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玉實
摘 要:小學數學低年級教學重在培養(yǎng)小學生良好習慣,促使小學生養(yǎng)成自主的學習意識,從而使小學生的學習效果達到期望的目標,測評小學生教學質量的方法在新時期下也呈現了多元化的發(fā)展。
關鍵詞:多元化測評;小學數學;低段教學;探究
1 引言
小學數學低學段教學質量的測評準確度重在測評方式的選擇,根據所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狀況選擇合適的測評方式,能夠有效地檢測出現階段學生的學習情況,并根據學生的學習進度調整教學方式方法,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為最終目標。
2 多元化測評的小學數學低學段教學探索
教師對學生的學習評價具有決定性,因此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一定要做到公平、公正,保證評價結果的客觀性,不能帶有主觀意識,也不能情緒化的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多元化的評價方式能夠彌補單一評價教學方式的不足,保證教學評價精確,并且讓課堂教學變得豐富多彩,課程形式變得多樣,能夠充分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從而提高教學效果。學校在做了一個‘小學數學低學段多元化測評的研究主題后,發(fā)現了多元化的測評方式對小學數學低學段的教學效果有實際的效果,但是實際中還是存在著一些問題,很多教師在做教學評價時,仍然采用的傳統(tǒng)的、單一的測評方式,造成小學數學低學段教學效果顯然欠缺,單一的教學評價會導致教學效果的參考性較低,因此,根據學校的課題總結和研究,可以從以下方面進行改變,在教學工作中實現多元化測評[1]。
2.1 改善考試制度
考試是一個最為常見的測評教學效果的方式,小學數學低學段教學就是通過考試來獲取學生的學習效果,但是在新時期下,傳統(tǒng)的考試制度已經不符合現在的學生了,現在的學生個性化發(fā)現比較明顯,各有所長,因此要從對考試制度進行改革才能滿足學生的發(fā)展,傳統(tǒng)的考試不僅在形式上單一、枯燥,而且在內容上比較單一,因此要從考試內容和形式上進行改革。在考試內容上,應該豐富試題內容,讓試題內容多樣化、人性化,增大試題的想象空間,開拓學生的思維和眼界,多出一些實踐性的試題。例如,在學習《認識圖形》一課時,小學教師可以通過課堂考試進行測評,在測評內容上多設置習題,將圓形、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等設置到考試內容中,考試內容豐富,并設置一些拓展性的問題提,如,列舉你在生活中所見的三角形的物體。另外,在考試形式上也要有所改變,考試形式的更新能夠滿足學生的多樣化發(fā)展,傳統(tǒng)的考試形式只是筆試,為了以采取到學生的綜合性學習效果,可以在考試中加入口試和實踐操作相互結合的考試形式,可以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也可以鍛煉學生的膽量,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動手能力比較弱,自主性也相對較為缺乏,在考試中加入實踐操作能夠鍛煉學生的自主性。例如,在學習《乘法》一課時,教師就可以將口試和筆試相互結合,學生在筆試前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乘法口訣背誦,最后再進行筆試考試,筆試考試的形式一定要多樣,可以正方向運算,也可以反方向運算,讓學生在考試中獲得實際的技能。
2.2 進行分段評價
小學階段很多教師認為學習內容相對較為簡單,內容不復雜,便不是十分注重教學評價,因此很多教師的教學評價只是浮于表面,并沒有進行深入的測評,也就是分段評價,分段評價的方式可以隨時獲得學生在某一階段的學習效果,教師依據相關數據,及時作出補救措施,現在的教學評價的主要漏洞就是評價周期太長,因而導致教學評價沒有實際的意義。因此小學低年級實施分段測評是十分有必要的,分段測評的關鍵點是要把握好周期,根據小學數學課程內容設置測評周期,比如一個單元為一個周期,一般一個單元的內容一周也就進行完了,因此以周為單位可以隨時查漏補缺,發(fā)現教學中的不足,并將及時改正,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例如,在學習完小學一年級下冊第一單元時,教師就可以進行課程測評,這一單元主要是學習加減法,教師可以通過課堂實際的加減法演練來考核學生對加減法的實際運用能力,隨堂演練的方式可以筆試和口試相互結合著來,讓學生在規(guī)定時間內算出結果,教師根據學生的運算時間、正確率、整體錯誤率制定出表格,并對表格進行分析,看學生對課程的整體把握度,依據評價結果,作出相應的補救措施,如果學生運算能力不足,教師可以采用靈活的教學方式進行補救[2]。
2.3 加入情感性評價
現有的評價方式雖然比較全面,但是對于低年級的小學生而言還是不夠的,教師在教學評價中可以加入情感評價,對小學生進行鼓勵,低年級的小學生年齡小,心智發(fā)育不成熟,對外界事物比較敏感,比較情緒化,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要對小學生投入情感的關懷,要讓小學生獲得自信、鼓勵,在心理上有足夠強大的力量面對學習上的挫折,因此教師不能用言語攻擊小學生,不能打罵小學生,如果小學生犯了錯,教師應該用引導的方式讓小學生承認錯誤,并得到相應的啟示。小學低年級教學中語言評價還是十分重要的,教師要合理運用。例如,在學習《混合運算》一課時,教師可以對在課堂中勇于回答問題的小學生予以鼓勵了和表揚,并對小學生的行為給予肯定,對于在課堂中回答問題錯誤的學生,教師不要用消極的態(tài)度對學生,相反的也要給予學生適當的表揚。在批改作業(yè)時,教師不要用分數去評價,可以用‘你很棒‘真不錯等帶有情感色彩的語言給予學生鼓勵。
3 結束語
總而言之,小學數學低年級教學質量的提高,離不開多元化的教學評價方式,通過多元化評價機制,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楊居偉. 多元化現代教學手段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 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7(22):51-52.
[2] 祁瑞蕓. 信息技術在農村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與困惑[J]. 教育現代化,2017,4(21):243-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