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德敏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幼兒教育慢慢走進人們的視野,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重幼兒的教育。幼兒園科學教育活動的開展,能夠幫助幼兒探尋新鮮事物,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精神,所以教師在活動中發(fā)揮了很大的作用,活動是否能發(fā)揮其最大的價值,需要教師的努力。本文主要對幼兒園中班科學教育活動中教師的行為進行指導。
關鍵詞:幼兒園中班;科學教育活動;教師指導
引言
幼兒在剛出生時就對周圍的事物充滿好奇心,他們看待世界的方式,也與成人不同。幼兒與科學的結(jié)緣,從一出生就開始了,他們對接觸到的事物都會充滿興趣,并且能夠隨時去探索新的事物,有一種不罷休的精神。有些學者認為幼兒就是個小小的科學家,因為他們常常會向大人提問,并且幼兒提出的問題通常都是最基本的科學問題,教師應抓住幼兒喜歡提問這一特點來開展科學教育活動,提升孩子的科學知識儲備能力。
一、正確認識幼兒科學探究的學習過程
中班幼兒的思想不太成熟,因為觀點能夠引領行為,所以教師要對幼兒進行科學的指導。首先要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案,讓幼兒能夠認識到科學探究的意義,從而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在兒童的學習過程中,有一些比較經(jīng)典的學習方法,常見的有兩種,第一是接受學習法,這一方法是由奧蘇泊爾通過研究總結(jié)出來的,該方法要求學習者能夠通過思維對所學習的知識進行概括,因為幼兒的思維還不夠敏捷,對語言或是其他方面認知還不夠全面,所以教師要鍛煉幼兒的思維,讓他們通過探究學習,尋找合適的學習方法,鼓勵他們概括最后將答案總結(jié)出來。第二種方法是探究學習法,該方法是由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施瓦布提出的,他通過科學的探究,給出了人們一些建議,這一方法要通過研究去解釋科學知識的探究成果,教師在教學時可以進行分步教學,可以先提出問題,讓幼兒預測猜想,進而設計實驗,讓他們親自去求證,最后將收集到的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最后總結(jié),幼兒通過探究得到新的概念,從而能更好地進行學習。
二、建立“質(zhì)疑——探究”的指導步驟
科學知識的學習過程是需要幼兒進行自主的探究,因為幼兒的自我學習能力不高,所以教師就應該要給予幼兒更多的指導,這對教師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在進行探究教學時,教師可以參考美國哈佛大學藍本達教授的探究研討教學方法。該方法能給教師提供一定的幫助,通過兒童自主探究和學習討論,能夠不斷培養(yǎng)他們的探究精神。在幼兒自主探究的環(huán)節(jié)中,教師要盡量選擇有意義的材料,保證這些材料能讓幼兒主動探究,并且教師也要積極觀察孩子在探究時的行為,及時給予孩子行為上的指導,也要及時給幼兒鼓勵,提高他們的自信心。在進行活動的過程中,教師要提高觀察能力,當大多數(shù)幼兒的參與度下降時,就要結(jié)束集體討論。之后,教師可以組織幼兒進行討論,讓他們把探索到的知識分享給其他小伙伴,鍛煉他們的語言能力,鼓勵他們積極去應對挑戰(zhàn),不斷的去思考問題。
三、創(chuàng)設自由、平等、開放的指導氛圍
學習環(huán)境是保證學習質(zhì)量的前提,在進行科學教育時,教師應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中班幼兒的安全感是相對缺乏的,皮亞杰曾經(jīng)說過:“要積極主動地去創(chuàng)設課堂氛圍,提高幼兒的安全感”,因此,教師要鼓勵幼兒大膽的嘗試,并構(gòu)建一個安全的環(huán)境,讓他們能夠快樂的學習。教師在教學時要創(chuàng)設一個自由,平等,開放的環(huán)境,讓幼兒在安全的環(huán)境中進行探究。幼兒始終是學習的主體,所以在教學時,教師要將自己的位置放低,將自己融入到幼兒中,認認真真了解幼兒,仔細地傾聽他們內(nèi)心的聲音,不要以成人的視角去理解幼兒的行為,避免打擊他們的自信心,或者是傷害到他們。在進行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要尊重幼兒的觀點和見解,要及時的給他們提出意見,及時給予他們積極或具體的反饋。因為幼兒與成人是有很大差別的,所以教師要以幼兒的視角給予他們行動上的鼓勵,提高他們的自信心,讓他們能夠積極主動的去進行探究活動。此外,教師要避免打擊一些幼兒的想法的行為發(fā)生,盡量不要阻止幼兒,要讓他們保持積極的一面,但也不要盲目的進行表揚,要對他們的行為做出具體的點評,從而能得到更好的提升。
四、尊重幼兒的個體差異,對不同幼兒進行差別指導
每個幼兒都是一個獨立的生命體,他們都有自己的想法,教師在指導幼兒學習時,要尊重幼兒之間存在的差異,將不同幼兒之間的差異進行總結(jié),從而對他們進行差別指導。中班的幼兒大概都是4到5歲,教師要了解這一年齡段幼兒的身心特征,有針對性的進行教學。比如中班的學生都比較好學,活潑好問,思維也更加敏捷,對科學的興趣也較明顯,所以可以以鍛煉思維為基礎,讓他們理解科學的關系。另外,教師也要了解每個幼兒自身的情況,如性格特點,學習習慣等,以便于能夠有針對性的解決幼兒出現(xiàn)的問題。
結(jié)束語
綜上所述,在幼兒園中班中進行科學教育活動,需要教師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建立適合幼兒發(fā)展的教學模式,在不斷的反思中提高自己的專業(yè)素養(yǎng)。在進行幼兒科學教育活動時,要將理論變?yōu)閷嵺`,發(fā)揮出其真正的價值。
參考文獻
[1]許展.淺談幼兒園科學教育活動[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十三卷)[C].:,2017:2.
[2]任靜.幼兒園科學教育活動中教師指導行為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8.
[3]朱冬娟.試論幼兒園科學教育資源的整合與優(yōu)化[J].成才之路,2019,1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