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志芳
俗話說,“三分長相,七分打扮”,作文同樣如此。特別是小學作文教學,教師要結合新時代的教學題材,讓學生自主學習獲取知識,提升思考能力,安排文章結構。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不斷深入,教學方法也越來越具有先進性,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已經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教師只有緊密結合新時代的教學題材,為學生呈現(xiàn)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才能兼顧大部分學生的需求,提升他們的作文能力。本文從當前小學高年級的寫作教學特點出發(fā),總結提升學生的作文構思能力和寫作技巧的方法。
1.注重構思能力的培養(yǎng),豐富學生的寫作活動
寫作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也是學生必須具備的能力。為了指導學生寫出內容豐富、結構嚴謹、條理清晰的作文,教師要不斷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從日常的教學活動出發(fā),教會學生安排文章結構的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寫作靈感。小學生具有一定的想象力,但缺乏實際的寫作訓練,對待比較靈活的作文題目,往往不知道如何下筆。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加戶外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構思能力,幫助學生積累更多的寫作素材。比如,讓學生描寫“梔子園”的景色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到梔子園游玩,享受大自然的美好,讓美麗的梔子花不斷激活學生的寫作思維,調動學生的寫作熱情。
每個學生心中都有一個“游樂王國”,通過戶外活動,能讓學生的思維之花開滿心房,發(fā)揮寫作教學的優(yōu)勢和作用,讓學生自主選擇素材,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寫出內容更豐富、感情更真摯的作文。教師可以讓學生積累一些名言警句和古詩詞,更深入地感受人間的喜怒哀樂,有助于寫作靈感迸發(fā),寫出更有深度的作文。學生也可以在課外閱讀中積累名人名言,讓作文的語言更有內涵,吸引讀者閱讀。
指導學生以“自強、堅強”為話題作文時,由于學生的生活閱歷較少,還不懂得堅持和自強的具體含義。教師可以給學生講解一些名人的事跡和歷史故事,豐富學生的認知,從而更好地作文。比如,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獨立汨羅江畔,訴說自己的報國壯志,向后人展示了愛國情懷。他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就可以用到這次的寫作主題中。學生掌握了一些歷史人物的自強故事后,就能自如地運用到作文中,不斷提升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能力。
2.提升教學效率,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寫作思維習慣
一篇優(yōu)秀的作文,需要完整的“標題、開頭、結尾”,教師不僅要教授學生一定的寫作技巧,還需要學生從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積累寫作素材,養(yǎng)成良好的寫作習慣。精彩的材料需要線索貫穿,但是很多學生寫作時往往采用“冰糖葫蘆式”的寫作方法,缺少寫作技巧,難以吸引讀者的注意力。為了拓寬學生的寫作思路,讓寫作靈感在廣袤的心田自由馳騁,教師要注意尋找貼合時代的教學題材,讓創(chuàng)新成為可能,讓教學內容不斷豐富學生的學習和生活。
教材中有很多優(yōu)秀的課文,對啟發(fā)學生的寫作思路有良好的促進作用。正所謂“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只有讓學生自己去理解和感悟課本中作者的真情實感,才能激活學生的寫作思維,保證作文的質量。無論是歷史故事,還是小說情節(jié),無論是現(xiàn)代散文,還是文言古詩,都有適合小學生閱讀和學習的優(yōu)秀題材。比如“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就可以引用到作文中,描寫山水景色,增強文章的感染力。
學生構思作文時,教師要適當地指導,提出意見,幫助學生拓寬寫作思路,尋找到合適的素材,還可以提示學生運用修辭手法,讓作文內容更加豐富。比如“排比”“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都可以用到作文中,為作文增色添彩,讓作文顯得更豐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有自己的寫作思路,教師要秉持鼓勵、支持、引導的態(tài)度,讓學生自由發(fā)揮和聯(lián)想,大膽地寫,大膽地構思,不用擔心文章結構是否完整等問題。只有這樣,才能發(fā)揮寫作教學的真正意義,讓學生感受到寫作的快樂和自由,避免受到自身年齡、閱歷等因素的制約。教師也能從這個過程中掌握大多數學生的學習基礎,鍛煉學生用腦思考、用心體驗的能力,寫出優(yōu)美的文章。
3.強化寫作教學模式,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作文結構能力”是體現(xiàn)學生作文水平的重要指標。很多學生不愿意與他人溝通交流,面對復雜的作文題目時,缺少靈感,不知道怎樣表達自己的思想。這種學習狀態(tài),很容易導致作文內容雜亂無章,沒有中心的統(tǒng)領,毫無頭緒。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教師要全面掌握學生的寫作基礎和學習能力,為學生提供溝通交流的平臺,不斷鼓勵他們分享自己的感想,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隨著新課改的大力推行,當前的小學語文課堂已經逐漸向“多樣化、實際化、課程化”的方向發(fā)展,但很多學校還在沿用傳統(tǒng)教材,不利于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發(fā)展,也不利于激發(fā)他們的寫作興趣。例如,指導學生以“童年”為話題作文,學生都有童年記憶,如果讓學生依據教材的內容寫作,容易禁錮學生的思想,作文內容千篇一律,缺乏靈感。為了避免上述情況的發(fā)生,教師要摒棄傳統(tǒng)教材,鼓勵學生跳出固化的思維模式,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意識。
總而言之,寫作是小學階段重要的教學內容,不僅學生要認真對待,教師更要加強指導,提高重視程度。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傳統(tǒng)的作文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教師要加強對寫作的指導,安排豐富多彩的寫作活動,通過切實可行的辦法,提升課堂的教學效率。小學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維能力比較活躍,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思維習慣,在不斷創(chuàng)新寫作教學方法的同時,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