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翠英
摘 要:人是世界上最有感情的生物,對于一個純潔的小小人,除了父母和家人,那就是教他的老師是他比較親近的人了。我是比較傾向于曉之以情,動之以理的教育者,我愛我教過的每一個學生,只是不同的學生會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對待。我始終把熱愛學生放在第一位,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說:“如果教育學生期望從一切方面去教育學生,那么就務必首先也從一切方面了解學生。”作為教師要想學生對你多一份親近與信任,使每位學生都能得到你平等的關注,這就需要老師躬下身來主動去親近每一位孩子的心靈,用他們心靈深處的能源,照亮他們的精神世界。有了這種心境,師生之間就能處于一種和諧的狀態(tài),許多事情便迎刃而解 。我一直堅信“愛滿天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育人理念,“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奉獻精神更是我的教育信念。
關鍵詞:愛家庭;愛生活;愛學校
一、愛家庭,生之根源
教育不是單獨的一個個體,特別是原生家庭的環(huán)境和家庭中父母的教育更是孩子成長的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條件。班上新轉學一個男生,剛開學就多次與同學發(fā)生口角,還愛出言不遜,動不動就挑釁同學:“是不是想打架,來呀!看誰怕誰,光腳不怕穿鞋的”。對每個同學講話都是氣勢洶洶的,同學們都害怕極了。短短幾天時間就接到多位學生的報告,太不正常了。我留意觀察到,這個男生每次都是故意滋事,而且特別不友好,一點點都不能與同學和平相處。我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馬上對其家里進行一次深層次的家訪,而且必須要求和他生活的全部長輩和父母雙方都要在家里。通過家訪,發(fā)現原來原因出在他的父母身上。他的父母是販菜賣菜的,因為每天都要很早去田里和其他的菜販搶菜收菜,要想收到又便宜又好的菜總是要很兇要很惡才能擊退其他的菜販,久而久之就讓家里的孩子也沾染上了這些陋習。我把孩子的在校情況分析給家長聽,他們馬上意識了大問題,立刻配合說,馬上改掉這些壞習慣,從自己做起,與任何的人都要和諧,文明相處,做孩子的好榜樣,讓孩子做父母的好影子。因為家庭的改變和配合,這個男生也慢慢轉變了,還主動幫助同學值日和掃地。
二、愛生活,生之形態(tài)
教育現代化是與時俱進的,科技的發(fā)達給了人民很多的便利,像網絡中的QQ和微信,給了不方便見面和打電話的人很大的幫助?,F在從三歲的小孩到80歲的老人,只有手里有一臺手機就可以自娛自樂一整天。我教學的是小學,有一天班上正在進行著一場測試,突然不知誰的抽屜里傳來了好聽的鈴聲,馬上學生們就炸鍋了。我很快就找到了是一部手機,還是一部很先進的觸屏手機。下課后,我找到該學生,詢問她為什么有手機并且?guī)韺W校,原來是她的爺爺送給她的生日禮物,爺爺離她們家遠,不能經??吹綄O女,想隨時可以與她視頻。我立刻調查班上的這種情況,天呀!竟然有一半以上的學生都有手機,沒有手機的學生回家也會用爸爸媽媽的手機玩一玩游戲,有時課后還會和同學交流玩游戲的方法。學生繼續(xù)這樣下去就太可怕了,手機會毀了孩子的。成年人看手機大部分都有約束力,如果控制不好,成年人都要沉迷,何況是沒有控制能力的孩子。針對這種普遍兼嚴重情況,在本學期的家長會里,我嚴肅以及嚴重的對家長們提出警告:手機對孩子的危害,特別是把一部手機單獨交給孩子,不去引導和控制使用,手機會變成禍害孩子的無形殺手。因為發(fā)現及時,老師也應時的成立家長微信群,在里面布置當天作業(yè)和發(fā)布課堂表現好的學生情況,讓全部的家長時刻掌握孩子的學校學習情況并能與老師們保持者緊密的溝通,讓時髦的手機成為我們有用的小助手。
三、愛學校,生之再造
學校是教育與教學的土壤,加上辛勤的園丁才會長出蒼天的大樹和結出漂亮的果實。我們學校雖說是城區(qū)小學,但是有一大半的學生家庭是外來務工人員的孩子,還有一部分是離異家庭或單親家庭,家本是孩子最暖心的地方,但是因為種種的情況,我們學校的大多數孩子都因為父母的關系找不到及時的關愛,他們更愿意來到學校尋找關心。由于父母的長期在外務工,對孩子的關心和愛護是少之又少,孩子們來到學校,與同學相處就像是兄弟姐妹,老師就像是他們的父母,即使是老師的嚴厲批評對于他們來說也是幸福的。剛接手三年級的這個班就有一個很特別的學生,每次班上發(fā)生什么事情,他總是有份,當然不是什么好事情,剛開始,我以為是他的調皮,后來發(fā)現不是很對勁,我就特意問了他父母的電話號碼,與他們的父母通話后才知道,他是獨生子女,家里只有他一個小孩,與年邁的老爺爺一起居住,爺爺有點耳聾,每次和他說話都很費勁,他每次想父母了,就打電話找爸媽,一打就是整個小時,爺爺聽不見他說什么就老是責怪他浪費電話費,后來發(fā)展到不給電話他用了。他一個人在家,沒有伙伴玩耍沒有父母傾訴,無聊極了。于是他十分盼望著去學校,每天早早到學校,然后遲遲不回家,現在就變得愛惹是生非,摸摸這個,說說那個,有一件小事情他都要參與,只要哪里新鮮他就出現在哪里。通過了解之后,我就找了班上的幾個優(yōu)秀學生,要他們成立一個學習幫扶小組,每天給這個同學安排幾個任務,無論是學習任務還是勞動任務,都必須讓他感覺有人與他時時刻刻在一起。經過一段時間的任務實施,他變得愛勞動愛運動愛學習了,他的爺爺每次來接他回家都要和我重復幾遍的說,感謝老師把他孫子培養(yǎng)得懂禮貌愛學習愛勞動,打電話也是干脆利落不拖延了,他開心極了。老師對每個學生的愛都是發(fā)至內心的,只要你是細心并耐心的愛護著每個孩子,他終有一天會變成大家喜歡的模樣。
我們作為一名教育的工作者,不能全部用普通和一般的方法和方式去解決問題。不能不說,教育是細致到心靈的沐浴。沒有特別就不是人體的差異。我們既然選擇了做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做太陽下最光輝的事業(yè),那就活絡起我們身上的每一個細胞吧,做孩子的學習先行者,生活的啟蒙者,心靈的撫慰著,說話的傾聽者。與孩子心連心,共同成長,去努力完成我們這偉大而光輝的蠟燭行動!
愛你在心口難開!曾記得有一位偉人說過:“教育技巧的全部奧秘就在于如何愛護學生?!薄皭邸笔墙逃兄匾囊蛩?,更是教師的一門教育藝術。讓學生真正感受到老師愛的溫暖,讓我們的花朵沐浴著愛的光輝健康茁長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