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欣悅 尹崴儀 閔犇 孫蕾
【摘 要】 本文在問卷調查的基礎上,分析了??谑行@網絡安全現狀,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對策建議。在學校方面,要重點抓好學生的網絡安全教育,使學生能自覺遵守網絡的法律法規(guī)并且會使用法律的武器保護自己的合法權利;在教師方面,應找到適當的教育切入點,利用班會、放映電影等開展網絡安全講座,實施網絡安全教育;在家庭方面,要定時和學校教師溝通交流,了解學生情況,配合學校教育;在社會方面,要完善健全法律、法規(guī),為維護網絡安全提供法律依據和保障。
【關鍵詞】 校園網絡安全;現狀;對策;海口市
2019年2月,中國互聯(lián)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fā)布的《第43次中國互聯(lián)網絡發(fā)展狀況統(tǒng)計報告》中指出,截至2018年12月,我國網民規(guī)模為8.29億。[1]青少年,肩負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艱巨任務,他們也是使用網絡最活躍的群體。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青少年安全工作,親切關懷青少年健康成長。但隨著網絡的發(fā)展,網絡安全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青少年的成長。在調查學生面臨的校園安全問題中,網絡安全問題呈現了高度規(guī)律性,所以探究其深層原因并根據原因給出相應的對策對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和民族的偉大復興尤為重要。本次調查主要是針對校園安全問題,選取??谑行W、中學、大學進行調研,各發(fā)放100份問卷,共發(fā)放問卷300份。收回有效問卷298份,有效率為99.3%。
一、??谑行@網絡安全現狀
1、網絡安全問題呈現高度規(guī)律性
在學生面臨的校園安全問題中,網絡安全問題呈現了高度規(guī)律性。小學中面臨網絡安全問題的學生只占29.29%,到中學的所占比例升高到了41.41%,而大學生中面臨網絡安全問題的人群高達52%,呈現逐級遞增的關系(如圖1)。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小學使用網絡的頻率不多,多數家長會因耽誤學業(yè)或有損視力等原因為由限制小學生使用網絡,所以小學面臨網絡安全問題的人群所占比例不高,僅占29.29%。二是中學家長也會限制中學生使用網絡,但由于中學生正處于叛逆期且具有一定的零花錢,去網吧上網的現象頗高,甚至有些中學生已經有了手機,種種原因使得面臨網絡安全問題的中學生較小學生相比升高到了41.41%。三是大學生的網絡行為十分頻繁,網絡生活已經成為當代大學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當代大學生使用網絡社交,利用網絡兼職,通過網絡購物,使用網絡貸款,通過網絡學習工作,玩網絡游戲等的行為大幅度增加了網絡安全問題的發(fā)生概率,使得面臨網絡安全問題的大學生高達52%。
2、普遍認為當代所處的網絡環(huán)境比較安全
在受到網絡安全問題的中學生和大學生中均有2%的人認為我們現在所處的網絡環(huán)境很安全,在受到網絡安全問題的小學生中有13.79%的人認為現在所處的網絡環(huán)境很安全。所以不論處于哪個階段的學生,均不認為我們現在所處的網絡環(huán)境很安全,出現這個現象的原因主要是因為網絡作為一個虛擬世界,本就存在著許多不安全的因素,至今不過短短發(fā)展了五十年,它的運作規(guī)律還沒有完全清楚,必要的運行規(guī)則也還有待完善。[2]所以我們現在所處的網絡環(huán)境有網絡暴力,校園貸,購物風險,網絡詐騙,黑客病毒,信息泄露,不良網站,高科技犯罪,有害信息傳播等的安全問題。認為當代我們所處的網絡環(huán)境不安全的人數,從小學到大學均是呈現逐級遞增的規(guī)律,認為當代我們所處的網絡環(huán)境很安全和比較安全的人數,從小學到大學呈現逐級遞減的規(guī)律??傮w來講,不論哪個年齡段占的比例最多的還是認為當代所處網絡環(huán)境比較安全。出現這些現象的原因是:首先,小學生本身接觸網絡的時間短,受到的網絡影響少,自身的網絡安全意識不強,所以認為所處網絡環(huán)境很安全的人數較其他兩個年齡段的人多,而認為所處網絡不安全的人又較其他兩個年齡段的人少。其次,學生是網絡的受益者,但同時在面對網絡安全問題等事上也受到了一定影響。所以認為當代所處網絡環(huán)境比較安全的人數是最多的,比較安全也是對我們現在所處網絡環(huán)境的客觀評價。再次,大學生作為使用網絡的主體,使用網絡的頻率高,所以可能他們自身受到了很多網絡安全問題或者聽見看見身邊人所發(fā)生的網絡安全事件很多,所以大學生認為當代網絡環(huán)境不安全的人所占的比例最多。
3、一直對網絡中的陌生人心存警惕
通過調查可以看出,在現在網絡安全問題頻發(fā)的形勢下,學生的網絡安全素質普遍較高,但也有少部分人較差。從對網絡中的人或物是否一直心存警惕的調查中可以看出,小學生的警惕性最差,僅有55.17%的人會一直對網絡中的人或物心存警惕,31.03%的人剛開始會心存警惕,而后來熟悉了就放松警惕了,甚至有13.79%的人從不對網絡中的人或物存在警惕。其原因在于一是小學生網絡安全知識缺乏;二是網絡安全意識薄弱;三是網絡安全防范能力差。[3]隨著年齡的增長,中學生和大學生對網絡中的人或物警惕性增加,原因在于所學的網絡安全知識有所增加,網絡安全意識增強,網絡安全防范能力也有所提高。
4、個人信息的保密意識較高
小學生對于個人信息的保密意識較中學生和大學生來講最高,表示在網絡中肯定不會對陌生人或網站泄露自己真實信息的人占89.66%,而中學生表示在網絡中肯定不會對陌生人或網站泄露自己真實信息的人只有58.54%,認為可以泄露一些的人占39.02%。大學生中有71%的人表示在網絡中肯定不會對陌生人或網站泄露自己的真實信息,29%的人表示可以泄露一些。會對陌生人或網站泄露自己全部真實信息的人較少,但小學生中有6.90%的人和中學生中2.44%的人會全部把個人信息泄露出去,大學生則沒有。出現這個現象的原因可能是:其一,小學生的安全意識較差,學校和家長都加大宣傳力度對小學生進行各類型的個人信息的保密意識教育,所以表示在網絡中肯定不會對陌生人或網站泄露自己真實信息的人中小學生最多。其二,中學的網絡安全教育不多,而且學生正值叛逆期,通過網吧等途徑接觸網絡的時間很多,對于個人信息的保密意識也就越來越差,所以在網絡中表示肯定不會對陌生人或網站泄露自己真實信息的人只有58.54%,而認為可以泄露一些的人占39.02%。其三,作為受過高等教育的大學生,個人信息的保密意識較高,也沒有人會在網絡上泄露自己所有的個人信息。
5、面對網絡安全隱患時戒備心強
在收到陌生的短信(包含鏈接),并且短信內容是比較關注的內容時,學生的選擇出現高度統(tǒng)一,會毫不猶豫就打開的人數最少,大部分人都會反復審核信息的安全性,或者直接刪除信息,視而不見。而在收到好友的信息,并且涉及金錢的問題時,毫不猶豫就轉賬的人也最少,大部分學生會選擇用見面或打電話等方式確認發(fā)信息的是否是朋友本人,也有一部分人對于此類消息不予理睬。通過對這兩個問題的調查,可以看出學生們對于一些網絡中可能存在安全隱患的事件,戒備心較強。原因可能是由于此類事件報道較多,引起了學生們的注意,從而加強了他們的戒備心。
6、網絡詐騙是網絡安全的頭號問題
網絡詐騙作為危害網絡安全頭號問題,在不同的年齡段中發(fā)生率呈現高度的規(guī)律性。在小學生中有68.97%的人周邊沒有發(fā)生過網絡詐騙,而中學生中72.16%的人周邊發(fā)生過網絡詐騙,大學生周邊發(fā)生過網絡詐騙的人數增加到了85%。由此可說明,從小學到大學,網絡詐騙的發(fā)生率由低變高。小學生接觸網絡的時間少,而中學處于叛逆期的學生增加了上網的時間卻沒有更高的網絡安全意識,大學生的日常幾乎都離不開網絡,所以收到網絡詐騙影響的人最多。而且從遇到的詐騙形式來看,除了電話詐騙和短信詐騙這兩個常見的詐騙形式,兼職工作詐騙和淘寶刷單詐騙呈現了由小學到大學逐級遞增的關系。大學生有了很多的空閑時間,尋找兼職補貼生活費成了很多大學生的選擇,很多不法分子利用這一點用兼職吸引大學生進行詐騙。網絡購物作為大學生普遍的購物方式,也被不法分子作為誘餌吸引大學生進行詐騙。而大學生網絡安全意識薄弱,部分高校對大學生網絡安全教育力度不夠、影響不大、簡單應付、流于形式;大學現行的學生管理制度,對學生離校期間的監(jiān)管存在制度缺失,沒有就安全高發(fā)問題與學生家長形成有效的溝通機制;而且針對網絡信息傳播速度快、形式多樣化的特點,大學校園網絡沒有形成有效防范機制。[4]
7、遇到詐騙情況時的處理方法各有不同
當遇到詐騙時,每個年齡段的學生選擇面對的方式不同,小學生中有55.17%的人選擇向相關單位檢舉,中學生選擇面對詐騙的方式多種,有31.71%的人選擇向相關單位檢舉,有26.83%選擇與之周旋,有21.95%的選擇向親朋好友尋求幫助,有19.51%的人選擇對此置之不理。大學生中有60%的人選擇置之不理,選擇向相關單位檢舉的人只占25%。由此可以看出:小學對于法律的宣傳比較到位,當小學生面對網絡詐騙時,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尋求法律的幫助。中學生對于詐騙處理的法律意識淡薄,并且對于遇到詐騙情況的處理沒有明確的辦法,不能很好的做出正確的選擇。從大學生中有60%的人選擇置之不理,選擇向相關單位檢舉的人只占25%,可以看出大學生不善于用法律的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利,而嫌麻煩的選擇對于網絡詐騙置之不理,這樣會導致那些不法分子可以不受限制的危害下一個受害者。
二、對策措施
網絡安全教育需要學校、教師、家庭和社會的共同作用。[5]具體措施如下:
1、學校方面
學校作為使用網絡最密集的區(qū)域之一,要重點抓好學生的網絡安全教育,使學生能自覺遵守網絡的法律法規(guī)并且會使用法律的武器保護自己的合法權利,讓自身不受到網絡的傷害。并按國家教育部的規(guī)定,把安全教育作為必修課納入教學計劃,并確定授課時數,根據不同年齡段制定不同的安全教育內容。嚴格按照要求,予以貫徹落實。還可以成立學校的安全教育社團,由專業(yè)的老師指導,定期對學生開展網絡安全知識的普及和教育活動,幫助學生增加網絡安全知識,提高網絡安全素養(yǎng),充分的調動學生們的積極性。
2、教師方面
教師對于學生受教育的影響非常大,不能只是為了完成學生的安全教育任務,走個過場。應該找到適當的教育切入點,利用班會、放映電影、開展網絡安全講座、繪畫海報宣傳、排練安全情景劇、安全知識問答和現身說法等形式,根據實際情況開展相關的網絡安全教育。各科教師都應對學生的安全教育負責,把安全教育與學科教學有機整合起來,從不同角度,利用多種途徑開展安全教育活動,以提高學生的積極性而增強教育效果。也可招聘專職教師,專門負責學生的安全教育工作,并且嚴格控制專職教師所帶學生數量,以保證有充足的精力和時間開展工作。
3、家庭方面
家長要意識到網絡安全教育對孩子的重要性,積極發(fā)揮模范帶頭作用,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立起良好的上網行為榜樣,并可以根據子女的特點和具體情況,在家庭教育中增加網絡安全教育內容。家長也要定時和學校教師溝通交流,了解學生情況,配合學校教育。在學校開展網絡安全教育的同時,適當參與其中。
4、社會方面
社會對于學生的網絡安全教育應負該有的責任,例如嚴禁校園周邊經營網吧,網吧嚴禁讓未成年人入內等規(guī)定。制定科學有效的安全規(guī)章制度,不可流于形式,要真正落到實處 。[6]完善健全法律、法規(guī),為維護網絡安全提供法律依據和保障。鼓勵各機構學校開展網絡安全教育,并要以計算機法律、法規(guī)基本知識教育為基礎,不光要鼓勵老師學生,還要鼓勵全社會對《刑法》《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信息系統(tǒng)安全保護條例》《計算機信息網絡國際聯(lián)網管理暫行規(guī)定》《中國公用計算機互聯(lián)網國際聯(lián)網管理辦法》《關于加強中國公用計算機互聯(lián)網 China net網絡安全管理的通知》《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信息網絡國際聯(lián)網暫行規(guī)定》《計算機信息網絡國際聯(lián)網安全保護管理辦法》《計算機信息系統(tǒng)國際聯(lián)網保密管理規(guī)定》等有關法律以及互聯(lián)網規(guī)定條例的學習。[7]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學生接觸網絡的時間越來越多,而年齡卻越來越小,大多數學生已經熟練掌握上網的技能,但由于其心智發(fā)育未完全成熟,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誘惑從而沉迷于網絡,也易受到網絡詐騙,網絡暴力等的危害。而在我國應試教育的背景下,家長和教師期待的是學生的學習成績,安全教育尤其是網絡安全方面往往被忽略了。而網絡安全不僅關系到了校園的穩(wěn)定,也關系到社會的發(fā)展。學生是國家的未來,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希望。學生安全牽動著千千萬萬家庭的心。因此,培養(yǎng)學生的網絡安全素質,加強學生網絡安全教育迫在眉睫。我們每個人也都需要強化網絡安全意識,增強自我保護能力,學會在網絡世界更好地生存。
【參考文獻】
[1] 喬占澤,徐艷潔,湯燕.大學生網絡安全素養(yǎng)教育的現狀與提升路徑[J].太原城市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9(07)71-73.
[2] 劉錫婷.當代中小學網絡安全教育調研[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6(10)38-39.
[3] [7] 任麗平.加強大學生網絡安全教育[J].內江師范學院學報,2004(05)97-100.
[4] 李明.加強網絡安全教育 引導大學生理性消費[J].河南農業(yè),2019(03)35-36.
[5] [6] 李開勇,馮維.論我國中小學安全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其解決對策[J].現代教育科學,2009(10)86-87.
【作者簡介】
任欣悅(1999—)女,山西孝義人,海南醫(yī)學院醫(yī)學檢驗技術專業(yè),本科生.
尹崴儀(1998—)男,湖南邵陽人,海南醫(yī)學院臨床醫(yī)學專業(yè),本科生.
閔 犇(1998—)男,江蘇揚州人,海南醫(yī)學院臨床醫(yī)學專業(yè),本科生.
孫 蕾(1983—)女,山東煙臺人,法學博士,海南醫(yī)學院管理學院教師,辦公室主任,兼職輔導員,副教授,研究方向為健康管理、思想政治教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本文通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