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傳偉
摘要:如今,隨著新課改的深入,大專英語教學方式出現(xiàn)巨大變化。新課標要求教師必須加強學生對于整體文化的了解,并降低教師的主體地位,提高學生的主體地位,促使學生具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來鍛煉聽說讀寫等技能,進而實現(xiàn)與他人正常交流的目標。班級管理策略在英語教學的成功應用能極大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
關鍵詞:班級管理策略;大專;英語教學
大專班級內(nèi)必然存在學生能力差異,尤其類似于英語科目,學生的基礎知識儲備從小便兩極分化,如何令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長期保持學習熱情,如何令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提高英語學習興趣,構建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呢?如果將班級管理策略與英語教學結合,則有助于英語科目教學。本文以英語班主任視角講述班級管理策略在大專英語教學的應用。
一、鼓勵法
由于擔任班主任多年,與學生接觸較為頻繁,從而發(fā)現(xiàn)鼓勵學生能夠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學生回答問題后,教師應盡可能地給予學生積極肯定的表揚,如good,wonderful,excellent等, 教師的鼓勵對學生有極大的促進作用,教師一個鼓勵的眼神或一句肯定的表揚能使很多學生更加努力地學習英語。又例如Do your best,鼓勵學生竭盡全力完成學業(yè),不要害怕困難,敢于迎接挑戰(zhàn),而不是一味地責罵學生,造成其心理陰影。如此,學生的自信心得到增強,學習興趣愈發(fā)濃厚,師生互動日益頻繁,互相了解對方的心思,訴說真正的想法,班級氛圍會更加融洽,教學實施會更加容易。
二、深入了解學生
要想提高教學質量,則必須了解學生的真實需求。首先,教師可開展小組合作學習,通過融合不同性別以及學習能力的學生,令每一組的各方面能力較為平均,進而布置學習任務,要求小組成員互幫互助,按時完成教學目標。合作學習不僅加深同學之間的情感,深化人際關系,而且分工明確,發(fā)揮不同學生的特長,取長補短,極其適合大專英語教學。其次,教師開設合理的考評機制,不能一味地通過考試成績判別學生,而是應當根據(jù)參與活動的積極性、進步程度等綜合考量,避免所有成果均落于優(yōu)等生,而學習成績較差卻付出巨大努力的學生無功而返。最后,教師可安排英文表演活動,小組成員分別扮演不同角色,通過對話訓練,摻雜肢體語言,提高英語學習趣味性,同時令學生樂在其中。把大家都非常熟悉的童話故事如《白雪公主》《灰姑娘》等改編成劇本,小組成員分別扮演不同角色,用英語把它表演出來。這種表演通常都很受歡迎,極大地提高了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三、加深師生互動
通常,教師和學生的關系并不融洽,學生懼怕教師,教師與學生無法平等對話,除上課時間見面外,課余時間幾乎零交流,由此,學生不愿跟隨老師的腳步繼續(xù)學習,而且學習主動性逐漸下滑。本文認為,首先,大專學生應當學會自我管理,班級管理任務是集結班級全體來完成,并非教師一人實現(xiàn)。其次,教師應當在日常生活以及教學中注意自身言行舉止,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否則學生會學習到錯誤行為,而且教師也缺乏足夠的理由糾正學生。最后,班級責任制度必須細化,而且制度的制定也必須依靠集體智慧,不能獨斷專行,教師可以詢問學生應當避免哪些現(xiàn)象,或者不應當禁止哪些行為,從中,教師也可以了解到學生的想法,尊重學生的選擇,給予學生足夠的選擇權利。例如學生認為教師不應占用休息時間來授課,如果存在課時不夠的情況,應當通過舉手表決是否占用休息時間,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的原則,進而達到公平最大化。又例如早上或者中午某時間段播放聽力效果更好,某時間段默寫單詞效果更佳,作業(yè)量應低于多少不會過于增加學生負擔。上述問題均是師生常見分歧點,只要教師適當滿足學生要求,合理安排教學任務以及時間,學生便不再排斥此科目。
四、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觀念
學校應秉持以人為本的教育原則,充分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為辦學事業(yè)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竭盡全力滿足教師需求,支持并鼓勵教師多出去學習培訓,以推動教師在道德素養(yǎng)以及個人能力的發(fā)展。例如保證英語教學秩序穩(wěn)定性的情況下,培養(yǎng)教師和學生自我管理的意識,令教師行使更多權力,通過自身努力可以合理地晉升,如此不僅加快學校事務的運轉效率,而且有助于促進師生積極發(fā)展,從而提升英語教學效率以及質量。教師應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觀念,關心愛護每一個學生,既要關愛學習成績好的學生,也要關愛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教師要給予每個學生同等的機會和權利,不能只偏愛學習成績好的學生,而且盡可能從學生的角度來考慮問題。教師不僅要關心學生的學習成績,而且要幫助學生解決在生活中碰到的困難。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愛,一定會更加努力地學習英語。 如此能更好地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五、幫助學生尋找學習動機
往往大專學生難以學好英語科目是由于其缺乏足夠的理由,如果僅僅以考高分、上大學等常見理由來搪塞學生,難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根據(jù)調查得知,絕大多數(shù)學生無法學好英語就是由于無法持續(xù)學習,即便有些學生的學習能力極大,但是由于偏于團體學習方式,所以難以靜心聽完整節(jié)課程。由此,教師應當在上課途中穿插活動令學生舒展身心,例如邀請同學在走廊來回跑一分鐘、俯臥撐、唱歌等,緩解學習壓力,同時身心得到活動。此外,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對于娛樂時間較為敏感,如果過于克制其樂趣,會適得其反。反之,如果滿足學生的需求,小心翼翼地接觸他們,通過鼓勵、贊美等方式激發(fā)其學習斗志,會事半功倍。教師應在日常生活中關注學生的閃光點,指出其優(yōu)點,幫助其發(fā)揮出潛力,一旦發(fā)現(xiàn)這類學生失去自信心,就立刻給予認同感。最后,無論何種教學活動,教師都不應放棄學生,邀請全體學生參與進來,要求每個人都為活動貢獻自己的力量,獲得成就感。同時,因材施教極為重要,例如某些學生的單詞量充足,記憶力極佳,則教師可鼓勵其參加單詞比賽,從而獲得自信心。又例如某些學生的口語能力較好,則給予其時間朗讀課文,展現(xiàn)自己的魅力。
六、構建班干部團隊
由于教師的工作時間有限,因此師生相處的時間較少。反之,學生的交流必定多于師生關系,因此,打造高素質班干部團隊有助于班級管理事業(yè),使其擔當榜樣責任。具體而言,采用民主集中的方法選舉品學兼優(yōu)、責任心強且樂意為班級服務又能讓人信服的學生擔任班干部,把以班主任為主體的班級管理工作逐漸過渡到以班干部為主體的管理,促使其積極參與班級活動的制定、執(zhí)行等環(huán)節(jié)。通過大量的實際勞動,班干部必然會掌握與學生交流的技巧,調和班級內(nèi)部矛盾,不僅有助于解決同學的難題,而且在無形中提升自己的綜合素養(yǎng),率先學會自我管理和約束。在學習方面,高素質的班干部團隊能起到很好的帶頭作用,可以帶動其他同學一起積極地學習英語,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在考勤、紀律方面,高素質的班干部團隊能很好地協(xié)助教師管理,對英語教師的有效教學提供了很大的幫助。筆者有深切的體會,高素質的班干部團隊的班級課堂紀律特別好,學習氛圍特別濃,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特別高。教師在這樣的班級上課,教學效果就特別好,真正做到“教學相長”。因此,構建班干部團隊可以促進大專英語教學。
結語
班級管理策略直接影響學生的日常行為習慣以及學習質量,因此,大專英語教學也深受班級管理的影響。由于英語科目較為特殊,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因此,班主任應當給予學生自信心,因材施教,舉辦活動,構建合理的班級制度,加深與學生的交流,從而調動學生對英語科目的學習興趣,實現(xiàn)英語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邵煜. 論班級管理策略在中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 教師, 2012(12):35-36.
[2]溫祥軍. 試論班級管理工作對英語教學的影響[J]. 新課程導學, 20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