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芬
【摘要】語文教學中要積極引導、鼓勵學生展現(xiàn)有個性的“讀”、“ 演”、 “問”、“ 評”、“ 動”,讓學生的身心在課堂上高度活躍,在與文本充分的對話中迸射出生命的活力,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
【關鍵詞】情感? 個性? 思維? 求異? 創(chuàng)造? 活力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13-0028-02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小學各年級的閱讀都要重視朗讀,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有所感悟,培養(yǎng)語感,受到情感的熏陶?!闭Z文教學要重視學生在學習時的體驗,要更加全面的讓學生展現(xiàn)個性化的理解與感悟,讓學生的身心在課堂上高度活躍,在與文本充分的對話中,迸射出生命的活力,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
一、讓學生在“讀”中迸發(fā)情感活力
學生在進行具體的學習過程當中主要的來源,往往都是通過讀書獲得的,就是要通過大量的時間讓學生來進行讀書,創(chuàng)造一種更好的環(huán)境和特點,尋找學生在學習時的感受,要精心的準備各種各樣的方法,可以更好的激發(fā)學生在讀書的興趣,學生始終處于一種高度興奮的狀態(tài)。
例如《可愛的西沙群島》是一篇十分優(yōu)美,可愛的課文。教學時可按照“初讀感知——熟讀領略——細讀體味——記憶背誦”四個基本環(huán)節(jié)進行。首先學生在對課文內(nèi)容進行基礎的了解之上,進行全文的通讀,直到把課文進行讀到正確為止,在這個過程當中,接著引導學生一邊進行欣賞,一邊讓學生抓住重點的數(shù)據(jù)進行了解,在讀到一些重點內(nèi)容時讓學生進行細細的品味,其中的情感可以使學生和讀者之間產(chǎn)生情感的共鳴,最后在統(tǒng)一讀的過程當中可以轉(zhuǎn)化為自己的語言,不斷的提高自己對語言特點的了解,能更好的認識到該文章所體現(xiàn)的精神。
二、讓學生在“演”中展示個性活力
由于小學生自己獨特的年齡特點,自身比較喜歡愛動,喜歡表演,通過更加真實的情景進行表現(xiàn)能夠更好的發(fā)展,在課堂上應當讓學生放開心思去進行表演。如:《晏子勸齊王》一課,我讓學生把課文改成劇本來表演,學生們分成小組,自由選擇角色,學生受到課文情節(jié)的感染,受到課文語言的熏陶,領略到了晏子的機智、聰明。
又如學習《猴子種樹》一課時,我讓學生準備好分角色表演,同學們十分感興趣,充分地練習,還準備了他們自己畫的剪的樹木等很多道具,有的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閱讀了有關的農(nóng)諺,課堂上有很多超出文本、出人意料的體現(xiàn)。
三、讓學生在“問”中閃現(xiàn)思維活力
語文教學在具體的學習過程當中,不僅僅要消除學生內(nèi)部的疑問,而且能夠讓學生產(chǎn)生任何的疑問,在讀課文時能夠更好的了解,因此在日后的課堂當中,應當讓學生把更多的時間交給自己,讓學生進行充分的提問,對很多問題進行詳細的解讀,要鼓勵和指導學生勇敢的在課堂上進行提問。根據(jù)不同的課程以及不同的方式,可以引導學生針對課程的內(nèi)容進行質(zhì)疑,在質(zhì)疑的這個過程當中也可以隨時準備提出問題,幫助學生解決他們的疑問。
四、讓學生在“評”中體現(xiàn)求異活力
在具體的教學過程當中,應當讓學生充分的參與到學習的辯論當中,而不是僅僅的停留在課文表面,在這個過程當中還需要更好的提高他們的思維能力,學習的主體能夠更好的體現(xiàn),可以通過學生評價學生,老師評價學生等各種各樣的方式,讓學生得知自己的學習的特點。對學習具體的情況提出見解,把評價的主動權交到學生的手中,為他們更好的認識到學生主體的作用。
五、讓學生在“動”中展現(xiàn)創(chuàng)造活力
由于學生在進行課堂的學習當中,自身的靈活性比較強,其實有很好的特點,因此在課堂上要讓學生充分的展現(xiàn)自己的特點,老師與學生都應當沉浸在學習的快樂之中,可以根據(jù)具體教材的特點,利用學生好奇的特點進行更好的安排,讓學生更加全面積極的參與到課堂當中,為日后的課堂理解提供更好的幫助。如教學《可愛的西沙群島》一文,可以讓學生當小導游介紹美麗的西沙群島;教學《聽診器的由來》時,我讓學生課前準備好鐵釘和木板,課堂上親自動手操作實驗;教學《春天在哪里》一課,我讓學生動筆畫出象征春天的事物、景色來感受春天的美麗;教學《快樂的節(jié)日》一課,學生唱一唱,跳一跳,在悠揚的歌聲中,在優(yōu)美的舞蹈中,學生不知不覺地理解了課文內(nèi)容。
在語文教育道路的探索過程當中,還應當進行不斷的改進,不創(chuàng)新就會導致語言教學的發(fā)展和落后,因此應該進行不斷的創(chuàng)新。
參考文獻:
[1]王玉蘭.小學語文教學創(chuàng)新的實踐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2018(04)
[2]阿提坎木·吾普爾.小學語文教學中怎樣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J].赤子(上中旬).2015(20)
[3]潘涓涓.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教學行為研究[J].黑河教育.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