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紅娟
【摘要】本文針對教師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不夠重視、創(chuàng)設語境不充分、對語篇意義不夠關注、未能將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培養(yǎng)落到實處等問題,論述在初中英語閱讀課中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途徑,提出結合學生實際創(chuàng)設語境、運用動態(tài)閱讀輔助教學,開展任務型教學,以讀促寫等建議。
【關鍵詞】初中英語 閱讀教學 核心素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0)05A-0128-02
隨著時代發(fā)展,社會創(chuàng)新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初中英語課程目標從發(fā)展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轉變?yōu)榕囵B(yǎng)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包括語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读x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對閱讀教學提出了新的指導思想:英語課程的設計與實施要有利于學生改變傳統(tǒng)的被動記憶、機械訓練的學習方式,采用積極主動的、參與式和合作式的英語學習方式,使他們通過接觸與社會以及與生活密切相關的、比較真實和自然的語言材料,通過觀察、體驗、探究等積極主動的學習方法,發(fā)揮自己的學習潛能,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用英語獲取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以及用英語思維思考和表達的能力。
筆者調查本城區(qū)初中英語閱讀課教學現(xiàn)狀,發(fā)現(xiàn)以下問題:學生閱讀速度緩慢,習慣于一邊閱讀一邊翻找課本后面的生詞表,影響閱讀速度和對文章整體的理解和把握;學生閱讀策略運用不當,缺乏微技巧指導;學生缺乏對閱讀文本背景知識的了解,從而影響對文章的理解;學生存在錯誤的英語閱讀理念,多數學生英語閱讀的目的是應付考試;教師在課堂上偏向于詞匯和語法的講解;部分教師雖然能通過設計問題和活動引導學生理解信息和獲取信息,但學生理解和獲取的信息基本為表層信息,不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思維,而且邏輯性思維、批判性思維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培養(yǎng)尤為欠缺。由此可見,在英語閱讀教學方面,很多教師仍然認為詞匯和語法才是教學的重點,忽視了引導學生理解學習詞匯的意義、理解文本背后的意義,以及對學生把握語言學習、寫作規(guī)律及主旨思想三者關系能力的培養(yǎng),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不夠重視,教師語境創(chuàng)設不夠充分,對語篇意義關注不夠,對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培養(yǎng)未能落到實處,很少引導學生發(fā)展運用英語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針對我城區(qū)的現(xiàn)狀,我們該如何在初中英語閱讀課中培養(yǎng)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呢?筆者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建議。
一、激發(fā)學生英語閱讀興趣,把好閱讀課的第一關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無論教師要開展一節(jié)什么形式的課、想要實現(xiàn)什么樣的教學目標,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是首要任務,做好這一步會使整節(jié)課收獲事半功倍的效果。閱讀課本身比較枯燥無味,因此,充分挑起學生閱讀欲望,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顯得尤為重要。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兩方面入手。
(一)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生活實際,創(chuàng)設更多他們熟悉的語境,引起他們心理上的共鳴,從而激發(fā)他們閱讀英語文章的興趣。例如在教授外研版英語八年級下冊Module 6 Hobbies Unit 2“Hobbies can make you grow as a person.”時,筆者在導入部分展示授課班級部分學生的愛好并就一些問題展開討論:“Whos this? ”“Whats his or her hobby? ”“ How does he or she develop his or her hobby? ”“ What does his or her hobby bring to him or her?”等等。從而引導學生預測閱讀文章中David的愛好,讓學生覺得談論David的愛好似乎就是在談論他們其中一個同學的愛好,這樣學生就會想:“這個同學的愛好是什么呢?”“他是怎樣發(fā)展他的愛好的?”“他從愛好中學到了什么?”“愛好帶給他什么?”“David的答案會不會跟我的一樣呢?”帶著好奇,學生的閱讀就會變得更積極主動。
(二)教師可通過動態(tài)閱讀有效輔助學生閱讀,使靜態(tài)閱讀不再那么乏味。在傳統(tǒng)的英語閱讀教學中,很多教師都是讓學生安靜地一而再、再而三地默讀文章,然后回答問題。對于英語詞匯量大、基礎知識扎實的學生來說這也許不是問題。但是對于大多數學生來說,他們是比較容易困倦的,有些基礎薄弱的學生甚至一看到篇幅很長的文章,立刻就產生畏難情緒:“老師,讀這篇文章像看‘天書一樣,那些單詞,它們認得我,我不認得它們,我不看了……”在信息技術飛速發(fā)展、多媒體技術廣泛運用于教學的今天,適當的有聲繪本動態(tài)閱讀可以在以無聲靜態(tài)閱讀為主的閱讀教學中起到很好的輔助作用。
例如,在靜態(tài)閱讀前,筆者讓學生帶著兩個問題去觀看關于本閱讀文本的視頻文件,通過觀看視頻和回答問題,學生可以快速了解閱讀文本的大意,還能訓練學生的聽力,最重要的一點是觀看視頻是學生特別感興趣的一件事情。每次筆者播放視頻之前,學生總會很興奮地說:“Wow,we can watch cartoon again.”哪怕是帶著回答問題的任務去看,學生也很樂意。
二、通過任務型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小組合作學習能力
在PWP(Pre-reading,While-reading,Post-reading)閱讀教學中,教師在每一個步驟都給學生布置一定量的學習任務,并讓學生帶著這些學習任務去閱讀、去參與小組討論,使學生的閱讀目標更明確,閱讀更主動。但須注意以下幾點。
(一)設置閱讀任務應由簡單到復雜、由容易到困難、由把握主旨大意到查找細節(jié)信息,層層深入,幫助學生克服畏難心理。學生在做閱讀任務的過程中,可以采取獨立完成、兩兩合作或者小組合作討論的方式進行,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和小組合作學習能力。
例如在外研版英語八年級下冊Module 6 Hobbies Unit 2“Hobbies can make you grow as a person.”這一課的閱讀教學中,閱讀的任務可以是:
Pre-reading(Pair-work):
1.Can you guess what Davids hobby is according to the title and the picture?
2.Watch a video and answer the two questions: whats Davids hobby? What does his hobby bring to him?(check the answers with your partners)
While-reading(Individual & Pair-work):
1.Skimming. Match the paragraphs with their main ideas.
2.Scanning.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3.Read aloud and fill in the blanks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Post-reading(Group-work):
1.Discuss your classmates hobbies and fill in the blanks.
2.Write a passage about your classmates hobbies.
3.Show your writing.
(二)教師引導學生閱讀上下文,讓學生結合語境理解文章,并運用已學的構詞法等知識猜文章中出現(xiàn)的新單詞的意思。教師要盡量在文本中教授新詞,可以通過ppt展示圖片或者呈現(xiàn)實物等方式輔助新單詞的教授;要盡量避免為了掃除閱讀障礙,孤立地挑新詞來教授,這樣不利于學生對新詞語意的理解,也不建議在閱讀前把文本中出現(xiàn)的含有新單詞的句子挑出來提前教授。
(三)教師在閱讀中要給學生滲透閱讀微技巧,讓學生做到“閱讀有法”“有法好讀”。例如在教學外研版英語八年級下冊Module 6 Hobbies Unit 2“Hobbies can make you grow as a person.”的While-reading環(huán)節(jié),在第一遍閱讀中,筆者讓學生通過略讀了解文章每個段落的大意后,小組討論他們是如何知道每個段落的大意的。當學生歸納出“每段的中心句都在每段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時”,筆者當即將學生的話標記為reading tip(閱讀微技巧)。還有當學生在做信息查讀時,筆者引導他們小結出:“根據問題中的關鍵詞去查找文章中的關鍵句或者關鍵段落,即可以找到信息點?!碑攲W生做到“有法可讀”后,閱讀對他們而言便不再那么困難,從而提高他們閱讀的信心。
三、以讀促寫,提高學生語言運用能力
通過泛讀、精讀閱讀文本,學生對文本大意、細節(jié)信息、寫作方法等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對文本中語言知識、語言技能也有所掌握,儲備了一定的語言信息,此時安排復述或者仿寫任務,讓學生經歷語言知識的內化和輸出的過程,以此來檢測閱讀的效果,這是非常有必要的。
例如在外研版英語八年級上冊Module 11 Way of life Unit 2“In England,you usually drink tea with milk.”的閱讀課教學中,在Post-reading環(huán)節(jié),筆者讓學生小組討論他們去某地的經歷并填寫表格信息,模仿所學課文寫一篇文章。又如,在教學外研版英語八年級下冊Module 6 Hobbies Unit 2“Hobbies can make you grow as a person.”的讀后寫作中,筆者設計一個信息表格讓學生填,并讓他們小組討論班上一名同學的興趣愛好,然后讓學生模仿“Davids hobby”寫一篇文章,最后小組代表展示他們的作品。這樣既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又能提高他們的小組合作學習能力,還可以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
四、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交際意識,發(fā)展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提出,教師應當結合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關注語言和語用中的文化因素,了解中外文化的異同,逐步增強學生對不同文化的理解力,為開展跨文化交際做準備。教師應根據學生的語言水平、認知能力和生活經驗,創(chuàng)設盡可能真實的跨文化交際情境,讓學生逐步形成跨文化交際能力。
在外研版英語八年級上冊Module 11 Way of life Unit 2“In England,you usually drink tea with milk.”的閱讀課教學中,當學生閱讀完材料后,筆者創(chuàng)設在英國“問候”“享用下午茶”“等公車”等真實情境,讓學生扮演英國來的lady 和gentleman。通過排演,學生不僅提高學習英語的興趣,還能更好地理解文本內容;學生親身體驗英國文化,提高了跨文化意識和跨文化交際能力。最后再引導學生總結“when in Rome,do as the Romans do”,增強自身文化意識,提高自身文化修養(yǎng)。
五、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發(fā)散性思維
閱讀課型應該采用teach English in English的授課形式,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接觸英語,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適合聽、說、讀、寫的英語環(huán)境和條件。學生通過多聽、多說英語,養(yǎng)成用英語思維的習慣,學生看到一個物體第一反應是用英語怎么說;一看到教師的問題,就想用英語應該怎么答,而不是先想到漢語再將其翻譯成英語。因此,教師在閱讀課中應該盡量用英語進行授課,并引導學生用英語回答問題。
每一篇英語閱讀文章的內容都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想法,很多時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閱讀這篇文章,你是否贊同作者的觀點?為什么?”“除了作者介紹的,你還知道哪些?”例如在教學外研版英語七年級上冊Module 5 Shopping ?Unit 2“You can buy everything on the Internet.”時,學生根據文本找出網購的優(yōu)缺點時,實際上還有一些網購的優(yōu)缺點是文章里沒有列出來的,教師這時候可以讓學生展開想象,補充他們知道的網購的優(yōu)缺點,以此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和創(chuàng)新思維。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教師可根據所用教材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核心素養(yǎng)是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突出強調個人修養(yǎng)、社會關愛、家國情懷,更加注重自主發(fā)展、合作參與、創(chuàng)新實踐,英語教師應該在英語閱讀課中重視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
(責編 劉小瑗)