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丙花 唐貴敏 張鵬遠 趙登超 梁靜 侯立群
摘要:山東省濟南市南部山區(qū)幅員廣闊,地形復雜,核桃種植歷史悠久,是山東核桃主產區(qū)之一。本研究通過實地調查發(fā)現(xiàn)南山核桃種質資源豐富,產業(yè)優(yōu)勢明顯,但普遍存在結果晚、產量低、品質差、效益低等問題;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實生栽培比重過大、栽植密度過大、管理技術相對落后等。根據(jù)南山核桃實際生產情況,提出了合理間伐、高接改優(yōu)、加強管理等增產增效的技術措施,以期提升南山核桃產業(yè)發(fā)展?jié)摿εc空間,進一步促進南山核桃產業(yè)發(fā)展。
關鍵詞:核桃;栽培現(xiàn)狀;問題分析;改造措施;濟南南部山區(qū)
中圖分類號:S664.1-1(252) ?文獻標識號:A ?文章編號:1001-4942(2020)02-0163-04
Abstract The southern mountain area of Jinan City, Shandong Province is one of the main production areas of walnut with rich land resources and long cultivation history. Through field investigation, we found abundant walnut germplasm resources endowed it with distinct walnut industry development advantage in the southern mountain area of Jinan. However, the problems of late fruiting, low yield, poor quality and low benefit were still existed commonly. These were mainly due to the large proportion of seedling cultivation, the high planting density, the relative backward management technology, and etc.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walnut production situation of the southern mountain area, we put forward some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yield and benefit of walnut, including reasonable thinning, high grafting and strengthening management. It was expected to enhance the development potential and space and then further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walnut industry in the southern mountain area of Jinan City, Shandong Province.
Keywords Walnut; Current situation of cultivation; Analysis of problems; Reform countermeasures; The southern mountain area of Jinan
核桃(Juglans regia L.)是重要的堅果和木本油料樹種,同時還是重要的用材樹種、生態(tài)樹種和生物質能源樹種,可提供優(yōu)質木材和多種工業(yè)原料,廣泛種植于山區(qū)、丘嶺和田園等地[1,2]。目前,核桃產業(yè)已成為中國許多地方的支柱產業(yè),在調整農業(yè)種植結構、增加農民收入、出口創(chuàng)匯以及保障國家糧油安全和生態(tài)安全方面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被列為國家戰(zhàn)略性樹種[3-8]。山東省是我國核桃東部沿海分布區(qū)的主要產區(qū)之一,濟南南部山區(qū)是山東核桃主產區(qū)之一,其核桃栽培歷史已有2 000多年[9-12]。目前在濟南南山區(qū)柳埠鎮(zhèn)亓城、李家,仲宮鎮(zhèn)的劉家,西營鎮(zhèn)的上降甘等村均保存有300~400年生的大樹,百年以上的大樹也隨處可見。為了全面提升南山核桃產業(yè)質量,山東省林業(yè)科學研究院核桃團隊對南山核桃栽培現(xiàn)狀進行了系統(tǒng)的調查分析,總結了南山核桃產業(yè)發(fā)展中的栽培技術問題,提出了南山核桃產業(yè)提質增效的技術途徑,以期有效提升南山核桃產業(yè)質量,增加農民收入,為實現(xiàn)鄉(xiāng)村振興,進一步推動核桃產業(yè)發(fā)展提供技術支撐。
1 南山核桃栽培現(xiàn)狀
1.1 種質資源豐富
南山核桃主要栽培區(qū)位于濟南南部山區(qū),地處泰山余脈,北至濟南市中心城南邊界,南至泰安界,西至歷城與長清區(qū)界,東至章丘界,面積1 400 km2;土地資源豐富,土壤、氣候等地理條件都適合優(yōu)質核桃生長;風景秀麗、山清水秀、空氣清新,為核桃綠色環(huán)保無公害生產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環(huán)境條件。
南山核桃種植歷史悠久,‘雞爪綿為該區(qū)特色種質資源類型?!u爪綿系晚實核桃實生群體,雌雄同株異花,外圍枝結果能力強,因結果枝形如雞爪而得名。其堅果近圓形,基部稍大,尖小,黃褐色,表面較光滑,縫合線窄而中突,殼薄而脆,一般單果重12~16 g,種仁充實飽滿,淡黃色,一般出仁率40%~50%,生食無澀味,質地脆香,適宜多種食品加工[13-16]。由于種子實生繁殖,‘雞爪綿核桃后代變異性大,產生了十分豐富的種質資源,通過系統(tǒng)調查,項目組已發(fā)現(xiàn)了具有高油(脂肪含量>65%)、高蛋白(蛋白質含量>25%)、砧木高抗逆(干旱、低溫)等特異性狀的優(yōu)良株系,為深入開展南山核桃超級品種(系)選育提供了技術支撐[13-16]。
1.2 產業(yè)優(yōu)勢明顯
20世紀90年代,歷城區(qū)在核桃大方塊芽接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核桃嫁接成活率可達80%以上,為核桃良種的推廣應用做出了突出貢獻。2013年4月15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yè)部正式批準對“歷城核桃”實施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近年來,濟南市政府非常重視南山核桃產業(yè)發(fā)展,先后出臺了一系列優(yōu)惠政策,支持南山核桃產業(yè)發(fā)展。目前,濟南南部山區(qū)核桃種植面積達1.2萬公頃,年堅果總產量1.3萬噸,是名副其實的中國核桃之鄉(xiāng)。核桃產業(yè)已經成為南山區(qū)群眾脫貧致富的主導產業(yè),同時南山核桃在生態(tài)綠化、水土保持方面也發(fā)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2019年,濟南市政府將南山核桃列為濟南市十大農業(yè)特色產業(yè)之一,并批準立項“濟南市十大農業(yè)特色產業(yè)科技創(chuàng)新項目——南山核桃優(yōu)質安全高效生產關鍵技術創(chuàng)新與示范項目”,重點支持南山核桃產業(yè)發(fā)展,其產業(yè)優(yōu)勢明顯,前景廣闊。
2 南山核桃栽培問題分析
據(jù)調查,2015—2019年,南山核桃連續(xù)5年平均666.7m2產干果不足50 kg,收入僅600元左右,南山核桃產業(yè)進入“硬核危機”,陷入低產、質差、低效的惡性循環(huán)[17]。
2.1 實生栽培比重過大,良種利用率有待提升
濟南南部山區(qū)核桃種植以實生、散生的‘雞爪綿核桃為主。由于種子實生繁殖,長期受自然條件的影響,使‘雞爪綿核桃后代變異性大、劣多優(yōu)少,且栽培管理技術粗放,導致產量低、堅果質量差等問題[13-16]。近年來,隨著濟南市政府對南山核桃產業(yè)的重視不斷加強,南山區(qū)積極推動核桃良種化生產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由于受自然、社會、經濟條件及林農專業(yè)技術水平等因素的影響,優(yōu)良核桃品種并沒有在南山區(qū)得到積極有效推廣。加之引進品種比較混雜,改優(yōu)接穗及嫁接苗良種純度低,良莠不齊,致使南山核桃良種使用率及其標準化栽培仍處于較低水平。
2.2 栽培密度過大,種植空間亟需改善
南山核桃‘雞爪綿樹體高大,樹勢中庸,樹姿開張,枝條中粗、稍下垂,壽命可達幾百年,結果年齡可達百年以上。一般立地條件下,‘雞爪綿核桃播種后6~10年開始結果,15年左右進入盛果期,此時樹高及冠幅可達10 m左右。由于對“密植高產”的片面理解,南山核桃建園時栽植密度普遍過大;果農不能根據(jù)核桃品種特性和園地立地條件實施配套的去雄、疏果、整形修剪等管理措施。
2.3 管理技術相對落后,標準化種植技術還需加強
長期以來,核桃因其根深、采收較早、冬前物質積累充分、易形成花芽等特性,而被認為是易成活、好管理的“鐵桿莊稼”,“重栽輕管”是制約南山核桃產業(yè)發(fā)展的主要問題。加之房前屋后、荒山地埂均有種植,分布雜亂,經營分散,水肥保持與節(jié)約等工程設施難于實施,核桃規(guī)模化、集約化、機械化、標準化和產業(yè)化生產不易實現(xiàn)。
南山核桃管理人員多為老弱婦孺,對核桃生產管理大多還停留在傳統(tǒng)栽培技術水平上,任其自然生長,管理粗放,施肥、澆水、整形修剪及病蟲害防治等配套技術措施跟不上。長期粗放管理致使園內土壤水分及肥力下降,樹體高大,樹形、樹體結構混亂,大枝多且層次不清,多主枝輪生、疊生或并生,樹冠郁閉,內膛空虛,通風透光差,病蟲害發(fā)生嚴重,落花落果嚴重,連續(xù)結果能力降低,堅果商品性差,影響市場競爭力。
3 南山核桃栽培管理對策探討
3.1 合理間伐,科學調整密度
針對南山區(qū)以農戶為基本單位分散經營而形成的點狀、條塊狀核桃園區(qū),根據(jù)果園的立地條件、栽植方式、管理水平及郁閉程度,進行適時適度間伐,調整密度,并結合整形修剪技術,改善果園通風透光性,降低病蟲害發(fā)生率,提升堅果產量和質量,達到提高果園效益的目的。間伐應堅持“因園間伐、伐劣留優(yōu)、臨給久讓、逐步間伐、修剪結合、挖除根茬”的基本原則,即:根據(jù)果園的實際情況采取不同的間伐措施(如隔行間伐、隔株間伐、品字形間伐等);將樹勢強、無病蟲害的好樹確定為長久樹留下,將樹勢弱、有病蟲害的劣樹確定為臨時樹逐步伐掉;根據(jù)果園郁閉程度及長久樹和臨時樹的具體生長情況,結合大枝回縮、疏除等修剪方式漸進式完成間伐,以保持產量和果園效益[18-21]。此外,間伐的同時,必須將間伐樹的地下根茬一并挖除并移出果園,以降低間伐弱樹對土壤及長留樹的不利影響,為留下的長久樹留出有效的根系生長空間,提高其對土壤水分和養(yǎng)分的吸收利用率。
3.2 高接換優(yōu),加快優(yōu)良品種應用
良種化是保證核桃優(yōu)質高效栽培,達到最佳效益的前提[22-24]。根據(jù)南山區(qū)‘雞爪綿實生核桃群體樹體高大、主干較高、主側枝較多的生物學特性,宜采用多頭高接換優(yōu)的嫁接方式(即保留原有樹體骨架,在多個主枝和側枝上嫁接良種)實現(xiàn)良種化[25-27]。根據(jù)樹體骨架,可一次高接5~15個主/側枝,既省事、見效又快。此法可充分利用‘雞爪綿核桃根系發(fā)達,樹體貯藏營養(yǎng)豐富的特點[13],保證嫁接后接穗快速生長,實現(xiàn)提早結果,保證效益。
對于高接換優(yōu)良種的選擇,一方面,可選擇早實性、豐產性強的‘奧林、‘清香、‘綠香、‘元林等核桃良種。另一方面,通過對南山區(qū)現(xiàn)有‘雞爪綿實生群體進行全面調查分析,從中選出具有特異性狀的株(系)進行高接改優(yōu)。
3.3 強化管理,提高管理能力
3.3.1 整形修剪 針對南山區(qū)核桃樹齡偏老、樹體衰弱、樹冠郁閉等普遍現(xiàn)象,建議對大樹進行落頭修剪,降低樹高,不僅可解決光照問題,也便于樹體管理。對大枝進行回縮修剪,以促發(fā)新的結果枝,形成新的樹冠,實現(xiàn)老弱樹更新復壯。
對于高接改優(yōu)的核桃樹,高接后1~3 年以培養(yǎng)骨干枝,促發(fā)新的結果枝,快速恢復樹冠為主要修剪目的,多采用輕剪、短剪、開角等修剪措施。第3年開始采取骨干枝中度短剪,下垂枝回縮,病蟲枝、輔養(yǎng)枝和徒長枝疏剪、緩放等修剪措施,以調節(jié)各級骨干枝,培養(yǎng)結果枝組,維持樹體平衡,保證豐產優(yōu)產的持續(xù)性[25,28]。
3.3.2 土壤管理 ?由于南山區(qū)立地條件差,加之長期疏于土壤管理,普遍存在土壤沉實,嚴重制約了核桃根系的生長與伸展,降低了根系對水肥的吸收能力,影響樹體生長和產量的形成。因此建議及時采用刨挖樹盤、園地深翻、中耕松土、鋤草等措施疏松土壤,改善土壤理化性質、增強土壤通透性,為核桃創(chuàng)造疏松的根際環(huán)境條件,以促進根系生長,提高其水肥吸收能力。
3.3.3 肥水管理 充足的水肥供給是保證核桃樹體健壯生長,連年豐產優(yōu)產的關鍵所在。針對南山區(qū)土層較薄、肥力較差,含砂量多且顆粒粗糙,滲透速度快,保水、保肥性能差的問題,建議每年園地深翻配合施用大量有機肥,既能保證土壤養(yǎng)分供應能力,又能改善土壤理化性質,提高水肥保持能力。此外,要適時適量進行灌溉及施用化肥,以快速滿足核桃不同生長階段的營養(yǎng)需求。
南山區(qū)群山環(huán)抱、溝壑縱橫,在工程節(jié)水保肥措施實施受限制的條件下,建議采取溝渠建壩雨季截流、旱季澆灌,地表覆蓋(膜、草),施用化學保水保肥制劑等技術措施來實現(xiàn)有限資源的高效利用。
3.3.4 病蟲害防治 ?危害南山區(qū)核桃的主要害蟲為草履蚧和核桃舉肢蛾,主要病害是核桃炭疽病和黑斑病,需抓住關鍵時期,采取綜合防治法。秋冬季結合樹干涂白、修剪和深翻改土,及時清除病蟲危害枝葉、僵果,刮除病斑、越冬蟲卵,并移出園區(qū)集中深埋或燒掉;夏季及時剪掉發(fā)病枝葉、果實,撿拾落果落葉并集中深埋,同時適時適量采用人工、物理和化學等防治措施,以盡可能地保護樹體,提升果實產量和質量[29-34]。
參 考 文 獻:
[1] 郗榮庭, 張毅萍. 中國果樹志: 核桃卷[M]. 北京: 中國林業(yè)出版社, 1996.
[2] 裴東, 魯新政. 中國核桃種質資源[M]. 北京: 中國林業(yè)出版社, 2011.
[3] Chen L N, Ma Q G, Chen Y K,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major walnut cultivars grown in China based on nut phenotypes and SSR markers [J]. Scientia Horticulturae, 2014, 168: 240-248.
[4] 葛昭. 中國核桃國際競爭力及貿易潛力分析[D].南京:南京農業(yè)大學, 2016.
[5] 易善軍. 世界核桃生產概況及中國核桃提升策略[J]. 四川林業(yè)科技, 2017, 38(5): 105-108,117.
[6] 傅本重, 鄒路路, 朱潔倩, 等. 中國核桃生產現(xiàn)狀與發(fā)展思路[J]. 江蘇農業(yè)科學, 2018, 46(18): 5-8.
[7] 馬慶國, 樂佳興, 宋曉波, 等. 新中國果樹科學研究70年——核桃[J]. 果樹學報, 2019, 36(10): 1360-1368.
[8] 李婷, 郭亞軍, 姚順波. 中國木本食用油料價格波動規(guī)律分析: 以油茶、核桃為例[J]. 林業(yè)經濟問題, 2014, 34(2): 138-144.
[9] 王貴芳, 張美勇, 徐穎, 等. 山東核桃種質資源現(xiàn)狀分析及開發(fā)利用[J]. 山東農業(yè)科學, 2017, 49(5): 140-143.
[10] 劉振巖, 李震三. 山東果樹[M]. 上海: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0.
[11] 呂永來, 何珍. 全國各?。▍^(qū)、市)核桃、板栗、棗產量排行榜[J]. 中國林業(yè)產業(yè), 2013(4):60-61.
[12] 張美勇, 徐穎, 劉嘉芬, 等. 山東省核桃栽培歷史及栽培區(qū)劃[J]. 落葉果樹, 2008(1):1-6.
[13] Liu B H, Liang J, Tang G M, et al. Drought stress affects on growth, water use efficiency, gas exchange and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of Juglans rootstocks [J]. Scientia Horticulturae, 2019, 250: 230-235.
[14] 時燕, 王雪, 趙登超, 等. 雞爪綿核桃堅果質量與堅果三徑變異及相關性研究[J]. 山東林業(yè)科技, 2009(5):10-13.
[15] 時燕, 劉冬芝, 趙登超, 等. 山東雞爪綿核桃果實經濟性狀鑒定與選優(yōu)[J]. 經濟林研究, 2010, 28(4): 72-72.
[16] 時燕. 雞爪綿核桃實生群體果實特征的研究[D]. 濟南:山東師范大學, 2010.
[17] 楊璐. ‘硬核雞爪綿咋不吃香了[N]. 濟南時報, 2019-11-7.
[18] 衛(wèi)振和, 李成高, 衛(wèi)新喜. 成齡郁閉果園間伐技術[J]. 山西果樹, 2013(1):14-16.
[19] 胡煥平, 蓋志君. 果園郁閉及不規(guī)范樹形的技術改造措施[J]. 河北果樹, 2012(5):33, 35.
[20] 徐立新, 李泓, 劉紅宵, 等. 間伐方式對郁閉核桃園生長結果及光照的影響[J]. 河北果樹, 2019(1): 17, 21.
[21] 林鳳. 核桃密植園改造技術[J]. 農業(yè)與技術, 2017, 37(6): 213.
[22] 代志國, 劉金柱, 郭江, 等. 核桃生產栽培中存在問題及解決措施[J]. 河北果樹, 2014(4):30-31.
[23] 郭久丞, 鄭文美, 郭江, 等. 核桃栽培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中國果菜, 2012(10):10-11.
[24] 施麗麗, 王素娟, 王俊志. 丘陵區(qū)早實核桃省力化栽培發(fā)展滯后原因及對策[J]. 河北果樹, 2018(Z1):43,53.
[25] 申南南. 核桃高接關鍵技術研究[D]. 保定:河北農業(yè)大學, 2014.
[26] 姚娟. 核桃低產林高接換優(yōu)改造措施[J]. 農業(yè)與技術, 2015, 35(13): 88,90.
[27] 高扉. 高接技術在核桃低效林改造中的應用[J].中國園藝文摘, 2015, 31(10): 189-190,193.
[28] 劉杰. 丹鳳縣核桃低產林成因及改造技術[J]. 現(xiàn)代園藝, 2018(10):64-65.
[29] 隋韻靜, 張海鋒, 彭子嘉, 等. 兩種混配劑防治核桃炭疽病的研究[J]. 中國南方果樹, 2018, 47(6): 88-91.
[30] 馬華冰, 陳利英, 賈志華, 等. 早實核桃黑斑病和炭疽病發(fā)病規(guī)律及綜合防治[J]. 河北果樹, 2019(4): 45-46.
[31] 王清海, 李廣強, 劉幸紅, 等. 核桃炭疽病在山東地區(qū)季節(jié)流行動態(tài)及防治措施[J]. 西部林業(yè)科學, 2017, 46(5): 13-17.
[32] 曲文文, 楊克強, 劉會香, 等. 山東省核桃主要病害及其綜合防治[J]. 植物保護, 2011, 37(2): 136-140.
[33] 郭蕊. 核桃樹的主要病蟲害及防治[J]. 落葉果樹, 2018, 50(2): 67-68.
[34] 趙寶軍, 劉楓. 不同藥劑(組合)對核桃細菌性黑斑病田間防治試驗[J]. 中國果樹, 2017(4):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