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投資是公司經營管理中的核心環(huán)節(jié),投資效率的高低也備受各個利益相關者的關注,而會計信息質量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企業(yè)的投資效率。盡管我國在不斷更新和完善企業(yè)會計準則和會計信息的披露制度,部分企業(yè)的會計信息質量有所改善,但從整體來看,會計信息質量水平普遍不高。這是企業(yè)投資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因此,參考現(xiàn)階段各學者對會計信息質量和投資效率的相關研究,對國內外關于會計信息質量與投資效率的研究進行梳理,主要分別從會計信息質量、投資效率以及會計信息質量與投資效率的相關研究這三個方面進行了綜述,并在梳理已有研究的基礎上,提出相關問題與思考。
【關鍵詞】 會計信息質量;投資效率;會計披露
投資是企業(yè)維持和擴大再生產的重要手段,是公司財務理論的核心問題,關系著一個公司未來的發(fā)展,同時投資更是促進經濟發(fā)展的重要因素。一個國家的經濟體制的發(fā)展與完善必然會影響這個國家企業(yè)的發(fā)展,政府也會通過一定的手段來對企業(yè)的發(fā)展進行管理,在“投資”這一問題上就毫不例外。相關學者在關于何種因素影響了企業(yè)的投資決策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包括信息不對稱、委托-代理以及信號傳遞三種理論。通過對這些理論的分析,解釋了它們對投資效率的作用原理。委托代理的興起使管理者和投資者分離,管理者為了尋求個人利益的最大化,會選擇向投資者隱瞞企業(yè)的真實經營情況,加上管理者承擔的風險和投資者也有所不同,即使一些項目的凈現(xiàn)值為負,他們也仍然選擇投資。因此,為了促進經濟健康和可持續(xù)發(fā)展,必須提高投資效率。
一、國內外關于會計信息質量研究綜述
Jones(1991)在其研究中建立了著名的 Jones 模型來研究不可操縱的應計項目,這一模型能夠容納較大的樣本,能進一步提高最終結果的可靠性和精準性。
Dechow 和 Soloan(1995)又發(fā)現(xiàn) Jones 模型在收入被操縱時會產生誤差。因此,他們根據(jù) Jones 模型添加了收入確認的盈余管理。他們還認為這一模型優(yōu)于其他此類研究模型,更具有可靠性。
葛家澍(2005)在其文章中指出企業(yè)公開的會計信息必須達到其規(guī)定的質量標準,其中最本質的是會計信息的可靠性。如果企業(yè)的會計信息不真實,那么這些信息對于投資決策者而言就是沒有價值的。同時,根據(jù)這些無價值信息做出的決策必然是錯誤的、有風險的。
李青原(2009)在選擇了盈余信息中的會計穩(wěn)健性的同時還結合其他變量對會計信息質量進行替代。
二、國內外關于投資效率研究綜述
Fazzari(1988)等人選用現(xiàn)金流敏感性對企業(yè)投資效率進行計量,被稱作 FHP模型,為此類實證研究奠定了基礎。
何金耿和丁加華(2001)以馮巍研究為基礎,在分析了其存在的不足后,對現(xiàn)金流和投資行為再一次做了實證研究,并且深入探討了現(xiàn)金流影響企業(yè)投資行為的原因。
吳夢瑩和李旭炎(2016)在實證研究中證實經理人市場的成熟度與投資效率正相關,市場越成熟,企業(yè)的投資效率就越高。周銀(2017)在其研究中表示高質量的財務報告能間接通過提升投資效率來實現(xiàn)增加企業(yè)價值的目的。
三、會計信息質量與投資效率研究綜述
Bushman & Smith(2001)財務會計系統(tǒng)提供的信息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代理問題,促進人力和財務資本有效地流向好的投資機會。
Karthik (2014)則通過構建加權的衡量指標,綜合考慮了會計信息的透明度、或有事項披露的充分性、盈余變動波動性,將綜合會計信息質量指數(shù)作為會計信息質量替代變量,研究結果表明,擁有高質量會計信息的公司,融資與投資受到宏觀經濟波動影響較小;擁有低質量會計信息的公司,融資與投資受到影響要大。
郭琦和羅斌元(2013)研究會計信息對公司投資影響時,考慮到了時間滯后影響,通過實證分析證實了這種滯后效應,他發(fā)現(xiàn)滯后一期的財務信息與公司資本配置效率的相關性更加顯著。
李青原和羅婉(2014)通過研究財務報表附注披露質量,進行報表重述后公司的財務信息質量有了顯著提高,并同時促進投資效率顯著提高。
四、文獻評述
由于會計信息質量的度量不是很直接明了,大部分國內外學者在研究會計信息質量時,都會先對會計信息質量的特征做出一個概述,繼而尋找能夠代替會計信息質量的變量。在眾多研究文獻中,盈余質量被用來表示會計信息質量的頻次最多。部分學者在分析了可能會影響會計信息質量的因素后,在原有基礎上加入了多種新的元素,以此考察其他因素下會計信息質量可能給投資效率帶來的綜合效應。如有學者選擇加入市場競爭度、融資約束、現(xiàn)金流、審計師的專業(yè)化程度、股權結構等因素,進一步考察在這些因素作用下會計信息質量將怎樣治理投資效率。
【參考文獻】
[1] Jones J J. Earnings Management During Import Relief Investigation[J].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1991, 29(2):193-223.
[2] Dechow P M, Soloan R G, Sweeney A P. Detecting Earning Management[J]. The Accounting Review, 1995, 70(2):193-225.
[3] 葛家澍.財務會計概念框架與會計準則問題研究[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2005:50-78.
[4] Fazzari S M, Hubbard R G, Petersen B C, et al. Financing Constraints and Corporate Investment[J]. 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 1988, 1988(1):141-206.
[6] 何金耿,丁加華.上市公司投資決策行為的實證分析[J].證券市場導報,2001(09):44-47.
[7] 吳孟瑩,李旭炎.我國市場成熟度、經理人市場對上市公司投資效率的影響探析[J].財會月刊,2016(36):41-46.
[8] 周銀.財務報告質量、投資效率與企業(yè)價值[J].時代金融,2017(29):218-219.
[9] Bushman R M,Smith A J. Financial accounting information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01,32(1):237-333.
[10] Karthik? B,? John? E? C,? Verdi? R? S.? The? Relation? between? Reporting? Quality? and? Financing? and Investment:? Evidence? from? Changes? in? Financing? Capacity? [J].?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2014, 52(1):1—3.
[11] 郭琦,羅斌元.融資約束、會計信息質量與投資效率[J].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2013,(1):102—109.
[12] 李青原,羅婉.財務報表重述與公司非效率投資行為[J].審計與經濟研究, 2014,(5):48—58.
作者簡介:黃昕璐(1995—),女,漢族,湖北襄陽人,學生,碩士,學號:212018120200018,單位:西華大學管理學院工商管理專業(yè),研究方向:會計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