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慧敏
(內蒙古巴彥淖爾市醫(yī)院,內蒙古 巴彥淖爾)
臨床護理是臨床治療重要的組成部分,臨床護士優(yōu)質的護理水平能有效提高臨床治療有效率的提升,而臨床護理實習生在實習期接受高質量的帶教,對學生往后工作能力提升有重要影響。隨著我國社會水平的提高,人們對醫(yī)療質量要求愈來愈高,而傳統(tǒng)的臨床護理實習帶教已經不能滿足護理教育的現狀。本文通過對“實戰(zhàn)演練法”在臨床護理實習帶教中的應用效果進行研究分析,意在為提高臨床護理水平提出可行性方案。
選取我院2017 年7 月至2019 年7 月臨床護理專業(yè)學生100 名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比組,兩組各50 名學生,其中研究組學生年齡21~24 歲,平均(22.6±1.2)歲,平均體重(57.2±4.6)kg,男女比例1:9。對比組學生年齡21~24歲,平均(22.5±1.3)歲,平均體重(57.5±4.5)kg,男女比例1:9。兩組學生一般資料對比不具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兩組學生均自愿參加此次實驗研究且簽署知情書。
對比組學生接受傳統(tǒng)臨床護理實習帶教教學,學生入院后由專人帶領熟悉臨床環(huán)境,隨后由帶教老師依據臨床護理路徑對臨床護理中的相關知識點教學講解,并對學生護理實習進行一對一的教學指導。在學生實習結束后對其進行理論知識考核和實際操作考核,并對成績進行匯總統(tǒng)計。研究組行“實戰(zhàn)演練法”臨床護理實習帶教教學,由專人帶領學生熟悉臨床環(huán)境,在此過程中不斷完善學生知識體系,隨后通過結合臨床護理案例引導學生自主思考,提高學生專業(yè)知識理解度。隨后組織學生進行臨床護理實戰(zhàn)演練,將學生分為固定組,將不同組別的學生分配到實例臨床護理中,帶教老師進行實戰(zhàn)指導,引導學生進行實戰(zhàn)演練。實戰(zhàn)護理結束后,組織學生進行交流討論,提出各組在實習中出現的問題,并通過教學案例引導學生改善臨床護理。臨床護理實習結束后,對學生進行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考核,并對成績進行匯總統(tǒng)計。
觀察兩組學生理論考核分數以及實際操作考核分數,考核于實習結束后統(tǒng)一展開。
用SPSS 19.0 軟件對研究中數據進行分析處理,用t和()檢驗及表示計量單位,P<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學生經過臨床護理實習帶教后,研究組學生理論考核分數以及實際操作考核分數均優(yōu)于對比組學生且對比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下表1。
表1 兩組學生考核分數對比, 分)
表1 兩組學生考核分數對比, 分)
組別 例數 理論考核分數 實際操作考核分數研究組 50 87.6±3.2 89.4±7.6對比組 50 78.3±2.7 77.9±4.2 t 15.706 9.364 P 0.001 0.001
帶教是教師帶領學生將專業(yè)知識應用在實踐中的過程,將科學有效的帶教模式應用在實習帶教中不僅能提高學生專業(yè)知識融合度,還能促進學生工作能力的提升。在臨床護理醫(yī)學中,實習護士的質量直接影響臨床護理的質量,為確保臨床治療的有效率,將科學的臨床護理實習帶教模式應用在護理實習中極其重要[1-2]。
“實戰(zhàn)演練法”的帶教模式是對實習學生展開實例教學的方式培養(yǎng)學生工作能力,其通過實例教學,能有效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點,提高學生專業(yè)素質。在這種帶教模式中,帶教教師能通過實例引導學生展開思考,提高學生的自主獨立工作能力,再對患者實戰(zhàn)中的誤區(qū)進行指導,培養(yǎng)學生實際動手能力的同時,有效幫助其完善知識體系[3-4]。
本文研究結果顯示,行“實戰(zhàn)演練法”帶教模式的研究組學生,其理論考核分數和實際操作考核分數均優(yōu)于對比組學生且對比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實戰(zhàn)演練法”的應用,能提高學生實際操作水平,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知識體系,進一步提高臨床護理的整體質量,保證臨床治療的合理性、安全性和科學性,值得應用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