發(fā)展。有利于學生學業(yè)水平的提高。傳統(tǒng)的滿堂灌課堂容易使學生開小差,注意力不集中,但在合作學習中是將不同層次的學生分在同一小組,在討論和相互教授、相互啟發(fā)中學習,知識點的記憶更加深刻牢固,久而久之,學生的學業(yè)水平就會有所提高。有利于學生良好人格的形成。在一個小組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責任,無形中培養(yǎng)了學生的擔當意識,培養(yǎng)了團隊精神,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彼此間學會傾聽、分享、理解并幫助他人,有利于良好人格的塑造,有利于學生主體地位的突出。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主要是講授法,以老師講解為中心。小組合作學習則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語文學習中,發(fā)揮其主體地位。例如,講文言文時,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就是老師幫助學生疏通翻譯課文,講解重點字詞,可是未必使學生真正掌握這些知識點,但實行小組合作后,小組成員之間通過查字典、結合課文下的注解就將文章疏通了,一些“跳一跳,夠得著”的問題就解決了,剩下難以解決的問題由組長提出來在全班解答,若全班都解決不了的問題則由老師給予指導解答,這樣層層遞進。在這個過程中,老師為學生營造了一個和諧的學習氛圍,真摯地對待學生,充當指導者、朋友的身份,平等地交流對話,也有利于民主教學環(huán)境的形成。有利于學生自身價值的發(fā)掘。學生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得到老師和同伴的肯定,也易使學生找回自信,激發(fā)學習斗志。小組之間“明爭暗斗”,競爭激烈,有利于提高學習效率,善于獨立思考,甚至敢對教材和老師提出問題。記憶深刻的是有一節(jié)公開課講富爾格姆的《信條》時,最后一個問題設計的是讓學生結合自己的人生或學習經歷,寫一兩條對自己有指導作用的人生信條,大部分同學回答完之后,全班竟然不約而同地問“老師你的人生信條是什么?為什么要以此作為人生信條,理由是什么?”,幸好我早有準備。從這兒就可以看出,學生發(fā)現(xiàn)自身價值后,產生對學習的濃厚興趣,就會善于思考,主動學習。
三、高中語文教學的可為
語文教學的“可為”我主要從聽說讀寫能力方面展開闡述。①聽:聽,即聽人說話,是學生從教師的“講”那里獲取知識的一種重要途徑。如何更好地“聽”呢?首先,要加強字音字義的辨別,因為字音和字義是理解句意的基礎;其次,激發(fā)學生的聽覺,培養(yǎng)學生“聽”的態(tài)度和習慣;最后,加強學生聽的訓練,抓重點、抓中心,把握各個層次的內容。②說:說是指傳遞信息,表達情感,交流思想的重要方式,是思維能力的直接體現(xiàn)。反映在教學上主要指學生的表達能力,即我們常說的口才。③讀:讀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讀是與文本對話,是從文本中獲取知識,因此要加強學生讀的訓練。首先,要在理解的基礎上讀,要勤讀,培養(yǎng)語感,同時要注意停頓、重音、語調、語速、情感等技巧。其次,要注意閱讀形式,理解意思,增強情感,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感悟能力,感受文章的感染力。新課標指出,要培養(yǎng)學生感受、鑒賞、思考、領悟的能力,這些能力的培養(yǎng)必須以閱讀優(yōu)秀作品為基礎,在閱讀中品味作品的語言魅力及思想藝術魅力。④寫:寫,即學生的寫作能力,是對學生各種能力的綜合考察,如何提高學生“寫”的能力呢?首先要求學生善于觀察生活,注意觀察生活中的景、物、人、事等,思考其中情與理的關系,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其次,加強學生的情感訓練,挖掘心中的真情實感。最后,多渠道積累寫作素材,加強寫作技巧的傳授和語言訓練。
總而言之,對于高中語文教學來說,教師需要全面關注學生閱讀興趣與聽說讀寫能力,盡可能在保護其學習自信心的前提下,使之利用課內帶動課外、目標帶動過程、方法帶動思維、交流帶動個性等多個渠道,實現(xiàn)更有效率的語文學習。也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在今后的人生發(fā)展歷史中,充溢著豐富的思想文化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