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鴻
我在大學階段,戀愛之事很是失意,因此常感到苦澀。畢業(yè)以后,有老師要引薦一名女生給我。老師安排我在一間屋子坐下,悄悄交代了幾點,才決定把在另一間屋子里的女生帶過來。老師分別為我們做了介紹,笑一笑,就走了。
女生進門的一瞬間,我感到她充滿活力。她低我一屆。不過我對她總的印象是平淡的,因為我覺得她缺乏一種強烈的吸引力。我當然不會立即與她分手,因為她身上也許蘊藏著令我傾倒的優(yōu)點,有待我發(fā)現。于是,我就約了她再次見面。
我打算去看看她的宿舍。我知道,要了解一個人,非常有效的途徑便是去其生活的地方,那里應該滿是她生活的影子。
那天晚上,她的同學都在教室自習,宿舍里只有她。我們并排坐在她的床邊。她似乎很高興,一會兒拿出藏書,一會兒取出影集,但我頗為被動,覺得寡味。她偶爾斜著身子,用一只胖胖的手支撐在床上,我才醒悟自己所擔任的角色。我終于明白,雖然無法挑出她的缺點,不過我也難以對她產生熱烈的感情。平淡對戀愛似乎是不宜的。我決定結束與她交往。
放假以后,她來看我,并提出在她回家的那天,我能否送一送她。在默然和嘆息之余,我答應了。不過我也暗暗決定,假期結束以后一定收兵,這樣含含糊糊是不妥當的。
為了不攪亂她的安寧,我送她到車站,并盡量熱情、親切,一直送她進入車廂。
周圍也有送行的青年男女,有的真是難舍難分。也許是被這種氣氛感染,她顯得很興奮,又是告訴我她過去的旅行之趣,又是告訴我她家的花園之盛。但我只是禮貌地回應,甚至常常殘忍地將目光投向窗外,看天橋上匆忙奔跑的人。
列車要發(fā)動了,我便下車穿過通道返回。陌生人在我身邊匆匆地走過。我默默地走著,看到通道的出口處晃動著人的影子,有微弱的白光散布其中。這時候,我感到淚水突然奔涌而下。我現在都不知道,當年的淚水是為這個厚道的姑娘涌流,還是為孤獨的自己涌流,或是為蒼涼的青春而涌流?
(珠 柱摘自中國出版集團東方出版中心《在峽谷享受陽光》一書,黃思思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