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祖雄
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穩(wěn)定發(fā)展的背景下,多種新型教學模式融入各階段教學當中,同時對高中語文閱讀教學評價提出了一定要求,需要教師在新課程理念下,在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水平時,通過相應的評價機制引導學生自主參與閱讀學習,并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能力,確保合理的評價模式,能夠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新課程理念下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并闡述了注重高中語文閱讀教學評價優(yōu)化的重要性,筆者根據(jù)自身經驗闡述了相關建議,僅供參考。
關鍵詞:高中語文;閱讀教學;評價;策略
一、 引言
雖然高中語文新課程已經全面實施,而且廣大教師也在努力遵循新課程教學理念,有部分高中語文教師不夠重視閱讀教學評價工作,導致高中生的語文水平難以得到有效提升,不利于學生的未來學習與發(fā)展。因此,為了能夠改變當前高中語文閱讀教學評價存在的不足,必須要注重語文閱讀教學實際情況,遵循新課程教學理念,依據(jù)教學評價機制確保拓展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促進高中生人格健康發(fā)展。
二、 新課程理念高中語文閱讀教學評價的重要性和評價內容
眾所周知,我國各個環(huán)節(jié)教育都比較注重新課程教學理念,而且對各階段教師提出了一定要求。其中,高中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由于部分語文教師不夠重視閱讀教學,導致高中生的閱讀能力難以提升,限制高中生綜合水平的提升。因此,為了能夠彌補傳統(tǒng)教學模式存在的不足,高中語文教師必須要注重自身的責任義務,確保能夠充分認識到語文閱讀教學模式改革,以及開展教學評價的重要性并全面分析,當前高中語文閱讀教學評價存在的問題,確保能夠解決評價所存在的矛盾以及對評價不理解的現(xiàn)象,為保障學生語文水平的提升,提供有力幫助。除此之外,高中語文教師在實際開展閱讀評價時,還需要注重拓展語文閱讀教學,引導高中生積累更多的語文知識,為日后的學習打下良好基礎。
評價維度,語文教學的目標在課程標準中一直認為是過程和方法,以及知識和技能,還有價值觀與情感態(tài)度這三種維度,測量的維度在以往課堂教學的效果評價中并沒有明確提出,并沒有高度重視師生主體對話交流的品質和狀態(tài)。所以,此情況下評價閱讀教學時,需將學習主體具體能不能參與到對話中作為主要出發(fā)點,明確學生是怎么站在對話的角度,對教師教學活動組織及效果以及設計進行觀察,這樣可以將學生的學以及教師的教有效兼顧,通過學的狀態(tài)對教進行評定。
針對評價項目和評價標準,首先,是教學設計,對教學對話組織前,教師需按照教學文本和閱讀對話展開深入研究,并在此過程中形成自己的感受和理念。其次,為內容安排,內容的安排需合情合理,將現(xiàn)有的教學資源充分體現(xiàn)出來??茖W安排教學內容的密度和容量以及梯度,對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進行培養(yǎng)。最后,為教學語言,以此對語文學科的特點突顯出來,將語文教師的基本素養(yǎng)充分體現(xiàn),通過形象生動的表達激發(fā)學生情感,并對其思維進行啟迪,讓學生請不自己的進入到情境中。
三、 高中語文閱讀教學評價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評價無法完成對接
高中語文閱讀教學評價會受多種因素影響,而無法明確評價標準,更加無法與傳統(tǒng)教學評價完成合理對接。由于我國當前實行高考制度,經歷30多年風雨,已經被證明高考是人才選拔與促進經濟方面發(fā)展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由于高考只能夠體現(xiàn)學習效果,并不能將學生的整體過程展現(xiàn),甚至還會由于高考存在時間過長,部分題型多次,出現(xiàn)影響評價學生的效果,而且一旦無法客觀的評價學生,則會嚴重影響高中生的學習,其中針對語文閱讀教學來講,評價學生需要從學生的各個方面以及綜合能力出發(fā),僅靠高考與學習結果評價,并無法發(fā)揮一定作用,而且不利于后期閱讀教學的穩(wěn)定開展,再加上高考與評價之間存在較為復雜的問題,若沒有將其有效的解決,導致兩者存在矛盾,不利于新課程理念教學評價,同時難以提高高中生的語文閱讀水平。
(二)對評價的理解不夠充沛
眾所周知,我國高中語文課程標準,要求注重多元化教學模式的開展,同時需要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學習,并注重教師、學生以及家長等多個主體參與到課堂教學評價當中,由于在實際開展各種教學評價過程中,導致每個主體對評價的理解存在偏差,而且學生難以高效掌握評價要求與方法,進而影響高中生的語文閱讀。所以說,語文閱讀教學評價難以提高評價效率的主要原因在于,各個主體對評價理解不足,而且過于注重這種評價,會嚴重影響語文課堂評價效率,限制課堂教學水平的提升。
(三)教學評價方法過于形式化
雖然新課程理念要求高中語文教師轉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但仍然會有部分語文教師無法轉變傳統(tǒng)教學方法,在新課程教學理念背景下無法實時更新并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再加上部分教師對新課程理念認識存在偏差,導致實際開展教學評價的過程中,過于注重形式化,無法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所以說,高中語文教師必須要全面分析新課程理念,對教學評價方法的要求,并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獨立思考,積極回答教師問題的良好習慣。
四、 新課程理念下高中語文閱讀教學評價與優(yōu)化教學模式對策
(一)強化主體意識,明確評價目標
在高中語文實際開展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需要注重學生知識和能力的培養(yǎng),同時還需要明確教學過程以及方法,確保能夠引導學生樹立情感價值觀念,從而能夠制定針對性教學方案,為學生設置課堂主題,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語文學習,提高高中生的語文成績。因此,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注重強化學生的主體意識,這樣能夠明確閱讀與評價目標,從而調動學生自我學習的熱情,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語文學習,并給予學生充足的閱讀時間與權力,尊重學生閱讀材料的選擇,促使學生的個性發(fā)展能夠得到強化,滿足每個學生的不同需求。所以,高中語文教師選擇課外閱讀知識,需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博覽群書的環(huán)境,更加需要關注每個學生的自我感受與需求,合理地將兩者結合,則能夠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并尊重學生的學習天性,為學生掌握云閱讀技巧與方法提供有力幫助。例如,在講解《再別康橋》這節(jié)課時,文章作者是現(xiàn)代散文詩作家徐志摩,教師為了能夠強化主體意識并明確評價目標,還可以合理的將徐志摩其他代表作品,融入閱讀教學當中,促使學生可以掌握更加全面的閱讀方法,教師還需要分析學生閱讀過程的實際狀態(tài),作為引導者加深學生對語文閱讀的理解,而且在針對此環(huán)節(jié)開展評價過程中,必須讓每個學生都能夠掌握解決語文閱讀問題的方法,表明語文在教育中的地位,還需要高度重視學生的語文學習結果,為高中生的語文學習打下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