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圣鳳
(河池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廣西 河池 546300)
慢阻肺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簡稱,是臨床上老年人較常見的一種慢性疾病。研究表明該病與慢性支氣管炎或肺氣腫有這很大的關聯(lián),主要特點是氣流阻塞,如不盡早加以控制,會進一步發(fā)展為肺心病和呼吸衰竭慢性疾病。目前臨床常采用對癥治療以延緩病情。本次研究旨在探討慢阻肺患者實施康復護理自我管理前后肺功能以及生活質(zhì)量的變化,具體如下。
從2017 年4 月—2018 年5 月就診于我院的慢阻肺患者中隨機抽取80 例,隨機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對照組的患者男22 例,女18 例,共40 例;年齡:54 ~67 歲,平均年齡(58.2±1.2)歲。研究組患者男24 例,女16 例,共40 例。年齡53 ~68 歲,平均年齡(58.6±1.2)歲。患者的性別、年齡、身高體重以及病情等一般資料均有可比性(P >0.05),本次實驗探究具體操作知情并同意進行,且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對本次實驗給予批準。
對照組患者采用的是常規(guī)護理干預方案,即介紹慢阻肺的相關知識,囑咐患者按時用藥,及時與患者進行溝通,跟進患者的身體狀況,保持患者呼吸通暢。
研究組采用的是自我管理式的護理干預方案[1],具體為:①患者制定合理的恢復方案,使患者的身體機能和其他心肺功能慢慢恢復正常。此外,要控制患者的運動時間和運動方式,每次運動要在15 分鐘內(nèi),要注意勞逸結合,在運動的過程中,要有家屬時刻關注患者,防止發(fā)生意外。②在運動時,要向患者傳輸正確的運動方式,按時指導患者進行心肺功能的恢復訓練,向患者演示正確的腹式呼吸和唇式呼吸方法[2],讓患者慢慢掌握技巧,熟悉自己訓練時的呼吸節(jié)奏,提高恢復效率。③要根據(jù)不同患者的恢復情況實行針對性的知識宣傳講座,使患者在恢復過程中清楚地了解自身情況,同時配合適量的運動,患者不宜進行長時間的劇烈運動,在運動中要適當?shù)募尤胗醒踹\動。④在慢阻肺患者的排痰護理方面,應先根據(jù)患者的實際情況設置叩擊速度,進行叩擊,在與患者溝通好好的情況下進行振動排痰,確?;颊弑3至己玫那榫w狀態(tài)[3]。⑤在恢復訓練的同時,醫(yī)護人員要適當?shù)慕o患者積極的心理暗示,鼓勵患者積極地面對自己的病情,提高自我管理的護理效果,記錄患者對身體心肺功能恢復情況和對干預方案的滿意程度。
將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肺功能和生活質(zhì)量作為本次研究的觀察指標,其中肺功能指標主要包括FEV1(第1 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FEV1 百分比)、FVC(第1 秒呼氣容積同肺活量)和FEV1%/ FVC(它們之間的比值);護理前后的生活質(zhì)量以36條目健康量表(SF-36)為依據(jù)進行評估,主要包括軀體、社會、認知以及角色功能4 個方面,每方面以100 分作為滿分,且分數(shù)的高低與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高成正相關。
以SPSS19.0 為本次研究的統(tǒng)計學分析軟件,P <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護理后,兩組患者肺功能各項指標均顯著上升(P <0.05),且研究組患者護理后的肺功能各項指標優(yōu)于對照組(P <0.05),見表1。
表1 護理前后兩組患者肺功能對比(±s)
表1 護理前后兩組患者肺功能對比(±s)
注:組內(nèi)護理前后比較P <0.05;組間護理后比較P <0.05。
組別 時間 FEV1(L) FEV1% FEV1%/ FVC(%) 6MWT(m)研究組 護理前 1.5±0.4 34.4±6.2 57.8±8.2 263.3±34.1護理后 2.3±0.3 40.3±5.4 68.9±6.9 304.7±42.3對照組 護理前 1.3±0.3 34.4±6.4 51.6±8.1 249.8±33.7護理后 1.7±0.4 37.3±6.1 56.4±8.2 275.4±37.5
護理后,兩組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各項評分均明顯上升,且研究組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各項評分高于對照組(P <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對比(±s,分)
表2 兩組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對比(±s,分)
注:組內(nèi)護理前后比較P <0.05;組間護理后比較P <0.05。
組別 時間 社會功能 軀體功能 角色功能 認知功能研究組 護理前 65.5±4.3 59.3±5.3 63.5±3.9 60.6±4.6護理后 79.6±5.4 68.6±5.7 73.6±2.8 79.6±5.4對照組 護理前 63.4±5.3 62.1±3.1 63.2±5.4 61.4±6.3護理后 71.6±4.9 70.6±6.2 63.8±3.8 69.6±4.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種主要發(fā)生在抵抗力較弱的中老年人群中的氣流受限的疾病,由于該病病死率很高,在出院后干預以穩(wěn)定患者的病情,選擇合適的康復護理方法就顯得非常必要[4]。康復護理干預更注重護理的個性化和人性化,通過積極有效的康復護理干預,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加患者對疾病護理相關知識的了解,改善患者的肺功能狀況以及患者的預后,同時可以穩(wěn)定患者的病情,最終達到提高了生活質(zhì)量的目的。本次,兩組患者護理后的肺功能指標和生活質(zhì)量各項評分均明顯上升(P <0.05),且研究組患者護理后肺功能和生活質(zhì)量的改善情況更佳(P <0.05)。
綜上所述,康復護理自我管理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不僅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肺功能,還可以提升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是一種理想的干預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