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紅英
普洱茶文化博大精深,讓每一個普洱人為之震撼。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認為“普洱茶文化”是一個相當生動有意義的教育題材,它通過一種無形的力量,潛意識地影響著每一個師生的思想、品質(zhì)和行為,甚至改變著他們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
結(jié)合地方特色進校園的主題,我校確定了創(chuàng)建“茶香伴書香”的校園特色來打造“民族文化異彩紛呈,普洱茶文化飄香四溢”的“書香伴茶香校園”,并從“校園環(huán)境外顯普洱茶文化,課堂教學傳授普洱茶文化經(jīng)典,教育活動滲透普洱茶文化”這三個方面著手地方特色進校園工作的開展。三各方面涵蓋了教育教學活動的方方面面,使學校普洱茶文化教育形成了濃郁的氛圍,變成了實實在在的過程,成為學校教育的一大亮點。
一、營造濃郁的普洱茶文化氛圍,接受普洱茶文化的洗禮
學校努力構(gòu)建以普洱茶文化為底色的學校文化,讓學生時時處處接受普洱茶文化的熏陶和洗禮。一是環(huán)境文化,涉及繪畫歌舞、茶文化歷史名人、與普洱茶有關(guān)的名勝古跡等幾個方面的內(nèi)容,校園圍墻上都繪滿了茶畫,寫滿了茶詩;校園的樓梯和走道上都開辟了普洱茶文化長廊,向?qū)W生描繪了普洱茶的種植、采摘、制作和沖泡方法。茶藝室里,擺滿了古色古香的茶具。漫步校園,如同徜徉在普洱茶文化的長廊中,處處都能感受到普洱茶的醇厚芬芳。二是班級文化建設(shè),學校將普洱茶文化與班級文化建設(shè)有機融合,學生在夸家鄉(xiāng),贊普洱中成長,營造了富有特色的班級文化。
二、躬身教育實踐,師生共同成長
要讓普洱茶文化走進學生的心靈,首先要走進教師的心田。學校注重引領(lǐng)教師了解和學習普洱茶文化知識,做傳承普洱茶文化的引路人。鼓勵老師們參加茶藝師培訓,一大批老師獲得茶藝師資格證書。帶領(lǐng)老師們參觀萬畝茶園,景邁山茶園等活動,讓教師帶著對普洱茶文化的理解和摯愛走進學生,走進課堂,在潛移默化中把傳承普洱茶文化的種子播撒在學生的心中。
三、開發(fā)校本課程,健全課程體系
我校積極探索學科教學與普洱茶文化教育相結(jié)合的方法和途徑,要求全體教師根據(jù)學科特點,挖掘拓展學科課程中的普洱茶文化元素,提高學生對普洱茶文化的認同感和學習興趣。我們還將研究性學習的方式運用到校本教材的開發(fā)中,開辟了一個“以人為本,傳承普洱茶文化”的更加廣闊的天地。
四、組織特色活動,促進和諧發(fā)展
學校把普洱茶文化的深厚積淀通過各種載體,滲透到學校教育教學活動之中,通過各項活動凸顯傳統(tǒng)文化。學校以“茶韻四小,普洱飄芳”為主題,開展了普洱茶文化教育系列活動。
1.成立“茶苗藝術(shù)團”
我校在2007年掛牌成立了“思茅四小茶苗藝術(shù)團”,至今該藝術(shù)團已成立12年有余?!安杳缢囆g(shù)團”成立以后,每年都在元旦前夕舉行一次大型的文藝匯演活動。茶藝表演、茶歌、茶舞等以茶為主題的、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節(jié)目深受廣大師生和家長們的好評。匯演活動,使學生多了一個展示自我、張揚個性的平臺,為他們的健康成長提供了良好的環(huán)境和導向;校園文化多了一處宣傳陣地,師生、家長、社會各界多了一份對學校的了解。無形之中,民族文化也得到了繼承和發(fā)揚。
2.興趣小組使“書香伴茶香”校園紅紅火火
興趣小組是學生快樂成長的天地,是普洱茶文化在學生心中滋生的土壤,它彌補了學生課堂專業(yè)知識學習過程中的不足,從而擴大學生的知識領(lǐng)域,發(fā)展他們的獨立思考和創(chuàng)造能力。為此,學校成立茶藝研究興趣小組,茶畫研究興趣小組,茶樂、茶舞研究小組,茶聯(lián)、茶詩、古今茶人軼事研究小組、石斛種植基地……眾多的興趣小組,從不同的層面豐富著學生的學習生活。
3.開發(fā)“茶香校園”校本教材——《茶讀本》
為彰顯我?!耙詫W生發(fā)展為本,和學生共同成長”的辦學理念,體現(xiàn)新課程改革指導思想,也為了使學校文化建設(shè)工作有理論性的指導,我校還開發(fā)了以“茶香校園”為主題的校本教材——《茶讀本》(少兒版)。目前我校新版的《茶讀本》已被列為普洱市少先隊教材。
4.研讀校本教材——《茶讀本》
《茶讀本》是我校教師嘔心瀝血之作,我們將它安入三、四年級的課程表中,讓學生們研讀。教師根據(jù)《茶讀本》撰寫的多篇茶文化教學論文和教案在專業(yè)學術(shù)期刊發(fā)表和獲獎。
讀著這本書,學生們進一步明晰了普洱茶是以生養(yǎng)我們的普洱命名的茶葉。在普洱茶這個美麗的名字的背后,還有這一個個神秘的傳說,一首首動人的詩篇。讓學生一步步走進了我們每天生活的城市普洱,親近著這座茶園里長出的城市普洱。
5.開展“茶香校園”課題研究
在我?!皶喟椴柘恪毙@文化建設(shè)進行得如火如荼時,為使我校文化建設(shè)能向縱深發(fā)展,我校還申報了三個“十一·五”省級科研課題。我們的茶項目課程實現(xiàn)了理論教學與生活體驗的有機融合,三個課題順利結(jié)題,那一本本反思集、教案集、案例集、論文集、花絮集、游戲集,見證著我校校本研究和課題研究的成果,彰顯著全體師生的智慧和才干,凸顯著我?!皶惆椴柘恪钡霓k學特色。
6.舉辦了富有濃郁茶文化特色的校運會
一年一度的校運會,深得師生喜愛。運動會秉承著“地域性、民族性、集體性”的原則,強調(diào)的是“人人運動,人人健康”。
7.研學活動,課堂的延伸
茶文化的知識和技能的拓展。打造“茶香伴書香”的特色校園文化?!安柘惆闀恪毙@特色以弘揚普洱茶文化和地方民族文化為宗旨,以“茶苗藝術(shù)團”為載體,開展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讓學生學會普洱民族特色的茶歌、茶舞,打造并傳承本土民族文化,孩子們走出教室,走出校園,邁向了更廣闊的自然、天地之間,在行中學、在學中知、在思中行,把課堂延伸到茶園中,讓學生從采茶、制茶、品茶活動中更深入了解我們的茶文化!
我校茶文化進校園建設(shè)已經(jīng)建成了比較完善的框架,地方特色進校園、進教材在我校形成了一定的規(guī)模和體系,成為校園文化建設(shè)的一道亮麗風景,彰顯了我校的辦學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