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蘭花
摘要:詞類是詞典學和詞匯語義學的要素,詞的兼類問題一直是學界研究和討論的熱點,準確的詞類標注對漢英詞典的編纂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基于“國家語委語料庫”和“北大語料庫”對“普選”一詞的實證研究,以期對該詞的詞類做更加全面的鑒定,并在此基礎上對漢英詞典的編纂提出建議,希望能對詞典編纂者在詞類標注方面帶來些許啟發(fā)。
關(guān)鍵詞:“普選” 詞類標注 詞典編纂 語料庫
中圖分類號:H1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20)10-0071-03
詞類在大多數(shù)句法理論中起著關(guān)鍵作用,它是詞典學和詞匯語義學的要素(Beck,2002)。漢語詞類研究已有相當長的時間,也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由于漢語缺乏形態(tài)標記和形態(tài)變化的特征,因此在詞類的本質(zhì)、詞類劃分的標準或依據(jù)等問題上依然存在爭議,原因主要在于判斷詞類時主要采取了內(nèi)省的研究方法而非語料庫研究法(仉嘉粒&余毓國,2013),這導致漢語詞典詞類標注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問題。
詞的兼類問題一直是學界研究和討論的熱點,兼類是概括詞的語法多功能現(xiàn)象。然而,為了追求語法分析的簡潔性,減少甚至為了避免出現(xiàn)兼類情況,許多語言學家主張揮動“奧卡姆剃刀”,選擇某種精簡形式。朱德熙(1982;1985)主張兼類要少。另外,部分學者主張兼類要少(郭銳,2002;陸儉明,1994;2013;呂叔湘,1979;沈家煊,2009;2012)的“簡略原則”幾乎成為定論。就現(xiàn)代漢語而言,有學者(安華林,2005;郭銳,2002;俞士汶,2003)已就兼類與詞頻的相關(guān)性做過研究,得出兼類與詞頻呈正相關(guān)。但是,由于研究方法存在一定不足,其研究結(jié)果令人難以信服。
眾所周知,詞典中詞類標注不準確或標注錯誤對詞典使用者有一定的干擾作用,而漢語詞典的詞類標注和編纂對漢英詞典有一定的參考作用;因此,一些漢英詞典中也存在詞類標注的問題。本文采用語料庫的研究方法,基于“國家語委語料庫”和“北大語料庫”對“普選”一詞的詞類標注問題進行定量研究,以期更加全面地分析其在詞典中的詞類標注問題。
一、研究問題
作者選取了10部大中型漢英詞典,其中有5部對“普選”進行了詞類標注,5部未進行標注(詳見表1和表2)。比較發(fā)現(xiàn),大多將“普選”標注為名詞,只有一部詞典將其標為動詞,在國家語委語料庫中還將其標為縮略語。
眾所周知,漢英詞典的編纂?yún)⒖剂藵h語詞典編纂,為此,作者又研究了9部常用大中型漢語詞典,其中6部對“普選”進行了詞類標注,3部沒有進行標注(詳見表3和表4),而6部詞典都將其標為動詞。由此發(fā)現(xiàn),兩類詞典對“普選”的詞類標注出現(xiàn)了不同的傾向。漢英詞典傾向于將其標為名詞,而漢語詞典傾向于標注為動詞。那么“普選”一詞是只可以做動詞,還是只可以做名詞,或是動名兼類呢?鑒于此,作者借助“國家語委語料庫”和“北大語料庫”對該詞進行了實證研究。
由表1作者還發(fā)現(xiàn),漢英詞典沒有堅持“詞類對譯”原則。盡管5部詞典對“普選”都解釋為“general election”,但標注為名詞和動詞兩種不同的詞類。
二、研究設計
(一)研究方法
本文采取語料庫的研究方法,因為基于語料庫的分析具有其他傳統(tǒng)分析方法難以比擬的優(yōu)越性(王馥芳、羅敏莉,2004)。基于語料庫的分析具有以下三個基本特征:它是經(jīng)驗性的,分析的是自然語篇中語言的真實使用模式;它以大型的、在一定原則指導下收集而來的自然語篇為分析基礎;它廣泛利用計算機的自動和互動技術(shù),以此為分析工具(Biber,1998)。由此可見,采用基于語料庫的方法對本研究十分有利。因此,作者選用了“國家語委語料庫”和“北大語料庫”,盡量做到全面地分析,通過對“普選”一詞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來進行詞類標注分析。
(二)理論基礎
兼類指一個多義的概括詞在社群語言系統(tǒng)層面詞庫中兼屬兩個或兩個以上詞類范疇的現(xiàn)象,在詞典中體現(xiàn)為兼類詞(王仁強,2013)?;趶碗s適應系統(tǒng)語言觀,王仁強(2014)提出了“雙層詞類范疇化模型”。該模型指出,在社群語言系統(tǒng)層面詞庫中,概括詞的詞類判斷應該以基于語料庫的使用模式調(diào)查為基礎,以便發(fā)現(xiàn)其規(guī)約化的用法(即規(guī)約化的命題言語行為功能),從而有效區(qū)分其在社群語言系統(tǒng)層面詞庫中的詞類歸屬和言語層面句法中的詞類歸屬。李爾鋼(2006)指出,兼類詞的不同詞性是在不同的語境中呈現(xiàn)的。而語料庫中的例子恰好屬于言語層面的不同語境當中。王仁強(2010)指出,漢英詞典意義主要是在語言層面而非言語層面上的翻譯,詞目(及義項)的詞類標注(詞類判斷)直接影響詞目意義的準確化、義項分裂的科學化、讀者使用的便捷化及詞典自身的國際化。
本文引言部分提到,學者們對詞類劃分持有不同的觀點:一種是兼類與詞頻呈正相關(guān),另一種是“簡略原則”。但是,如果主張前一種觀點,那就與后一種觀點相矛盾。那么,這兩種觀點是否都成立呢?因此本文以復雜適應系統(tǒng)語言觀為理論基礎,基于“國家語委語料庫”和“北大語料庫”對“普選”一詞的兼類與詞頻相關(guān)性進行研究,以期對該詞的詞類做更加全面的鑒定,同時深化現(xiàn)代漢語詞類研究。
(三)數(shù)據(jù)搜集
為了弄清“普選”的語法屬性,作者首先通過“國家語委語料庫”進行檢索,并在現(xiàn)代漢語語料庫中共檢索到27條。對“普選”一詞在國家語委語料庫中的詞類修改前和修改后的情況見表5和表6。
由于在“國家語委語料庫”中檢索到的索引數(shù)量較少,缺乏權(quán)威性;因此,為了減少誤差,作者又通過“北大語料庫”對“普選”進行了檢索??偣矙z索到500條索引,作者從中隨機抽取了100條;其中有效索引83條(去掉重復的5條索引和無效的12條索引)。因此,作者對83條有效索引進行分析,詳見表7。
三、研究結(jié)果與討論
結(jié)合國家語委語料庫和北大語料庫來看,“普選”既有動詞又有名詞的詞類。在國家語委語料庫當中檢索到27條語料,其中有一條被標注為名詞,23條被標注為動詞,3條被標注為縮略語。從修改后的國家語委語料庫看,“普選”的詞類標注發(fā)現(xiàn)雖然在國家語委語料庫中該詞做名詞的比例占96.3%,做動詞的比例只占3.7%?!捌者x”做動詞的比例相當?shù)?,達不到規(guī)約化程度。但經(jīng)過分析部分北大語料庫中“普選”的索引發(fā)現(xiàn),其做動詞的比例占36.14%,做動詞占了63.86%。這實際上已達到規(guī)約化程度,因此漢語詞典應將“普選”的名詞用法加入進去。除此以外,漢英詞典的編纂應參照漢語詞典的編纂。
四、結(jié)論與啟示
(一)建議
一是對“普選”在漢語詞典中的詞類標注及釋義做如下修改:【普選】pǔxuǎn,[動詞],有選舉權(quán)的公民普遍地參加國家權(quán)力機關(guān)代表的選舉?!嗣翊怼名詞],一種大范圍的選舉活動。成人~,~制度。
二是對“普選”在漢英詞典中的詞類標注及釋義做如下修改:【普選】pǔxuǎn,n.general election:~權(quán)universal suffrage.v.widely elect:~代表widely elect representatives.
(二)啟示
首先,詞類標注是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問題,不是簡單地在詞條后面添加詞性標簽。由于漢英詞典的編纂主要借助漢語詞典的編纂,因此,漢語詞典的編纂要為漢英詞典編纂起好帶頭作用,尤其在詞類標注這一方面。
其次,詞類標注要借助語料庫,但語料庫有時并不能完全反映真實的語言使用情況,因此要注意使用中的語言。
最后,漢英詞典的編纂要堅持“詞類對譯”原則。作者發(fā)現(xiàn)漢英詞典的釋義與配例中詞的詞性不一致,這會為漢英詞典使用者造成困惑。
參考文獻:
[1]BECK D.The Typology of Parts of Speech Systems:The Markedness of Adjectives [M].New York:Routledge,2002.
[2]BIBER.Corpus Linguistics Investigating Language Structure and Use [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3]仉嘉粒,余毓國.基于語料庫對動態(tài)形容詞用于進行體情況的研究[J].重慶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2013(11):90-95.
[4]安華林.從兩種詞表看名、動、形兼類的處理[J].語言教學與研究,2005(4):31-39.
[5]郭銳.現(xiàn)代漢語詞類研究[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
[6]李爾鋼.兼類詞的義項設置和詞性標注問題[J].辭書研究,2006(3):14-23.
[7]陸儉明.關(guān)于詞的兼類問題[J].中國語文,1994(1):28-34.
[8]陸儉明.淺議“漢語名動形層層包含”詞類觀及其他[J].漢藏語學報,2013.
[9]呂叔湘.漢語語法分析問題[M].北京:商務印書館,1979.
[10]沈家煊.我看漢語的詞類[J].語言科學,2009(1):1-12.
[11]沈家煊.怎樣對比才有說服力:以英漢名動對比為例[J].現(xiàn)代外語,2012(1):1-13.
[12]王馥芳,羅敏莉.語料庫詞典學的興起與發(fā)展[J].辭書研究,2004(5):45-53.
[13]王仁強.現(xiàn)代漢語兼類問題研究:兼評索緒爾語言學思想的重要價值[J].外國語文,2013(1):13-20.
[14]王仁強.漢英詞典詞類標注與譯義的對稱性研究:兼評《ABC漢英大詞典》的詞類標注與譯義[J].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學報,2005,16(B11):92-96.
[15]王仁強,陳和敏.基于語料庫的動詞與構(gòu)式關(guān)系研究:以“sneeze”及物動詞用法的規(guī)約化為例[J].外語教學與研究,2014(1):19-31.
[16]俞士汶.計算語言學概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
[17]朱德熙.語法講義[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2.
[18]朱德熙.語法答問[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5.
責任編輯:趙世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